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孝堂山中的艺术瑰宝:郭巨祠的故事

孝堂山中的艺术瑰宝:郭巨祠的故事

时间:2023-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济南长清区孝里镇孝堂山的山顶上,有一座蜚声国际的艺术瑰宝,它就是郭氏墓石祠。汉代的石祠成千上万,但在经历了近2000年的风雨浩劫后,完整留存至今的,只有孝堂山上这一处。然而,真正让这座小小石祠声名远播的是二十四孝中郭巨埋儿奉母的故事。有了郭巨这位孝子典范加持,这座石祠不再是无名的孝子之堂,而成了孝子郭巨祠。石祠所在的这座山,也从当初的“巫山”更名为“孝堂山”。

孝堂山中的艺术瑰宝:郭巨祠的故事

在济南长清区孝里镇孝堂山的山顶上,有一座蜚声国际的艺术瑰宝,它就是郭氏墓石祠。这座汉代石祠对济南的历史走向有重大影响。

郭氏墓石祠并不大,室内面积不足8平方米,平均高度不超过1.6米,但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地上房屋式建筑,早在1961年就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相关资料记载,石祠又称石室,是建于墓前的古代石质祭祀建筑,是后人扫墓祭祀时陈设祭品的地方。汉代讲究厚葬,为先人修建大墓、建造祠堂是最主要的一种孝行,曾盛极一时。

汉代的石祠成千上万,但在经历了近2000年的风雨浩劫后,完整留存至今的,只有孝堂山上这一处。然而,真正让这座小小石祠声名远播的是二十四孝中郭巨埋儿奉母的故事。

这个故事最早见于西汉刘向的《孝子图》,后来《搜神记》《二十四孝》等书又对这个故事进行了再加工,经过千年演变,变成现在流传最广的版本。

据说,郭巨的家乡河南遭遇大灾。他没要一分家产,辞别了两个兄弟,用小推车推着妻儿老母,一路乞讨来到现在济南长清一带。郭巨的母亲对小孙子格外疼爱,宁肯自己饿肚子,也要把饭食先给小孙子吃。郭巨看到日益消瘦的母亲,心里非常难受,就跟妻子商议:“本来能让母亲吃上饭就已经很困难,若再有儿子和她争食,母亲恐怕就会饿死。儿可再有,母不可复得。不如埋掉儿子,节省出粮食供养母亲。”于是,夫妻二人抱着儿子来到野外挖坑,准备埋儿。谁知当挖到三尺多深时,竟挖出了一个坛子,里面盛满了黄金,上面还写有字,大致内容是:天赐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可夺。

长清本地的县志对这个故事还有另一种记载。据传,郭巨之子在玩耍时不小心溺水身亡,郭巨的母亲十分疼爱这个小孙子,日日垂泪。为了不让母亲伤心,郭巨瞒着母亲掘地三尺,把儿子埋葬,不料却挖得黄金一坛,还感动了上苍,儿子也死而复生。(www.daowen.com)

当初孝里这一带叫“水里铺”。相传郭巨带着妻儿老母来到这儿,一看这有水,好种粮,决定住下来,死后也葬在这里。传说这里有郭巨的墓地。

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有这样的记载:“今巫山之上有石室,世谓之孝子堂。”有了郭巨这位孝子典范加持,这座石祠不再是无名的孝子之堂,而成了孝子郭巨祠。石祠所在的这座山,也从当初的“巫山”更名为“孝堂山”。

当地人也以大孝子郭巨为荣,把“水里铺”改为“孝里铺”。这一字之改,去掉了“水”的地理特点,增加了“孝”的文化内容,长清孝里由此以“孝子之乡”闻名天下。

郭巨埋儿奉母的故事固然有封建糟粕成分,也不免带有迂腐的气息,甚至连鲁迅先生也对此大加挞伐,但是,这座汉代石祠之所以能屹立两千年不倒,为我们留下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就是因为它承孝子郭巨之名,墓以人存,可以说是“孝”的功劳。

当今社会,孝是爱,是一种回报的爱,他是感恩,是力量,是责任,更是一种义务。我们应该对父母尽孝,同时也应该对社会、对国家尽一份责任,让社会变得越来越美好、和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