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高校校园文化评估的重要性

高校校园文化评估的重要性

时间:2023-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指出:“要建立和完善校园文化建设检查评估制度,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评估体系,以评促建、以评促管。”否则,校园文化评估将缺乏应有的生命力。同时,评估领导小组下还要设立评估办公室等办事机构,处理教育评估的日常工作。

高校校园文化评估的重要性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在大学校园中生活的每个成员所共同拥有的校园价值观以及这些价值观在物质与意识上具体化了的文化形态,对它的评估与评价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校园文化的评估与评价是伴随着校园文化的孕育、形成、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它对校园文化乃至整个高等教育的进步起着推动作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指出:“要建立和完善校园文化建设检查评估制度,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评估体系,以评促建、以评促管。”

(一)校园文化评估的特点

1.内容的综合性和广泛性

校园文化评估的内容具有综合性和广泛性。从层次结构看,校园文化评估包括校园制度文化评估、校园组织文化评估、校园物质文化评估、校园精神文化评估、校园科技文化评估、校园生活文化评估、校园艺术文化评估、校园心理文化评估等;从群体类型看,校园文化评估包括校园班级文化评估、校园宿舍文化评估、校园社团文化评估、校园群体文化评估、学生文化评估、教师文化评估、学校管理文化评估。由此可见,大学校园文化的评估内容具有综合性和广泛性。

2.目的的决策性和行动性

任何评估都有其目的,表现为对设计方案的审查评比,其结果都是为了选择和制定最适宜的方案,以便开展今后的行动。校园文化评估也一样,它不是校园文化活动的终点,而是进一步繁荣大学校园文化过程中的检测站和加油站。就校园文化的现状加以评价,既是为了对它是否达到既定目的进行衡量,更是对它今后能否达到更加完善的境界进行诊断并提出建议,以便为校园文化的管理行为和决策行为提供最优化的服务。

3.信息的客观性和系统性

校园文化评估是一种信息反馈,它有目的地搜集各方面的信息,并通过信息处理对被评估的校园文化做出价值判断。在评估过程中,评估人对信息反馈、信息处理后的价值进行判断,然后提出建议,这一过程分属于三种不同的认识范畴:“反映”属于客体认识基础,“价值判断”属于主体性认识,“提出建议”则属于在主体性认识上的主体意志表现。在这里,信息的系统搜集和客观反映是基础,因为只有系统地搜集才能够获得客观存在于校园价值观和校园文化活动中的信息,只有客观地反映才能够使主体性认识乃至主体意志的表现比较符合被评估对象的实际。所以,校园文化评估必须由超脱于被评估对象利害关系的评估人来完成,评估需要成立专家小组,以便尽可能地排除、抵消个人的片面性。此外,为了有效、准确而简易地进行价值判断,所搜集的信息应该是可靠的,而不是不可信的;应该是有效的,而不是对评价无用的;应该是简单、扼要,又能反映主要问题的,而不是琐碎、杂乱和不着边际的。

4.方法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校园文化评估既然是一种对校园文化活动客观而综合的价值分析和判断,它必须具有与校园文化评估目的相适应的科学方法,这些方法包括建立正规的评估制度、制订适宜的评估方案、建立有效的评估指标系统、具备明确的评价标准、采用科学的采集信息和对信息进行量化处理的手段等。只有采用科学的方法,才有可能得到科学的结论。另一方面,由于校园文化评估往往动用的人力较多,需要的物力和财力较大,因而大学校园文化的评估在制度、方案、指标系统、方法上力求具有一定的操作性、可行性,能为多数人所接受。否则,校园文化评估将缺乏应有的生命力。

5.过程的程序性和常规性

应该把校园文化评估视为整个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前进的驱动力。校园文化必须经过鉴定和常规的周期评价,才会蓬勃开展和不断繁荣。因此,大学校园文化评估是一个常规性、周期性、系统性兼具的连续过程,有其自身固有的活动程序。

(二)校园文化评估的方法(www.daowen.com)

不同于西方国家,我国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是由国家行政机构领导、组织和监督的。为了领导、开展和组织实施校园文化评估工作,在各级高等学校教育评估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可以设立校园文化评估委员会,以领导、组织实施各种类型的校园文化评估工作。同时,评估领导小组下还要设立评估办公室等办事机构,处理教育评估的日常工作。

1.合理确定考评标准

校园文化建设涵盖范围广、评价范围宽、具体标准多,但从根本上讲,要看它是否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遵循文化发展规律,借鉴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以实施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导向,弘扬主旋律,突出高品位,加强管理,注重积累,努力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这是《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出的总体要求,也是校园文化建设考评的出发点和立足点。高校作为为国家培育和输送人才的地方,人才培养的质量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综合反映,因此,校园文化建设考评应当本着以人为本的宗旨,围绕人的全面发展来开展。

在具体的考评中,应当针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内容设立相应又涵盖各方面的指标。一般而言,主要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等几个方面着手,并为每方面内容设立相应的二级指标,进而细化每项指标内的具体内容。通过对每项具体指标的考评,全面反映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效。

2.综合运用考评方法

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复杂多样,因此,应当综合运用多种考评方法,确保考评过程和考评结果科学合理,能客观反映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效。这其中,既有定量的考核,也有定性的考核;既有他评,也有自评;既有自上而下的考核,也有自下而上或平行式的考核。

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果,有些是可量化的、显性的,有些是不可量化的、隐性的,因此,校园文化建设的考评必须要将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有机地结合起来。定量考核主要是对那些可以用实物、数据等表现出来的成绩进行考核,如学校的建筑面积、景点数量规模、教师和学生数量、师生比、学术成果级别及数量、实验实践基地、社团数量、学生活动获得奖项的等级和数量等。可见,定量考核需要将考评目标分解成若干可测定的指标要素,通过测定其数值,然后经过数学方法处理,进而得出定量分析的结果。定性考核主要考核那些无法用实物和数据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成绩,如教职工的育人意识、学术意识、服务意识、管理意识,学生的思想动态、理想信念、学习动机等。定性考核主要是考评者根据自身的经验和认识对考评对象做出评价,因此考评者的主观意识、能力水平和看问题的角度对考评结果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可见,定性考核操作相对简单,但具有主观性、片面性和不准确性等缺点,而且定性考核必然要以一定的定量考核作为支撑,否则其精确性、可靠性、可信度将打更大折扣。因此,定量考核和定性考核必须有机结合,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弥补彼此的不足,从而保证考评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同时,在考评的过程中,还应当将他评与自评、自上而下的评价与自下而上或平行式的评价结合起来。传统的对校园文化的考评,主要注重他评,注重自上而下的评价,这种外在的、压力式的评价对校园文化建设固然具有重要的督促和推动作用,但也会存在考评对象敷衍应付考评的情况。因此,表面上的考评成绩并不能如实反映实际的建设效果,甚至可能存在问题被掩盖、外强中干的隐患。所以,校园文化建设的考评还应充分重视考评对象的自我评价,重视从普通员工和学生角度进行的自下而上的评价,重视平行单位之间的相互评价。考评对象的自我评价能够促进其自我挖掘、自我反省、自我总结;当然,自评也要在事实的基础上,保证评价的客观、中肯,防止自吹自捧,虚浮夸大。引入普通师生员工自下而上的评价,通过他们的切身感受和反馈,既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校园文化建设的实际效果和真实情况,又能以此吸引他们主动地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的工作当中。推动平行单位进行互评,一方面可以对对方校园文化建设的效果起到监督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对照自身,进行比较,吸收对方在建设中的好经验和好做法,为本单位以后的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借鉴。可见校园文化建设的考评是多方面的,需要多种考评方法综合使用,这样才能使考评客观、科学、准确,进而达到以评促建、以评促管的效果。

(三)社会评估对校园文化评估的作用

《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暂行规定》指出:“在学校自我评估的基础上,以组织党政有关部门和教育界、知识界以及用人部门进行的社会评估为重点,在政策上体现区别对待、奖优罚劣的原则,鼓励学术机构、社会团体参加教育评估。”

社会评估是一种外部评估,通过社会评估,可使学校不断地感受到时代的脉搏。社会文化的推动力通过社会评估传递给学校,作为一种激励和鞭策促进校园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校园文化社会声誉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各种形式的社会评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