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园文化虽然有它的独特精神、风格、魅力和方式,但它却深深扎根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中,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扬光大的。中国是具有50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创造了优秀的民族文化,从《易经》《诗经》《尚书》《论语》到唐诗、宋词、元曲,以及中国的四大名著,结构辉煌;从秦兵马俑到敦煌、云冈、龙门石窟的绘画都堪称世界奇观;举世闻名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四大发明属于我国;第一个使用指南针用于航海的是我国;至今还保留着世界上最早、最丰富的古代天象记录资料的是我国;最先使用地震仪观测地震是我国。尤其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对世界的影响都是巨大的。中华文化是人类缔造文明经验里的一段辉煌灿烂的伟大史诗。
传统文化是中国几千年文明发展史中的在特定的自然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作用下形成、积累和流传下来,并且至今仍在影响着当代文化的“活”的中国古代文化。它既以有关的物化的经典文献、文化物品等客体形式存在和延续,又以民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伦理道德、性格特征、审美趣味、知识结构、行为规范、风尚习俗等主观形式存在和延续。而且,这些主体形式的文化都已内化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和性格,深深地融入了社会政治、经济、精神意识等各个领域,它作为一种文化遗传基因,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意识和行为,影响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以至于在科学、文明最典型的校园中也能看到传统文化的痕迹。
(一)重德精神的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就其本质来说,是以儒家思想为主,通过融汇吸收各家思想和外来文化而形成的体现中华民族主体意识的思想体系。儒家在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韩愈、路九渊、王守仁等的开创、继承发展下形成了一个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贯穿这一体系的基本精神就是以德治国,重视道德自觉和人格完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被称为儒家经典“四书”之一的《大学》,开宗明义就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所谓名德,就是明德之所得、本之所本,明德就是领悟天道而不断亲民,从而达到道德上至善的最高境界。不能明德于天,不能以天道为根本,就会丧家失国,所以,人生不可不慎乎。“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业,财者末也。”
1.天下为公的道德价值观
《礼记·礼运》云:“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优志焉。”又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在这样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下,历代志士仁人都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当作自己的最高目标来追求。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以道德为本位的,也可以说,道德高于一切。
2.仁爱和谐的思想
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道德,最根本的观念是仁,即爱人。孔子在《论语》中说:“好仁者,无以尚之。”“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孔子在《论语》中又说:“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礼之用,和为贵。”这里的仁义和善、礼连在一起。儒家经典著作提出了孝悌、忠信、仁义、礼智、恭敬等一系列道德规范,并把他们看作做人的根本。(www.daowen.com)
3.自强精神
与崇德精神相一致,古代哲人又特别强调人格、崇尚气节、重视情操。早在我国古代神话中就突出反映了中华民族朝气蓬勃、努力向上、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美德,如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孔子在《论语》中曾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孟子在《孟子·滕文公下》中也曾提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历史的车轮虽然已经驶过了几千年,但儒家一直特别重视道德人格价值,高度赞扬人格精神美,强调人应该有独立的人格,遵守一定的道德准则,不屈服于外在压力,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培育了中国人民的自强心态和刚直不阿的正义感,形成了中华民族明辨是非,坚持正义的凛然正气。直至今天,它依然是我们今天校园文化中育人的宗旨。在我国的教育方针中,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德是第一位。目前我国的各类学校都开设了思想品德课,对教师的品德实行一票否决制。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育人的内容虽然有所不同,服从于历代统治者的需要,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在人的品格方面,应该高风亮节、坚持正义、遵纪守法、克己奉公;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上,“仁者爱人”“兼济天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尊师爱校,善待他人,善待自己;校园文化在人文精神方面强调,做事要先做人,只有做好人才能去报答父母,报效国家。道德虽然不像法那样具有看得见摸得着的强制力和威慑力,但它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规范,靠良心、靠舆论自觉去维护社会公德。在法律触及不到的地方和领域就要靠道德的力量去自觉遵守,尤其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道德将起到非常重要的协调作用。尤其在今天的校园受社会上的实用主义、拜金主义思潮的影响,部分学生胸无大志,理想和信念渺茫,混文凭,谋出路;考试作弊,充当“枪手”;传销、诈骗。传统道德观、价值观在校园的提倡就显得更加重要。
(二)教育和学习方法的传承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是几千年来中国封建社会一直奉行的教育价值观和学习价值观。这种教育价值观和学习价值观在当时是为了封建统治阶级培养人并最终达到巩固封建统治政权的目的。这种教育观和学习价值观将读书置于最高地位,毫不掩饰地轻视其他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行为。应该说,有其偏颇的一面,也有其特定的历史局限性的一面。但透过这样的价值观,我们又可以看到另一种积极的价值观。先看“学而优则仕”。春秋末期,作为统治阶级的奴隶主贵族阶层不学而仕、仕而无学的现象颇为普遍,而私学的发展和士阶层的兴起,又产生了学而不能仕的情况,两者形成尖锐矛盾。面对这一矛盾,孔子一方面大力提倡礼贤下士、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的陈腐血统观念和风气,主张揽用天下贤才。另一方面,他极力依靠兴办私学来培养新的君子贤才。
我们的先哲在几千年前就认识到,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掌握知识,才能成为优秀人才,才能统御治理好国家。再看“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我们的先哲早就认识到,知识是人间最宝贵的财富,读书、学习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崇高行为,是一种最可贵的社会活动。汉代的王充曾说,“人有知学,则有力矣”。这比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要早一千年。而“知学”则主要来自“读书”。卢梭也曾经说过,在所有一切有益于人类的事业中,首要的一件,即教育人的事业。“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与之似乎并无本质上的区别。最后看“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提出的这句话,同样是说掌握了文化知识的、能够从事脑力劳动的人方可从事国家的治理统御;没有文化知识,只能从事体力劳动的人是不能从事国家的统御治理工作的。换言之,国家的统御治理工作必须由掌握文化知识、能够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去担任。在清代,对文化的推崇和热衷,如书画、制陶都达到了中国历史的最高峰。康熙本人就是一个爱学习、崇尚知识的人。在学习方法上,我们的先人提出的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亘古不变地为后人所传承。在21世纪的今天,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已然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产品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科技的竞争。学习型社团像雨后春笋一样,激励学子们锲而不舍、孜孜不倦。不仅如此,政府在录用人才方面也逐步采取科学的思想和方法,比如,录用的公务员也必须要具备大学文凭,并且必须经过考试通过才能录用,这一切,都推动了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和更新。
(三)爱国精神的传承
传统文化中的“天下为公”忧国忧民、献身国家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风亮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广博胸怀仍然在鞭策着校园的学子们。20世纪西方发达国家的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难题,如能源日益枯竭、环境污染加剧、生态严重失衡、自然灾害频繁、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断恶化,等等;同时还面临着深刻的社会精神危机,如集体意识淡薄、价值观混乱、道德沦丧、犯罪率上升,等等。与此同时,人们惊喜地发现,中国儒家文化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安贫乐道等人文精神,对于克服西方工业化社会所产生的能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失衡、道德沦丧、物欲横流、极端自私等物质与精神方面的衰落现象,具有特殊的“疗效”。英国著名学者汤因比在《展望21世纪》一书中说,自从人类在大自然中的地位处于优势以来,人类的生存没有比今天再危险的时代了。不道德的程序以近似悲剧,而且,社会管理也很糟糕。他发现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和墨家的仁爱、兼爱思想学说,是医治现代社会文明病的良药。他指出,儒家的仁爱是当今社会所必需,墨家主张的兼爱,过去只是指中国,而现在应作为世界性的理论去理解。西方一批著名的自然科学家,包括76位诺贝尔奖奖金获得者于1989年的一次集会后的宣言中认为: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避免世界性的混乱,就必须回首2500多年前孔子的道德智慧。爱国主义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并融入到校园生活的各个领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