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建始县传统村落的建筑文化揭秘

建始县传统村落的建筑文化揭秘

时间:2023-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建始传统村落的建筑分公共建筑和民居建筑两大类。牌坊是封建时代为表彰忠孝、节义、功德、科第等的建筑物,有贞节坊、三元坊、百岁坊等。有的则在两侧各建一至两间厢房,称“撮箕口”。一进两幢的房舍布局,叫上下幢带天井,通常以两幢明三暗六的布局前后砌筑,两侧配以厢房,中间为天井。一进四幢的房屋有两个天井,有的在两个天井之间建一个高出正屋的攒尖式亭子,称为“亭子屋”。

建始县传统村落的建筑文化揭秘

建始传统村落的建筑分公共建筑和民居建筑两大类。

传统公共建筑包括庙宇、祠堂、亭台、楼阁、牌坊、桥梁等。建筑结构大多是石木结构和砖木结构,以石为基础,基础之上为石垒承台,承台上放磉石。木柱立在磉石上,承台的前后或四周砌有石台阶供人员上下。柱底磉墩造型一般为单鼓或双鼓,鼓下雕刻有四虎捧鼓、四狮托鼓、猴棒撑天等画面。

花坪吊脚楼(郎正邦摄)

这类建筑的屋顶形式分庑殿、歇山、挑山(或称悬山)、硬山、卷棚、攒尖6种。庑殿由五脊(一条平脊、四条斜脊)四坡组成,屋角和屋檐向上翘起。歇山即在庑殿顶两端加两山,形成四坡、一条正脊(平脊)、四条垂脊、四条戗脊(垂脊下端处折向的一条)和两个垂直的三角形墙面(称“山花”)。挑山(悬山)为双坡屋顶,屋面两侧伸出山墙之外。硬山同悬山一样为双坡屋顶,不同的是两侧山墙同屋面齐平或略高出屋面。卷棚顶亦为双坡屋顶,其特点是两坡相交处成弧形曲面,无明显的屋脊。攒尖顶是平面为圆形、方形或其他正多边形建筑物上的锥形屋顶。庑殿、歇山或作单檐,或作重檐;四角、六角、八角屋顶,垂脊攒尖,上为实顶,如县城西街六角亭、奎星楼;圆形屋顶无脊,上小下大,层层套盖,如文昌宫、建阳宝塔。庑殿、歇山、攒尖、卷棚等形式多用于宫殿、寺庙教堂,挑山(悬山)、硬山等形式多用于祠堂、学校。民居大部分为挑山(悬山)屋顶,也有少数为庑殿、歇山、硬山式的。人们以画、雕、塑为工艺,以亭台楼阁、树木花草、飞禽走兽、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为题材,以形形色色的花纹为镶边,装饰于建筑结构各部位,如朝阳观,墙壁上绘有“白鹤寿星”“苏武牧羊”等内容。

朝阳观古建筑(宋传轩摄)

祠堂为氏族公共建筑物,用于本族聚会,祭奠祖宗,制订和执行族规及娱乐等。县内较大的祠堂有县城北街的向氏祠堂,东街的冉氏祠堂,西街的龙氏祠堂、饶氏祠堂,于家坝的于氏祠堂,猫儿坪的李氏祠堂,七里坪的刘氏祠堂,凤凰的黄氏祠堂,花坪的田氏祠堂,唐坪的谭氏祠堂,大牌的杨氏祠堂,凉水埠的吴氏祠堂等。

牌坊是封建时代为表彰忠孝、节义、功德、科第等的建筑物,有贞节坊、三元坊、百岁坊等。牌坊必须奏请皇帝批准下旨后方能建立。明正德七年(1512年),《夔州府志》记载,建始县有三座牌坊:状元坊、承流坊、宣化坊。状元坊是为北宋状元詹邈而立。清嘉庆版《建始县志》记载,姚张氏牌坊在县城南一里,为贞节牌坊。清道光版《建始县志》除记载有姚张氏牌坊外,还记载有张刘氏牌坊,也是贞节牌坊,建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另有一座烈女牌坊,约建于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为巴东籍田烈女而建,地址在惠远桥南端。知县袁景晖为牌坊石柱题联曰:“祇看乞女承天宠,信识贞魂映月辉。”县境内著名的牌坊还有猫儿坪的御前夏牌坊,系为嘉庆年间御前夏侍卫李逢春而建。长梁黄土坎的邱家牌坊,是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邱裕霖为父母墓而立的三门三台青石单牌坊,宽8米,高5米,附属建筑有石围杆、石狮、大五镶带鼓石碑。现全部被毁。

清代到民国时期,建始传统村落居民住宅依据造型和布局分独立式和庭院式,在结构上均属传统的木架结构、石木结构和土木结构。

独立式住宅为乡村和乡集镇中传统住宅,即每户只有一栋建筑物,其房舍为栋宇型。这种房屋结构从侧面看呈“人”字形,屋面为双坡或四坡。构造上以四个山墙砌成三大间,每大间分隔成两小间。中间一间为堂屋,两侧为房,故称“明三暗六”。堂屋以屋脊靠后第三梁处打一间壁,前为厅,称堂屋,为会客或红白喜事兼作饭厅用;后为“后道”,多作厨房、火塘之用。两侧房的间墙多以屋脊为界,一分为二。部分独立式房屋可在其任意一侧垂直建造一至两间房屋,使整幢房子呈曲尺形,俗称“钥匙头”,与正屋垂直部分则称厢房。有的则在两侧各建一至两间厢房,称“撮箕口”。有的独立式房子在屋的任一山墙头搭建一偏水,又叫“扑角”,作厕所和厩圈之用。

庭院式房屋在结构上属群式建筑,分主体和配属两项工程,多为一进两幢式。一进两幢的房舍布局,叫上下幢带天井,通常以两幢明三暗六的布局前后砌筑,两侧配以厢房,中间为天井。整个建筑呈“回”字形。一进四幢的房屋有两个天井,有的在两个天井之间建一个高出正屋的攒尖式亭子,称为“亭子屋”。清朝至民国时期,大户人家多建造“亭子屋”。

庭院式布局的另一种形式是以院落、主房及配属厢房所组成。在主房和厢房前用土砖或石头砌成围院,围院前建楼门。清代与民国时期,建始乡镇中的富户大多建造庭院式房屋,甚至由数栋庭院式房屋组成大型屋场乃至村庄。如花坪镇大石板村李启龙故居,为其父李彩凤所建,现今主房、左侧厢房、楼门等大部分建筑尚存。朱和中故居是民国时期修建的庭院式民居,位于建始花果坪镇新街,为木石结构双进四合院,主要建筑有中堂、客室、卧室、膳室等,占地面积801.4平方米,为单脊歇山式。房屋建有棋盘式窗花、青石大门,内有二重天井。天井全部用方条石镶嵌,采用青石地平。(www.daowen.com)

建始传统村落中还有一种徽派建筑风格。徽派建筑以砖、木、石为原料,以木构架为主。梁架多用料硕大,且注重装饰。明末清初,湖广填川,南方建筑匠人将徽派建筑艺术带到建始,不少村庄运用了这种建筑艺术,比较出名且尚存遗迹的有花坪镇老街、沈家荒村碾盘槽张家屋场、中国传统村落田家坝村老街、官店镇摩峰村张家老屋场等,都属典型的徽派建筑。

建始传统村落建筑结构主要为土木结构、砖石木结构、木框架结构三种。低山地区以土木结构、石木结构为主,二高山地区、高山地区以木框架结构为主。土木结构房屋需要在基石以上筑土墙,石木结构房屋则在基石以上用三合泥浆砌石墙。这两种结构的房屋横梁与檩条搁置在山墙上。木框架结构的房屋属立站式,俗称“框架屋”,其架构为由多根柱子和穿梁穿成山架—“明三暗六”型房子由四排山架组成,横梁与檩条穿在柱子中,檩条上面用铁钉钉上椽角以便于盖瓦。柱子的根数由房屋的大小决定。每排山架5根柱子的称“五柱七檩”,7根柱子的称“七柱九檩”,9根柱子的称“九柱十一檩”。柱子之间用木板镶成板壁。还有在木框架外面砌筑石墙或砖墙的,也有在石墙上立人字形架木的。

田家坝村六组老房子封火墙(龚志祥摄)

龙坪乡吴家湾夯土墙盖木板瓦民居(郎正邦摄)

建始还有一种具有浓厚土家族建筑风格的吊脚楼。吊脚楼多依山就势而建,呈虎坐形,以“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为最佳屋场。后来因讲究朝向,吊脚楼或坐西向东,或坐东向西,或四维向。吊脚楼属于半干栏式建筑,最基本的特点是正屋建在实地上,厢房除一边靠在实地和正房相连,其余三边皆悬空仅靠柱子支撑,一般为楼上住人,楼下作猪牛栏或杂物间。吊脚楼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优雅的“丝檐”和宽绰的“走栏”使吊脚楼自成一格、摆脱了“栏杆”的原始性,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被称为巴楚文化的“活化石”。

民居盖屋面的材料大部分是青瓦,高山地区也有用盖簝竹、茅草、杉木皮或木瓦的。石材好的地方也有用薄石板盖屋的。清代史铭桂所写《宿龙潭坪》诗写到:“一廛数十家,家家瓦都木。荆妻倘言念,谁知在板屋。”柯煜所写《宿建始农家》诗有“酒用芦管吸,屋取木皮盖”之句。清道光年间,知县袁景晖在《山行偶记》诗中描述高山农家的贫苦生活:“几撮山苗生石罅,数椽茅屋傍云涯。”这些诗句都描述了建始古代民居建筑概貌。

高坪镇石门村夯土墙盖石板瓦民居(郎正邦摄)

古代房屋建筑十分讲究时空观念。空间格局主要包括地基的选择、朝向及建筑规模。在地基选择上,人们注重地形地势,依势而建。一般来说,要选择依山傍水、藏风聚气的地方。花坪有一副民居楹联描述了这种依山傍水的宅基地:“前川蛟龙曲直波波奔腾下东海;后脉猛狮巍峨绵绵飞驰上南山。”屋后不能有山垭,否则叫“前空后垭,代代出孤寡”;门前不能对白岩,否则叫“白虎当堂坐,无灾必有祸”。在朝向选择上,人们一般选择坐北朝南、坐东朝西、坐西朝东或“四维向”,不能选择朝正北方向,否则“北风扫堂,家败人亡”。房屋高度不能超过1丈8尺8寸,落地的柱头不能达到或超过100根,即高度和规模不能超过衙门,否则被视为“犯上”。在时间观念上,人们讲究择期而建,还要举行复杂的上梁仪式。

业州镇鹞坪村三层夯土墙民居(郎正邦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