理论教育 建始县传统村落-军事遗址及历史

建始县传统村落-军事遗址及历史

时间:2023-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残存于寨子的遗迹主要有寨墙、寨门、寨卡、上下寨石板路、寨堡台基、夜马路以及围攻大寨时架设大炮的阵坡、营坡遗址。土司大寨分别于1984年、2008年全国第二次、三次文物普查时被认定为粟谷坝遗址,被认定为建始县不可移动文物。由此推测,土司大寨极有可能是容美土司向北防御的边防要塞,属于边关军事堡垒。如果粟谷坝村刘、关、张姓真是三国时就在此驻守的刘备大军后裔,土司大寨遗址的历史可以前推千年,越发古老。

建始县传统村落-军事遗址及历史

军事要塞土司大寨又名大寨山,是一座拔地而起的独崖山峰,位于景阳镇东部,距镇政府驻地约23千米,距村委会驻地约3千米,山寨面积约1平方千米,海拔917.7米。大寨山东边、北边均是悬崖,西边是绝壁和河流,南边是城门城墙。山寨整体呈三角形,南窄北宽,南北走向,长1.5千米,宽0.8千米,寨山突兀于营坡、阵坡之上,三面绝壁。寨顶呈斜坡,东高西低,地势险要。东北面仅“夜马路”约30米地带呈70度斜坡,余为刀砍斧削般的绝壁。东北面崖下,是阵坡。南部崖下,是营坡。西面,粟谷坝河流经寨下“一线天”幽深峡谷,从北面绝壁石缝中呈瀑布状飞流直泻数百米跌至龙湾。山寨与蝴蝶崖龙湾瀑布、龙湾大洞共存于一山,风景十分险绝秀丽。

建始县域清江南岸之地,曾为容美土司管辖之地。1707年田旻如袭职后,一直在此地域征收银两,土司大寨得名与容美土司在此驻军防守有关。大寨山崖陡峭,无路可上,土兵将领就在南端岩上依山势凿峭壁修筑了一条上山之路,并在寨子隘口筑起寨门寨堡,前后历时数年,以防攻击,将士于此扎寨后,凭借天险与清军周旋。后瘟疫流行,土兵将士被困孤寨,弹尽粮绝,人马面临绝境,遂于深夜乘马冒险从大寨东面悬崖斜坡逃走。这段历史后被神化为传说,土兵将领在梦境中得神仙指点,可沿着寨山东面悬崖上羊肠小道脱困,就让人牵马,乘夜色冒险突围。后人称此处为“夜马路”。据说,悬岩上还留有马蹄印,真实与否,无从考证。

山寨几经沧桑,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寨址在海拔840米处的山顶台地,大寨建筑被毁,遗址总面积5000余平方米,房址约400平方米。残存于寨子的遗迹主要有寨墙、寨门、寨卡、上下寨石板路、寨堡台基、夜马路以及围攻大寨时架设大炮的阵坡、营坡遗址。现寨墙遗存半截、寨门遗址大致完整,有条石城门立于原处,寨门口海拔780米。寨子门宽1米,用两条各厚0.4米、宽0.7米、长1.8米的麻条石做门框,上用墩子石拱顶(1981年垮塌)。寨堡围墙早已不复存在,堡基外沿与峭壁垂直,高约4米,全用麻条石交缝砌成,现基本保存完好。城门外是一条与山下连接的石板路,陡峭险峻,是土王田世爵扎寨后修建的唯一寨路,位于寨南崖端粟谷坝河流峡谷的绝壁上,长约120余米,从大寨门口蜿蜒而下。行人过此,稍有不慎,即坠入幽深峡谷。寨下西面是布阵围攻大寨和架设大炮的地方,故称此地为营坡,后因此地关姓人居多,就改称关家垭了。

20世纪90年代前,有两户杨姓人家在此居住,现杨家遗弃的房屋尚在,坐西朝东,杨家房屋右侧是一棵枣树,尽显古老,山上紫竹婆娑。大寨制高点海拔900米以上,可观察四周动向。土司大寨附近的阵坡、营坡这些地名仍能让人穿越历史,想象往日的硝烟弥漫,战鼓急、旌旗烈,马嘶人沸仿佛在耳畔响起。

土司大寨分别于1984年、2008年全国第二次、三次文物普查时被认定为粟谷坝遗址,被认定为建始县不可移动文物。

大寨山峭壁远眺(龚志祥摄)(www.daowen.com)

土司大寨遗址(郎正邦摄)

历史上,容美土司地处楚之西“南徼”。东联江汉,西接渝黔,南通湘澧,北靠巴蜀,境内山岳连绵,沟壑纵横,最高海拔2300多米,最低在200米以下,是武陵山脉东段的中心。元末,其疆域控制面积约2000平方千米左右,明末清初鼎盛时期达7000平方千米以上,包括今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鹤峰县的大部分地区,巴东县野三关以南的大部分地区,恩施县、建始县清江以南的部分地区,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长阳县的大部分地区和湖南省石门县、桑植县与之接壤的部分地区。由此推测,土司大寨极有可能是容美土司向北防御的边防要塞,属于边关军事堡垒。大寨外侧临清江,内侧有小寨,地势高,南北有山,过去有营房类的军事建筑,位置在关家垭外,名营堡,后音变为营坡,用作屯兵之地,曾有古堡存在,护卫粟谷坝这块坝子,俯视阵坡和清江河,起监视作用,与土司大寨互为掎角。小寨还有个大洞,内有榨坊,还有石碾、石磨、石槽存在。大寨下方紧临清江的阵坡就是军事阵地,既是战场也是练兵之地。相传白莲教覃佳耀曾在此排兵布阵,与清军对抗。在村庄附近海拔1000多米的山巅有个名叫硝洞的地方,洞内有制造火药的原料,更是让人遥想当年军情紧急、烽烟四起。

如果粟谷坝村刘、关、张姓真是三国时就在此驻守的刘备大军后裔,土司大寨遗址的历史可以前推千年,越发古老。至于此地为什么可以驻军,大概因为这大坝子可以屯垦,军粮可自保。上游种稻,下游种粟,因为下游容易被水淹,只能季节性种植,最适宜种粟,快种快收。

该村在历史上属于兵家必争之地,行政、文化经济等方面的要素多在此交汇交融,对村落产生深远影响。九组有个机匠包,位于北纬30°20′34″,东经110°5′11″,海拔约990米,机匠包地处建始县南向驿道的关键位置,北通栗子坪、花坪、巴东野三关,南通官店、鹤峰。因此地兴起织布业和造枪业,得名机匠包,织布机匠负责生活所需,造枪机匠负责村落防御。现机匠包原址有一栋全木老房子,坐东朝西,门牌为九组十七号,五柱三间,一明两暗带拖铺,堂屋有一吞口,土墙装饰,檐口双挑。门前有棵大杏子树,很是应唐诗“清明时节雨纷纷”之景。30多年前,机匠包后山及周边山上曾广种茶树,茶质特好,现存109亩,算得上一个小型茶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