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利川市传统村落-鱼木村概貌

利川市传统村落-鱼木村概貌

时间:2023-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鱼木村位于利川城西60千米处的谋道镇境内,距离谋道集镇22千米。鸡头河为鱼木村主要水系,由南向北流经东侧至鸡头河大桥泄于重庆境内。茶叶种植在鱼木村也有一定的规模。明洪武八年,谭元亨袭龙渊宣抚司职后,改为龙阳峒安抚司,占据铜锣关、鱼木村一带,建关设卡,并在鱼木村上洞内制造武器。明万历十六年,石柱宣抚使马斗斛、马千乘图谋恢复龙阳峒,率兵围攻铜锣关、鱼木村一带地方,“烧毁民房300余处,杀害百余人命”。

利川市传统村落-鱼木村概貌

鱼木村位于利川城西60千米处的谋道镇境内,距离谋道集镇22千米。

整个寨子坐落在巫山余脉云贵高原延伸部分的一块南高北低的台地上,平均海拔约1100米。所谓台地是指四周都是悬崖,顶面基本平坦似台状的地貌。鱼木村所在的台地由西南向东北地势逐级减缓,西南最高处位于寨门外,海拔约1284米;北部最低处位于与318国道相接处的鸡头沟与鸡头河交汇处,海拔约573米。村子东西宽约900米,南北近2500米,占地达120公顷。国土面积380公顷,总耕地面积2166亩,其中水田335亩,森林面积2800亩(据鱼木村村委会2019年统计数据)。村子所处山体东与郑家坪、殷家坪相望,南与铜锣关、凤凰山一脉相承,西与杨柳村、折岩村相峙,北边与耙耙田、唐主田相对。周边河流峡谷主要有鸡头河、鸡头沟、倒落沟。鸡头河为鱼木村主要水系,由南向北流经东侧至鸡头河大桥泄于重庆境内。鸡头沟、倒落沟为鸡头河的两条支流,分别位于西侧及南东侧,鸡头沟于鸡头河大桥汇入鸡头河,倒落沟于钓鱼滩附近汇入鸡头河。

远眺鱼木村(向轼 摄)

鱼木村地处群山之中,沟壑纵横,溪水如流,村内共有九个组,依山就势而建。村民根据当地多种多样的地貌以及房屋分布特点,取了许多极富特色的地名。一组因入寨门后转了几道弯,所以又有头湾、二湾、反背湾、堰塘湾称号,寨门和城墙也位于此处;二组则是六吉堂和宽阔石坝所在地,得名六吉堂、石坝;三组泡桐树、松树较多,取名松树湾和泡桐湾,又因树木荫庇,是古人活着时建自己墓地的首选之地,故又名“生基嘴”[1];四组是“三阳关”和“手扒岩”所在地,取名……;五组因地势相对平坦,又名“张凤坪”,立有“字库塔”一座;六组以前是村中私塾所在地,得名“学堂湾”;七组是“亮梯子”所在地;八组沿台地东北边缘的池塘绕了个大湾,是成氏夫妻碑屋所在地,故名“池塘湾”“双寿居”;九组接近悬崖边缘,是“古城墙”所在地。长期以来,村民们习惯用具体地名来代替称呼几组。

鱼木村海拔虽高,但因降雨充沛,森林茂密,境内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适中,几百年来村民们依靠传统农业维持生计,常年种植水稻玉米红薯土豆等作为食物,多余粮食则用来饲养生猪家禽。生猪一般养在自家房屋两头或吊脚楼下的猪圈里,鸡、鸭、鹅等家禽则用围栏圈养在离房屋不远的林地。

茶叶种植在鱼木村也有一定的规模。茶叶制作以手工为主,先是将筛选后的茶叶放进竹编透气的簸箕内,待其青气散失,依天气情况需3~6小时不等,然后放至铁锅内烧柴火不停地翻转炒制,直到青叶软绵卷缩,盛出待其冷却,再用手工揉制。成卷曲形状后,又放进锅中,小火烘烤。此种制茶法很好地保存了茶叶原有的清香味道。当地人除用其泡茶喝,还用来“打油茶”,浸泡炒米和苞谷(即玉米)花,充饥下饭。

谈起鱼木村名的由来,村里老少皆能说出这样一则故事。相传,古代马、谭两姓土司连年争战。一次,谭土司退守该寨,马土司欲以围寨断水之法使之屈服,相持月余后,谭土司为退敌兵计,从寨东岩洞口向寨下抛去活鱼无数,有的竟落挂于马土司帐前树上。马土司见状,叹曰:“欲克此寨,如缘木求鱼。”遂引兵自退。从此地因事名,洞名“鱼木洞”,寨名“鱼木寨”。沿寨顶而下至半山腰的岩洞,也取名叫鱼木洞。

明洪武二年(1369年),龙渊安抚司谭福一落业万县乐往坝(今谋道七獠坝村)。明洪武八年(1375年),谭元亨袭龙渊宣抚司职后,改为龙阳峒安抚司,占据铜锣关、鱼木村一带,建关设卡,并在鱼木村上洞内制造武器。“凡朝廷有征调,认承捍兵三千,出力报效”。明清两代,鱼木村一直是土司制造武器和屯兵之所。

(图片来自湖北省文化厅古建筑保护中心《鱼木寨保护总体规划(2012-2031年)》)

明永乐七年(1409年),附籍石柱土司,协办军务,后因平船头寨黄中有功,扩大疆界,其地“东齐冷耳阱抵利川河,南至忠路司抵岭心,西至白羊坪抵免滩河,北至龙驹坝抵岩仑”。其中乐往坝、猪羊坪、褶岩坝、瓦砾洞、中咀、下岩坝等地均为辖地。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八世谭彦相将龙阳峒域编籍万县,奉旨谕允,脱离石柱土司。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石柱宣抚使马斗斛、马千乘图谋恢复龙阳峒,率兵围攻铜锣关、鱼木村一带地方,“烧毁民房300余处,杀害百余人命”。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改土归流,鱼木村划归万县。1955年划归湖北利川谋道镇至今。

自古以来,鱼木村进出仅一通道,即从南边寨进入,北边三阳关出。今从铜锣关至鱼木村还留有石板路蜿蜒于山梁之上,临近寨门一段路基总宽2米左右,两侧都是悬崖,远观恰似鼗鼓之柄,当地人称“寨颈”。在鼓柄和鼓面结合处,用条石建成寨门楼,俨然一把大锁卡住人的咽喉,卡住进寨的通路。另外还修筑了炮楼二座,寨墙两段,寨卡6座,整个山寨固若金汤。寨门楼是在清嘉庆四年(1799年),鱼木村村民为防“贼匪流窜,扰乱乡渠良民”而重新修建。寨门楼一楼一底,宽约100米,分前后两部分,前部分为石木结构,后部分为土木结构。前部分的寨门楼全用巨大条石砌成,正面垛式墙壁,用23轮条石砌成,高约7米。中间开独门,两扇青冈木门板保存完好。门额上嵌有石匾一块,原刻有“鱼木寨”三个行书大字,后被铲除,现存的大字为1992年重刻。门洞两边全用条石砌成实体,右侧石壁上嵌有奉修鱼木寨功德碑一块,楷书阴刻,保存完好,记述着鱼木村修寨建卡的始末缘由。碑上载有:“从来思患预防,乃国家之良图;乐望相助,亦小民之淳风。予等甲内,或失朝下业,或本朝蒙圣天之雅仕,耕读传家,各安本分,为盛世良民已耳!圣恩优渥,不欲良民受害,令其各地修寨砌卡,以戒不虞。”门洞顶上的楼板亦用巨大条石铺成,楼上建有炮台,正面垛墙上有炮眼两排,共九个,严密地封锁着进入寨内的石板大道。后部分为土木结构,两边各有房屋一间,两外墙壁紧接前部石壁,基脚与岩沿齐。寨门楼高大险要。例如清同治五年(1866年),增修《万县志》记载:“鱼木寨山高峻,四周壁立,广约十里,形如鼗(陶)鼓,从鼓柄入寨门,其径险仄。”有民谣也称:“悬崖脊上建寨楼,一夫当关鬼神愁。”为抵御外敌,一座寨门楼远远不够。鱼木寨悬崖三叠,每一层崖间有缓坡过渡。为保寨顶安全,阻断缓坡通路,清嘉庆年间,鱼木村人在寨东青岗片和寨西垛子片的层岩下各建石寨楼一座,石寨墙一段。但由于年代久远,日晒雨淋,寨楼被毁,现在只余下青岗片寨墙200余米,东西走向,皆用0.8~1.2米规整条石垒砌而成。

寨门楼(向轼 摄)(www.daowen.com)

从明洪武二年(1369年)至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鱼木村一直是土司军事要塞,留下诸多栈道、关卡等军事遗址(现鱼木村的军事遗存包括寨门楼1座、寨墙2段、卡门3座、栈道2段)。民国初年,川军司令方化南住鱼木村,仍在鱼木洞中造枪制炮,并屯兵张凤坪下兵洞。

鱼木村卡门大都在清嘉庆年间修建,原共有六座,现仍存四座,即三阳关卡门、鱼木洞卡门、大岩洞卡门和兵洞卡门。这些卡门全用规整条石垒砌,一般厚在2~3米,高3~5米,长方形门洞,卡门隘墙的外沿一般都有垛墙高出。三阳关卡门位于鱼木村北侧三阳关,向北直通张凤坪,是北出鱼木村的唯一通道。石门洞的宽度仅容两人同时通过。卡门旁绝壁上镌刻着“三阳关”三个隶书大字。两旁悬崖挟持,迎面太平岩遮挡。岩上古木参天,岩下溪涧奔流。

三阳关卡门北面(向轼 摄)

三阳关卡门南面(向轼 摄)

鱼木洞卡门和大岩洞卡门分别位于鱼木村二层崖间鱼木洞东北侧和东北三层崖间大岩洞北侧,现已局部损毁。从残存部分看,在卡门外沿皆有垛墙高出。

鱼木村还有两条保存相对完好的栈道:三阳关的“手扒岩”和寨东二迭崖壁的“亮梯子”。这两条栈道的共同点是直接镶嵌在悬崖上,“手扒岩”是直接在石壁上刀砍斧切而成,“亮梯子”则是在绝壁上砍出槽洞再镶嵌条石而成。

手扒岩(向轼 摄)

亮梯子(向轼 摄)

“手扒岩”是三阳关最惊险的地方,位于三阳关卡门前崖壁上,共两段。一段为直接在崖壁上挖凿而成,共32步,每步宽约50厘米,穴深20厘米,形如新月,笔直向上,为古人进寨要径。另一段是位于“手扒岩”旁的“之”字形石栈道,穿过数十米高的悬崖,约长20米,修建方法与“亮梯子”栈道相同,悬崖上插石桩,然后再铺上石板石级,不同的是梯步之间没有缝隙,攀爬其上,恐惧感没有爬“亮梯子”强烈。三阳关藏于老崖缝隙中,“手扒岩”还有卡门把守,雄关险峻,真可谓“人在卡内不知卡前有路,人行山外不知崖内藏关”。“亮梯子”栈道位于寨东二迭崖壁上的梯子岩处,从“亮梯子”下方(乾隆三十七年所立“万福同缘”碑上“盖明以来……”)和“亮梯子”上方梯子岩崖上民国十九年(1930年)的题刻记载看,从明至清到民国时期,“亮梯子”曾经几经修废。现存的“亮梯子”,除上下引梯共29级,每级用长约1米、宽约40厘米的石板,一头插入岩壁,一头悬空形成登天云梯,从每两级间的空隙处,都可直视万丈深渊,令人胆战心惊。

如今,卡门和栈道不再具有军事防御功能,随着公路的修通,村民外出也不再攀爬这一条条险道。但只要回眸这些旧物,难免会让人想起鱼木村的艰辛过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