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推进学生社团发展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推进学生社团发展

时间:2023-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加强学生社团组织平台建设要遵循以下原则。(四)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为学生社团文化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在高校现有的条件下,社团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社团成员素质的竞争。通过规范性制度的科学实施才能有效地规范社团管理,有效地发挥大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为大学生社团文化的繁荣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推进学生社团发展

(一)加强大学生骨干队伍建设,为大学生社团文化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1.大学生社团文化建设首先要提升干部队伍专业素养

要求干部队伍在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理论品格的基础上兼备坚毅的意志、创新的精神。

2.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要“因材施用”

不同性格、特长、能力的人,适合不同的干部岗位。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首先要把最合适的人选安排到恰当的干部岗位,这样才能够高效率、高质量地组织各种社团活动,才能更好地领导社团,才能让社团不断发展壮大。

3.建立良好的沟通交流机制

干部的培养必须以沟通为基础。社团成员只有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上才能团结与合作。所以,社团之间要注重交流,有效沟通,交流经验,增进感情,共同提高,培养社团成员的团结协作意识。这里讲的沟通不仅仅是指社团内部成员之间的交流,还包括与学校老师的交流,与其他社团的交流,以吸收和借鉴外界先进的经验。社团成员之间要做到坦诚相待,信息与资源共享,社团干部尤其要注意团队内部协作精神的发扬。

4.要健全干部选拔制度

干部的选拔关系到社团发展的未来。学生社团要做好社团干部的培训选拔工作,选拔优秀而有特长的学生带动社团和成员的发展、进步,从而使社团成为深受学生欢迎的组织。干部最好要经过严格的考核后再正式上岗,上岗后还要定期接受相关培训,不断提高干部的各种能力和素质,以适应社团发展的需要。

5.注重培养大学生干部队伍的综合能力

学生干部队伍是社团的核心,起着统领全局的作用。他们的综合能力从根本上决定了社团的发展状况和社团文化的整体质量。因此,从各方面培养学生干部的能力对社团的发展至关重要。要通过理论学习,增强干部队伍的理论底气,构筑干部的精神支柱;通过志愿服务活动,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服务精神;通过开展各种有益的集体活动,培养学生干部的集体主义观念等。

(二)加强组织平台建设,为大学生社团文化建设搭建有效载体(www.daowen.com)

大学生社团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囊括力和辐射力,能够对广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因此要大力加强组织平台建设,为大学生社团文化建设搭建有效的载体,进而促进大学生社团文化的繁荣发展。加强学生社团组织平台建设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先进性原则。在建设过程中,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依照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要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二是创新性原则。实践告诉我们,创新则强,守旧则衰。创新带来生机,创新意味着活力,创新孕育着发展。三是协调性原则。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发挥教师、辅导员在高校社团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是并行不悖、辩证统一的,应努力实现社团活动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机结合和互动。四是开放性原则。学生社团要树立开放意识,努力打破系、校的界限,加强不同学生社团之间的联系、协作与交流,积极地进行校际交流活动,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社团自身发展,提高学生社团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三)创新活动内容,强化活动的思想性,提升社团活动品质

1.勇于创新,创立社团活动品牌

社团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原则,创立社团品牌活动。这是社团吸引更多同学关注、加入社团的重要前提。如果没有品牌活动,就不可能在校园中树立形象、扩大知名度、增强影响力。社团要不断地创新活动内容,打造专门的品牌活动,体现社团特色,张扬社团个性,同时要借鉴优秀社团的成功经验。

2.建立健全社团价值观

社团成员都要强化一种责任意识,既要明确分工,又要默契合作;一种认同意识,支持社团、认同管理;一种协同精神,团结、协调、参与、敬业;一种创新精神,碰撞思想、放飞创意。社团活动所体现的思想应该是先进的、积极向上的,要在社团中树立并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念。

3.重视学术交流,活泼严肃并重,提倡寓教于乐

社团工作要突出学术性,活泼与严肃并重。社团工作的中心是以服务社团成员为宗旨,以满足学生深层次需要为目的。活动应突出学术性,重视学术交流、科普教育、人员培训、中介服务、新技术的学习和运用以及民间交流等内容,寓教于乐,提高活动的科技含量和娱乐质量,按照专业化的水平提高活动品质,培养成员创新能力和独特个性。

(四)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为学生社团文化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在高校现有的条件下,社团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社团成员素质的竞争。社团成员流动性较强,一般情况下两个学期就要更换许多新成员,能不能持久地吸引更多同学参与,取决于有效的管理。大学生社团要通过围绕增强成员的效率意识、信誉意识、创新意识,提高社团成员认同感和团队归属感,培养和造就高层次的管理人才,加强对社团的规范化与多样化管理。高校大学生社团工作的开展,应该积极发挥大学生的聪明才智和主观能动性,尊重大学生社团组织的自主管理,当然这并不等同于放任自流和不管不问。要保证社团日常活动能够规范开展,保证大学生社团文化健康和谐的发展,就必须制定一套切实可行、便于操作、为学生所接受的规章制度,例如社团设立、资金来源、外联方式、负责人权益等规范性制度,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社团工作按照一定的轨迹,有目的、有秩序地开展。通过规范性制度的科学实施才能有效地规范社团管理,有效地发挥大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为大学生社团文化的繁荣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