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建始县传统村落《黄四姐》民歌的发源地和主要文化遗产

建始县传统村落《黄四姐》民歌的发源地和主要文化遗产

时间:2023-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里坝社区民俗项目比较多,逢重要节日玩狮子灯、采莲船、打喜花鼓等,但流传最广的是《黄四姐》这首民歌。三里坝社区是民歌《黄四姐》的发源地,《黄四姐》是三里坝社区的主要文化遗产,也是三里乡最著名的文化遗产,也可以说是建始县乃至恩施州的著名文化遗产。全国各地喜欢民歌的朋友都知道《黄四姐》,但不一定知道喜花鼓。《黄四姐》是喜花鼓习俗节目里最为大众喜爱的一首歌曲。

建始县传统村落《黄四姐》民歌的发源地和主要文化遗产

三里坝社区民俗项目比较多,逢重要节日玩狮子灯、采莲船、打喜花鼓等,但流传最广的是《黄四姐》这首民歌。

三里坝社区是民歌《黄四姐》的发源地,《黄四姐》是三里坝社区的主要文化遗产,也是三里乡最著名的文化遗产,也可以说是建始县乃至恩施州的著名文化遗产。

全国各地喜欢民歌的朋友都知道《黄四姐》,但不一定知道喜花鼓。喜花鼓又叫“打花鼓子”,是土家整酒打喜时表演的狂欢舞蹈,其历史可追溯至清康雍乾盛世时期,距今已有数百年。喜花鼓起源于建始高店子,早期流行于高店子、红岩、三里坝等地,后影响逐渐扩大,流传甚广,建始县境均接受此习俗,并传播到湖北宜昌长阳、恩施崔坝、重庆巫山碚石等地。《黄四姐》是喜花鼓习俗节目里最为大众喜爱的一首歌曲。

村里人除了传唱《黄四姐》和打喜花鼓外,还爱听《水浒传》《三国演义》《说唐演义全传》《岳飞传》等经典故事,这些故事深深地影响三里坝人,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人。村里人对农耕文化的科学提炼也是值得记载的文化事项。如谚语“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抹腰”,就是村民对气象变化观察后的总结,非常实用,能较好地指导农业生产。

三里坝社区是建始县城连接域外的一个重要节点,是古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一个因道而兴的繁华商业小镇。途经三里的驿道,也叫高坪古道,大致走向是:建始—凉风垭(擦擦坡)—三里—石门—龙潭坪—绿葱坡—巴东

由于早期人们缺少历史文化古迹保护意识,加上现代化进程加快,三里坝社区遗址留存较少,古老的文化元素逐渐淡出人们的现代生活,但还有一些老建筑和古老的地名留存。过去人们相信风水,因此三里坝社区的老房子主要集中在集镇的中街和上街,共约4栋。其中颜家老屋位于老街96号,两进四合水结构,系民国时期乡长黄应若的房子,现剩三大间,高两层,其余被拆毁。

黄家老屋位于老街63号,黄家家道败落,但房产一直留存到现在。老房子三进三天井,现由黄述、黄宗惠两位老人居住,两人年龄均已60岁以上。黄家另有一栋老屋位于老街56号,一明两暗三开间,保存基本完好。

黄家老屋(龚志祥摄)

木制窗花(龚志祥摄)(www.daowen.com)

三里坝集镇下街有一条保靖街,属老村二组,呈南北走向,与东龙河并列在一起,跨越中坝和下坝,全长约500米,是进出集镇的主要通道之一。此街道的形成年代暂无文献可考,有村民认为此街形成于历史上“改土归流”时期。人们认为,居住在此地的人怀念他们原来的家乡,于是就将此地命名保靖,慢慢形成保靖街。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言,没有旁证,保靖街名也可能源于别的原因。保靖街为一条移民形成的街道的说法应该是成立的,外来移民多沿交通要道流动和选择居所,而三里坝刚好地处古驿道的要冲。本地居民和先来者占据了上街和中街,后来者在下街安家。笔者查询文献,发现与此地邻近的湖南湘西州保靖县与这个地名关联度高,保靖县多土家族苗族,而苗族有枫香树和蝴蝶妈妈的古老传说。三里乡有枫香树村,即原二龙乡所在地,曾经有12棵左右的古枫香树,现只留有枫香树村的地名。另外,三里中学有古老的枫香树,河水坪村曾有一棵古老的枫香树,但20年前被风吹折。据村民介绍,除了这几棵古老的枫香树,村庄周边山林很少有枫香树,两边大山也无成规模的枫香树林,整个三里乡其他地方的枫香树都极少。也许枫香村的树由移民带来,随移民迁徙而来的树必有其特别的意义。有专家研究认为,建始的苗族以龙姓为主,他们都是“武陵蛮”后裔,迁徙时间早至明朝,大规模迁徙约在清朝康熙年间,主要原因是战乱。迁徙路线比较复杂,有直接从湖南湘西迁入的,也有从云南和贵州辗转而来的。据当地人口述,杨姓人家自贵州迁来此地,因年代久远、全凭口耳相传,人们的记忆已经模糊。由此看来,保靖街早期可能是苗族后裔聚居形成,现街道已无苗族文化踪迹可寻。三里乡现有苗族人口千余人,主要是龙姓,规模较小,由于高度融合,民族特征并不明显,因此需要找寻更多的证据才能证明保靖街的来历。枫香树是否与苗族等民族迁徙到此地有关,成了一个谜。据村民讲述,三里坝下街原来还有一个榨油坊,后被拆毁,现已无任何痕迹。

古枫香树(龚志祥摄)

抗日战争时期,湖北省政府西迁至恩施,省里各有关机构随迁至恩施各地安营扎寨。1938年,湖北省立六高迁入三里坝重建,建成面积约70亩,现三里乡政府大院、三里初中、幼儿园等所在地均是省立六高曾经的“地盘”。当时省立六高有24个班,来自全省各地的师生和员工约1300人,他们怀抱“抗日救国”的信念,团结一致、共度时艰。现三里坝社区保留有省立六高遗址,立有石碑,刻有纪念文字,并且此地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三里坝是一块为两条山脉夹峙而形成的条形谷地,东龙河贯穿全境,水源丰富,有独特的水文化,保存有古老的水井。一组遗存3口水井,二组、三组各遗存2口水井,其中位于三组小河口的出水洞水井保存完好,井水水源均来自村东大山深处的地下水,冬暖夏凉,出水量均较大,足以满足村民的生活用水。生产用水主要来自东龙河,该河于20世纪60年代建成比较完整的灌溉系统,分东支渠、西支渠两条渠道。据省立六高学生回忆,三里坝西头与河水坪相连,北面大山绵亘,南面则是丘陵梯田。在正常年景,坝上的坡地梯田基本上是依靠山势进行自流灌溉。这里大约有两三百户人家,他们的饮水除来自个别井水外,大多来自马家湾一处水源喷发出来的溪水。这条小溪的源头是一股常年不息的涌泉,入冬时河岸热气腾腾,可以说是三里坝的生命线,世世代代哺育这里数百户居民。坝中的另一条大河平时干涸,暴雨时则浊流汹涌。

万福桥

寨子堡,位于村子东边的山腰部,距离村委会1500米左右,据说为村民防白莲教所筑。从寨子堡可以俯瞰整个集镇。山下集镇山上寨子,互为攻防体系,一旦有战事,整个集镇的人可撤退至寨子堡内保平安,如战事激烈,可进一步向寨子堡后山深处转移。寨子堡现残存有约500米长的寨墙,寨墙随山势蜿蜒盘旋,由大石块垒砌而成,内侧设有宽约2米的泥沟,是为战事防御而巧妙设计的。

东龙河边还有一个马王寨,位于河谷北面的老虎岩山顶上,据说寨主姓马。也有村民说马王寨与白莲教事件有关,是反白莲教还是支持白莲教待考。另有村民说,这里是一个战场遗址,曾叫神兵洞,清朝时曾有神兵数百人在此习武,头领人称“马大王”,寨就被称为马王寨。此寨地形十分险要,易守难攻。

村里有一座古石桥名为万福桥,桥址在二组的小河上,工艺精湛,建桥石匠是李文勉,现桥已被毁,代之而起的是现代交通设施。古桥建成之时曾立有一功德碑记载此事,此碑现保存在乡文化中心大院。据村民回忆,关于东龙河的历史也有一块石碑,但已失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