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井村位于柏杨坝镇东北方。村落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约965米,属山地、丘陵地形地貌。气候温和适中,森林茂密,冬暖夏凉。东与柏林村、高仰台村接壤,南与杨泗村相连,西与横石村、龙兴村接壤,北与龙丰村相邻。村民姓氏以李姓和张姓为最多,两姓先祖大多为清朝“湖广填四川”时期的移民,田、谭、刘等姓氏次之。
学士庙位于水井村的小山顶上。建于清,坐北向南,占地面积约16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00平方米。山顶四周边缘保坎用巨石垒砌,东侧开一石砌朝门,门顶为匾额式门楣,正面文字已毁,背面阴刻“大寨岭”。院内建筑坐北向南,悬山式瓦顶,砖木结构,面阔五间(现存四间),进两间,东侧配房一间。正中一间开大门,青石拱券式门顶,门前石抱鼓。原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水井古建筑群”,是李氏家族子女上学的地方,是研究大水井古建筑群历史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整个水井村大水井建筑群由李氏宗祠、李氏庄园和李盖五宅院这三部分组成。现大水井李氏庄园建筑面积多达6000平方米,有24个天井、174间房屋,鳞次栉比,规模宏大。
李氏宗祠坐落于李氏庄园和李盖五宅院之间,西南距李氏庄园150米,坐东南向西北。原为土家人黄氏老宅(始建于明末)及祖墓,清乾隆后为李氏所有,并于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动工,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落成,改建成李氏宗祠。砖木结构,平面呈不规则的长方形,东西长120米,南北宽90米,建筑面积达3800平方米,占地面积(含围墙)10000余平方米。主体三进四厢,由北向南依次排列着前厅、祖堂、后寝三重主要建筑;东、西两侧各建有一组“四水归池”的厢房。建有大殿3个、厢房4排、天井6个,讲礼堂1个,共有房屋69间。三大殿均宽17米,进深10.5米,四厢房中分别设有讲礼堂、仓库、银库、财房、族长住房及客房等。大山门两旁的屏形墙面用特意烧制的琉璃塑画砖砌成,顶上为门楼式垛墙,彩瓷拼嵌的“十八学士登瀛州”以及画在垛墙上的“洛阳桥”故事熠熠生辉,正中匾书“李氏宗祠”,左右山门上分别题有“居之安”“平为福”字样。前修保坎,高8.8米,长90多米。栏墙上有长方形孔眼24个,大概是祭祀时放礼炮所用。后依山势逐级拔高的城墙总长500多米,高8米,厚3米,梯石均为整块巨石,重达千斤以上,最重者达2500多千克。墙上依次布设枪炮孔108个,严密封锁着祠堂外所有通道,城墙四角原有突兀的炮楼,供李氏修造枪炮之用。东西侧分别有1900年修建的“承恩门”和“望华门”供出入。祠堂西侧有口小井,砌有高5.7米,厚2米,长52米的围井石墙,是李氏最后一任族长李盖五于民国十九年(1930年)修建的,在水井北面的墙壁正中镶砌着由李盖五所书“大水井”三字的方石,并建有水井石梯72级,大水井因此得名。祠堂四周围墙高耸,左、右、后三方为依山势逐步升高的石墙垛堞,高6~7米,厚3米,总长为390米,全用麻条石砌成。风雪中,傲然矗立,雄居险关,那巍峨城墙与周围的地理环境衬映出一股威严和霸气,令人敬畏而却步。李氏宗祠是湖北现存最为完整的宗祠建筑。1993年由利川市文化体育局接管,2001年成立大水井古建筑群保护管理所。(www.daowen.com)
位于宗祠西侧150米的李亮清庄园,称为“李氏庄园”,是大水井古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呈向心式布局,建筑风格为中西合璧,修建于1924年,占地4000多平方米。高大气派的朝门遥对前山龙口,取龙跃大海之意。门额上的仿石匾额为“青莲美荫”4字,彰显李氏家族身份不俗。庄园前院更是气度不凡,极尽创意,200平方米的院坝全用规格统一的平板青石铺就,前廊拱券欧式方柱粗壮挺拔,雕凿精美,堆塑华丽。两侧吊脚雕梁画栋,可谓匠心独运,中西合璧。进入朝门,上石梯十余步,即为庄园正门。沿庄园中轴线从前至后由低就高排列着三大殿,为主体建筑,两侧屋宇相连,天井密布,一室一景,阁楼呼应,气象万千。主体建筑三进四厢,共有24个天井,174间房屋,房屋多为2~3层的楼房,其中有大厅、套房、客厅、客房、小姐楼、帐房、仓房等。其中主殿三进,殿正上部雕花飞龙,下部拱门走廊,中西合璧。两边厢房则为土家吊脚楼布局,西厢房两层,东厢房三层,底层为马厩。楼梯沿天井回旋,逐渐升高,楼道互通,彩楼迂回高耸,凭栏可观整座大院。“小姐楼”“绣花楼”构件精巧别致,显得富丽堂皇。其中,“走马转角楼”“一柱六梁”“一柱九梁”的建筑风格是最具特色的部分。
中央电视台、湖北电视台、恩施州电视台、利川市电视台多次到大水井拍摄,还有原生态MTV《龙船调》和《神兵》、《血誓》、《大水井》等均在大水井拍摄或取景。2012年,湖北省环境保护厅(现湖北省生态环境厅)授予水井村“省级生态村”称号;2014年,水井村被列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7年3月,水井村被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授予“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称号;2017年11月,被湖北省文化厅(现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列入首批湖北省“特色文化村”创建名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