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济南的特色美食当中,把子肉堪称肉菜里的“扛把子”,它的江湖地位,那真是无可撼动。好米干饭把子肉,拿大肉片子来下饭,这是老济南人最常吃的标配套餐。
老济南把子肉,取自猪腹部正中五花肉,不用盐,全靠酱油入味,汤汁浓郁,色彩鲜亮,堪称“下饭神器”。它最出彩的地方在于,瘦的糯中有韧,软中多汁;肥的入口即化,香而不腻。
老济南人、把子肉爱好者胡中国说:“咱们济南把子肉的地道做法就是,煸锅以后把它放到老汤里。像我们这个老汤,大约得熬四年了吧。做出来以后,主要是靠时间,炖煮大约得需要两个半小时。再看它的颜色、味道,你就知道了。整个肉的油脂慢慢地排了出来,所以说吃了以后,济南人讲话——瘦而不柴,肥而不腻,入口即化。这就是地地道道的老济南把子肉。”
那,为什么叫“把子肉”呢?
很多人愿意相信,它得名于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是他们拜把子后一起吃的肉。还有一种说法:因为把子肉上多绑有棉绳或者插有竹签,古人祭祀之后,把祭祀用的肉切成长方块分给众人。众人怎么拿呢?就用草或者绳子把肉系起来,形成扎把的形式,所以叫“把子肉”。
但是,这些说法并没有相关记载,只是后人附会。把子肉何时在济南兴起,现也无可考证。
民俗专家张继平说:“济南的菜品命名,过去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很朴实。一个是用技法加食材来命名,比如说糖醋鲤鱼,鲤鱼是一种食材,糖醋是一种技法;再一个是形状加食材,比如说把子肉,食材是肉,形状是把子。这个在古汉语里边,包括现代汉语里边也存在,就是捆扎成束的东西,叫‘把子’。过去,济南人用一种蒲草把它捆扎起来,形成了一个‘把子’,就叫它‘把子肉’。为什么用蒲草来捆扎?第一个,蒲草有一种非常清香的味道,一种特殊的味道,所以把子肉具有了济南特色;再一个,把它捆扎起来,便于携带,便于拿取。”
胡中国说:“正宗的把子肉,炖化了也不会散。一个猪身上也就五六斤肉,出大约五六十块好把子肉。”
其实,把子肉最早是有钱人家才吃得起。过去物资短缺,油水不足,有点荤腥就叫改善生活,能吃上一大块肉,绝对是过年才能有的待遇。
胡中国说:“我记得小时候吃不上肉,主要就是用炖肉的那个肉汤浇米饭,顶多放上豆腐、面筋,加上个鸡蛋就很不错了,只有过年、八月十五才能吃上肉。”
老济南人、把子肉爱好者牛骍说:“我十几岁的时候,清楚地记得,我母亲买三毛钱猪肉,全家就能吃顿水饺,哪有条件吃这种把子肉?过去买肉还得拿票,计划供应、凭票供应,想买多也买不了。像这种大块的猪肉,是无法想象的。”(www.daowen.com)
现在的把子肉,早已经遍布济南的大街小巷,成为人人都能享用得起的平民美食。
中午、晚上下了班,来上一块大肉,再来碗好米干饭,肉汤这么一浇,又有肉,又有饭,甩开膀子吃起来,方便快捷,生猛直接,管饱解馋,吃饱了肚子,好有力气干活去。
胡中国说:“这个把子肉怎么吃呢?得把它捣碎了,和米饭搅合到一起才好吃,我小时候就这么吃。一口饭,一口肉,每一口饭里都有肉,这就是老济南的味道。”
民俗专家张继平补充说:“济南的饮食习惯过去分为两种。因为济南是历代官衙所在地,一方面讲究细致;另一方面,济南民间讲究豪放,讲究大块吃肉、大碗喝酒这么一种豪放的气概。把子肉,代表了济南民间饮食习惯一个非常大的特点。”
把子肉汤里,还会泡着鸡蛋、豆腐、面筋、海带结、辣椒、肉卷等配菜,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它放不了的。然后再用把子肉的下脚料炸个藕合,炸个鱼,这也就是老济南人家里的过年菜了。
胡中国说:“老济南吃鸡蛋得划上道道,好入味。老济南的面筋是用面洗出来后再油炸。这种炸藕合,用的面糊也是老济南的法子,么也不放,就是放点醋,出来后凉了也不硬。”
把子肉很普通,它不算华丽精致,也谈不上风花雪月,但就是济南人忘不了的老滋味,也是济南原汁原味的美食回忆和传承。
把子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