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吸虫病是一种由血吸虫的成虫寄生在人、牛、猪或其他哺乳动物的血液中引起的疾病。在我国人体内寄生的血吸虫主要是日本血吸虫。不论何种性别、年龄和种族的人对日本血吸虫皆有易感性。在多数流行区,年龄感染率通常在11~20岁升至高峰,以后下降。在传播途径的各个环节中,含有血吸虫虫卵的粪便污染水源、钉螺的存在以及群众接触疫水,是三个重要的环节。在我国的血吸虫病流行区,人、牛和不圈养的猪是主要的传染源,不论男女老少都容易感染血吸虫病,不经药物治疗,血吸虫病不可能自然痊愈,得过病后也不产生免疫力,治愈后的人如接触疫水,还会再次得病。
▲日本血吸虫成虫
▲日本血吸虫的生活史
为了适应在血管的生活,血吸虫体型通常为长圆柱形,且为雌雄异体。血吸虫的生活史一般为:虫卵从宿主的粪便中排出,如粪便进入河水,虫卵便在水中孵化成毛蚴。毛蚴并不感染人,而要先钻进钉螺体内寄生,钉螺被称为中间宿主。一条毛蚴在钉螺体内可发育、繁殖成上万条尾蚴。尾蚴离开钉螺后在浅表的水面下活动,遇到人或哺乳动物的皮肤便钻入体内,进入血液,使人或动物感染血吸虫病,有尾蚴的水称为疫水。
根据患者的感染度、免疫状态、营养状况、治疗是否及时等因素的差异,日本血吸虫病可分为急性、慢性和晚期三期。
当尾蚴侵入皮肤后,部分患者局部出现丘疹或荨麻疹,称尾蚴性皮炎。在接触疫水1~2月后,雌虫开始大量产卵,此时少数患者出现的以发热为主的急性变态反应性症状,除发热外,伴有腹痛、腹泻、肝脾肿大及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粪便检查血吸虫卵或毛蚴孵化结果阳性,称为急性血吸虫病。
然后病情逐步转向慢性期,在流行区,90%的血吸虫病人为慢性血吸虫病,此时,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和不适,也可能不定期处于亚临床状态,表现腹泻、粪中带有黏液及脓血、肝脾肿大、贫血和消瘦等。一般在感染后5年左右,部分重感染患者开始发生晚期病变。
▲血吸虫病患者
▲灭螺
晚期血吸虫病可分为巨脾、腹水及侏儒三型,一个病人可兼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表现。在临床上常见是以肝脾肿大、腹水、门脉高压,以及因侧支循环形成所致的食管下端及胃底静脉曲张为主的综合症。晚期病人可并发上消化道出血,肝性昏迷等严重症状而致死。(www.daowen.com)
人得了血吸虫病会严重损害身体健康。20世纪50年代以前,我国血吸虫病流行十分严重,造成疫区居民成批死亡,无数病人的身体受到摧残,致使田园荒芜、满目凄凉,出现许多“无人村”、“寡妇村”、“罗汉村”和“棺材田”等悲惨景象。
血吸虫病不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同时对家畜也会造成极大的危害。家畜得了血吸虫病后出现拉痢、消瘦和生长迟缓,使免疫力下降,若不及时治疗,有可能导致死亡,严重影响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1980年,湖南省君山农场购入的200多头菜牛,不久就感染上血吸虫病而无一存活。由于血吸虫病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影响疫区经济发展,对人们的危害性较大!
对本病的预防应以灭螺为重点,采取普查普治病人与病畜、管理粪便与水源及个人防护等综合措施。
1.管理传染源。在流行区每年普查普治病人、病牛,做到不漏诊。并且要采取积极的措施对病人和病牛进行控制和治疗。
2.切断传播途径。(1)灭螺是预防本病的关键。因为钉螺是血吸虫的中间宿主,因此应摸清螺情,因地制宜,采用垦种、养殖、水淹、土埋及火烧等物理灭螺或药物灭螺法,并坚持反复进行。(2)加强粪便管理与水源管理,防止人畜粪便污染水源。粪便需经无害化处理后方可使用,处理方法可因地制宜,如沼气粪池。在流行区,提倡饮用自来水、井水或将河水储存3天后再使用,必要时还可以使用漂白粉和漂白精。
3.保护易感人群。尽量避免接触疫水,尤其应严禁儿童在疫水中游泳、洗澡、嬉水、捕捉鱼虾等。因工作需要必须与疫水接触时,应加强个人防护。血吸虫疫苗已在家畜中使用,近年来开展的血吸虫疫苗研制工作有可能制备出适合于人类的有效疫苗。
点击
湖北省阳新县20世纪40年代有8万多人死于血吸虫病,毁灭村庄7000多个,荒芜耕地约1.5万公顷;1950年,江苏省高邮县新民乡的农民在有螺洲滩下永劳动,其中4019人患了急性血吸虫病,死亡1335人,死绝45户,遗下孤儿91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