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喜花鼓习俗:起源与发展历程

喜花鼓习俗:起源与发展历程

时间:2023-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关于喜花鼓的起源,可追溯到清雍正“改土归流”时期,距今已有200多年。20世纪80年代,三里文化站熊军三等对喜花鼓传人姚昌珍、黄宗界、张前秀、严钦秀等十余人详细咨询,初步了解到喜花鼓《黄四姐》的起源和形成情况。2005年7月,新浪网将喜花鼓《黄四姐》制作成TV,点击人次突破了1000万。2007年,《黄四姐》获湖北省“经典民歌”称号,喜花鼓习俗入选湖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喜花鼓习俗:起源与发展历程

关于喜花鼓的起源,可追溯到清雍正“改土归流”时期,距今已有200多年。

建始的姑娘生小孩的第二天,女婿要提上一只鸡(若是男孩就提公鸡,若是女孩就提母鸡)和一挂鞭炮到岳父母家“报喜”,走进岳父家,将鸡放在堂屋桌上,点燃鞭炮后喊:“亲爹亲娘,报喜哟。”岳父母看见桌上的鸡,就知道女儿生了男孩还是女孩。随即,岳父岳母要给女婿猪蹄、母鸡、鸡蛋等,让女婿先背回去给女儿发奶水。第三天,岳母到女婿家给外孙“洗澡”,也叫“洗三”。然后,双方父母商定吉日整酒打喜,称“整祝米酒”。如果确定在小孩出生后满30日的那一天,则称为“满月酒”。到了约定的这一天,岳父母邀约亲族和本房亲戚好友筹备礼物同到女儿家当姥姥,也叫“送祝米”。同行者少则十来人,多则百十人。大家挑着担子,抬着抬盒(专门用于打喜时装礼品的木盒,分多层),浩浩荡荡,十分有排场。担子和抬盒里装着衣帽鞋袜、被窝蚊帐、鸡蛋面条大米糖食、米酒猪蹄等礼品。走进女婿家大门,大家将担子和抬盒在堂屋中一字儿排开,一番说辞交接完毕,然后女婿家摆酒席隆重款待。

“整祝米酒”一般持续一两天时间,亲戚朋友、左右邻里都来送礼道喜。当夜深席罢,因无宽裕床铺供客人休息,又无其他活动可供娱乐,人们为排遣寂寞,就跳舞唱歌,打闹嬉戏,既是对主人家的庆贺,又是一种消遣。跳舞时,通过简单的化装,随便拿一件东西(扫帚、草帽、扇子等)作道具,在堂屋中喧闹起来,一边唱一边跳。开始由双方的亲家公和亲家母同跳,然后其他客人跳。开场时,男方亲家公头戴破草帽,左手高举烂扫帚,右手执个破芭扇,嘴里含根旱烟袋,女方亲家母则手执包头帕,两人便开始载歌载舞。刚开始男方做扭捏状,女方做害羞状,提臀摆胯幅度较小,在亲朋好友的喝彩声中,双方逐渐放开动作幅度。亲家公摆胯蹲裆跳起小碎步,以顺时针方向转动,手里的破芭扇、烂扫帚、嘴里的旱烟袋配合脚下动作或上扬或平举或左右摇摆,脸上做出嬉皮笑脸的表情。这时两边亲戚开始互相帮腔,形成群舞。家庭条件好的,这时会拿出上好的白酒来供客人饮用,还燃放鞭炮以助兴。到深夜,男方亲戚则把打盹的外婆、舅母、姨妈的脸用锅底灰抹成花脸,拉拉扯扯推进表演队伍。大家彼此戏弄,边唱边舞,根据歌词内容和旋律,轻松活泼、千姿百态地表演起来,这时唱的歌词多为戏谑、打科插诨类。在一阵阵欢歌声和令人捧腹的笑声中,人们迎来第二天的曙光

“打花鼓子”经过历代土家人在“整祝米酒”时传唱表演,逐渐变成了花鼓戏。花鼓戏表演时最少四人,且需辈分相当。两人一对,四人同跳,其中一人扮丑角舞蹈动作以一左一右的同边上步、提胯下沉为主要特色,一步一拍,动作随意,视歌曲内容即兴发挥。热情奔放的乡亲们在春节或红白喜事时,都可以舞之蹈之。一般没有人数限制,但都需要人数成双、能够相互配对才行。(www.daowen.com)

表演喜花鼓有一定的禁忌:一是只能唱吉祥祝福恭喜类的民歌;二是一首歌必须唱完,不唱半头歌,寓意新生命完美无缺、健康长寿

花鼓戏融舞蹈与吟唱为一体,凭三寸之舌现编现唱,押韵顺口,或四句或六句,因各地方风俗传统不同各异,纯属自娱自乐。一般在一个简单的引子后,接唱《黄四姐》《郎爱姐好人才》《探郎歌》等数十首民歌。悠悠岁月、大浪淘沙,历代艺人打磨,形成了《黄四姐》《苏州打货杭州卖》《闹五更》等30多首喜花鼓曲牌。其中尤以生动、欢快、内涵隽永的《黄四姐》最为优秀,是每次喜宴的必唱歌曲。

《黄四姐》是《喜花鼓》套曲的第四折,最早由花鼓小调《货郎歌》演变而来,是民间流传下来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而民歌《黄四姐》艺术地呈现了各民族之间的交往融合,互联互动互取的开放和认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文化交融盛景。20世纪50年代,老文艺工作者王华英等对《黄四姐》进行了整理。1958年,在建始三中读书、年仅15岁的崔珍珍与搭档张建东联唱《黄四姐》,参加县里“八一”建军节汇演。《黄四姐》首次在建始县城亮相,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1958年,由三里乡老村艺人严钦秀、张前秀等两男两女对唱对跳,将《黄四姐》唱响恩施山城,继而在省城参加中南十五省文艺调演,以后又多次参加国家、省、州文艺调演。20世纪70年代,孙友维、张建东、崔珍珍等文艺工作者对《黄四姐》从曲到词以及舞蹈动作再次进行了改编,在保持原有风格的基础上,使之更容易被人接受和传唱。20世纪80年代,三里文化站熊军三等对喜花鼓传人姚昌珍、黄宗界、张前秀、严钦秀等十余人详细咨询,初步了解到喜花鼓《黄四姐》的起源和形成情况。1983年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成立时,三里乡的《黄四姐》与茅田乡的《车车灯》、长梁乡的《丝弦锣鼓》等节目参演建州文艺晚会,《黄四姐》受到特别青睐。此后,《黄四姐》作为建始的保留节目,在云南、贵州、重庆等地演出。20世纪90年代,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记者专程来到建始了解《黄四姐》,并三次在《民歌中国》专栏全面推介了《黄四姐》。2002年,《黄四姐》被央视录制成民族风情片,同年11月20日在西部频道“黄金旅游线”播出。2004年,中央电视台青歌赛民族唱法银奖获得者、建始籍歌手陈春茸在颁奖晚会上演唱《黄四姐》。2005年央视春节文艺晚会,建始歌手文建华演唱《黄四姐》。2005年7月,新浪网将喜花鼓《黄四姐》制作成TV,点击人次突破了1000万。同年,《黄四姐》登上央视春节文艺晚会。2007年,《黄四姐》获湖北省“经典民歌”称号,喜花鼓习俗入选湖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