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利川市传统村落中的家族与人物

利川市传统村落中的家族与人物

时间:2023-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属团堡区。刘姓家族过去是大家族,在村里有两支。四子刘世鉴曾就读于国立湖北师范学院,先后在来凤一中、恩施高中任教,1984年4月9日,曾受到中央领导的接见并合影留念,1987年其被评聘为中学高级教师,1988年,其被录入利川市地方志编委会编纂的《利川人物》一书中。周氏家族来自贵州思南,老字辈派序为:维有正应仕以际。从几大家族的迁徙迹象来看,他们的先祖大都来自湖南和贵州。

利川市传统村落中的家族与人物

毛坝镇原系施南土司辖地,施南土司是鄂西设立最早,也是势力最强的土司之一。据清光绪年间的《利川县志》记载:“施南土司旧治青岩,徙治夹壁、龙孔,并在县境。”青岩、夹壁、龙孔均在毛坝境内,由此说明施南土司过去在毛坝生活的时间较长,不然不会在此设立三座土司城。施南土司于明改为宣抚司,明永乐二年(1404年)改置长官司,后复为宣抚司。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改土归流后为利川县市郭里南七保。民国时为第四区,后为毛坝联保办公处、乡公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属团堡区。1958年改名为毛坝公社。1984年建立毛坝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贺龙元帅率红军三进毛坝,曾到石板村修整。据村民介绍,石板村有些山洞里还有贺龙部队当年制造炸药的痕迹。刘姓家族过去是大家族,在村里有两支。一支是以刘大贤为祖,一支是以刘光灿为祖。

刘大贤祖籍贵州江口县,曾祖父刘宏道曾在恩施谋生,后族人到石板村落户定居,其家族字辈为:“宏国登大有,开学兴世承,传文启万代,伟业绍长春。”刘大贤生于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亡于清咸丰八年(1858年),享年九十四岁。妻子曾氏是利川市南七保安家领人氏,他们共育三子:刘有宗、刘有常、刘有为,石板村猿猴架居住的刘氏多是刘有宗和刘有常的后代。刘大贤墓碑位于石板村猿猴架小湾大碑坟,距刘家大院800米左右的一座小山上,于道光年间所立,碑文记载:“尚闻天下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然,以三者而分责之人所於(于)易有孝,以三者而合期之世所难求,乃不易。今日而於(于)翁有所遇也,吾观翁之生也得上人之举荐,受朝廷之旌表,虽名不等公郞,而职已列八品。冠赏楚楚,相貌堂堂,则翁之有爵也,明矣况翁之历甲,犹多经三皇之歲(岁)月,问年不少享八旬之春秋,鹤发苍苍,童颜灼灼,閭(闾)里仰为寿星,郷(乡)党称曰耆老……则翁於(于)达尊之数不诚彬彬而俱備(备)矣,乎予也久慕高风闻翁有素兹当寿藏是封因以援筆(笔)略。”从碑文记载来看,刘大贤以前是一名秀才,为朝廷的八品官,在当地享有一定的威望。由于其人长寿,因此村民尊称他为“寿星”。

另外一支刘氏光灿公祖籍湖南省武陵县,家族字辈是“允光于文德,期尔长世泽,良贤方珍贵,修平以为则”。刘光灿随其亲生子刘于珍,始迁湖南桑植县,继迁湖北宣恩县中坪,最后在毛坝新华管理区咸池坝寿终,享年85岁。在刘光灿的后人中,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个人,他就是现在称为张家大院的建造者——刘长庚。刘长庚,学名清渠,字西明,为刘家七世祖长字辈,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正月初二生于石板溪。据《刘氏宗谱》记载,1908年,刘长庚在湖北省施南府师范学校读书,因成绩优等享受官费待遇直至毕业。民国初年,他参加地方行政事务工作,曾担任毛坝乡团总、区长等职。他从事教育工作多年,治学严谨,教学认真,邻县如咸丰等也有学生不辞远道前来求教就学。他古典文学造诣较深,平时为邻里红白喜事撰写对联条幅之类及与友人往来唱和诗文等较多,集成卷轴。1933年完成的《恸念词》及后来为刘氏联宗会所作《新订字派》是其部分代表作品。

刘长庚有四个儿子:刘世袭、刘世楷、刘世尧、刘世鉴。他的四个儿子也都成绩斐然。长子刘世袭从事工商业,大胆创新,1942~1945年曾办家庭纸厂、卷烟厂,后参加地方政府工作。次子刘世楷曾就读于湖北省立联合中学利川分校,后毕业于湖北省干部训练团,在秭归县搞土地呈报工作任股长,1942年任毛坝乡乡长,后参军,起义后任解放军连级参谋等职,1950年复员回家。三子刘世尧1942年毕业于湖北省干部训练团后,在秭归县搞土地呈报工作,后曾任利川县参议会参议员。四子刘世鉴曾就读于国立湖北师范学院,先后在来凤一中、恩施高中任教,1984年4月9日,曾受到中央领导的接见并合影留念,1987年其被评聘为中学高级教师,1988年,其被录入利川市地方志编委会编纂的《利川人物》一书中。

刘大贤墓碑(姜爱 摄)

刘氏宗谱(姜爱 摄)(www.daowen.com)

石板村王氏祖籍湖南省沅陵县。村落二组山上有王问廷夫妇的合葬墓,距今已有170多年的历史。据碑文记载:“父亲生于乾隆二十二年,生于湖南辰州府沅陵县雄壁岩,逝于嘉庆十七年。母生于乾隆二十九年,逝于道光十年。”该墓建于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坐北向南,占地50平方米。土堆坟墩周砌条石,青石雕墓碑四柱三厢三层,高5米,宽3.9米,上层施斗拱。额枋浮雕“双凤朝阳”“刘海戏蟾”及“渔、樵、耕、读”等图案,是毛坝乡规模较大、保存较好的墓碑之一,对研究当地丧葬习俗及石刻艺术具有重要参考意义。周氏家族来自贵州思南,老字辈派序为:维有正应仕以际。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新加字派为:“祖宗文武以上,才德师保之长,孝友施于家政,明昭世序多方。”族谱记载十一世祖周际辉于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迁至湖北施南府咸丰、利川、恩施三邑落业。周氏家族有相对完善的族谱,共同制定了“敬祖宗,孝父母,夫妻和,兄弟亲,重教育,亲宗族,睦相邻,倡礼仪,守法律,爱祖国”的族规家训,以弘扬先辈的传统美德。

周氏族谱(姜爱 摄)

王问廷夫妇合葬墓(姜爱 摄)

追根溯源,石板村主要是早期移民迁入后聚居而形成的村落。从几大家族的迁徙迹象来看,他们的先祖大都来自湖南和贵州。其迁徙原因或是为了避免祸事、战乱,或是为了生计,迁徙至此,落叶生根,繁衍百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