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圩场”又称“墟场”,也称“草市”,指乡下的集市。圩场大多自然形成,多设在交通便利、人口聚集、地势相对平坦之处。去圩场,被称为“赶场”。在乡下,圩场往往是一定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心。曾经的纳水“丰乐场”便是盐运古道上的一个商贸重地,因“行盐”而兴,又因盐道废弃而衰。保留至今的一条商业老街街巷肌理较为明显、商业特征较为浓厚,昔日风貌犹存。
纳水溪边的圩场在明清时期十分兴盛,在民国时走向衰落,20世纪70年代,纳水圩场被废弃。清乾隆年间,该圩场被正式称为“丰乐场”,取“丰收祥乐”之意;清光绪十年(1884年)被定名为纳水溪场。如今,当地人称丰乐场为“老街”。据老人们介绍,早年纳水溪有民居、庙宇、戏楼、天主教堂、集市、店铺、作坊、望碑、亭台等,尤其是丰乐场店铺林立,集市繁荣,街巷民居纵横交错,酒楼客栈聚集,十分繁华热闹。一些老人依稀记得民国时期的丰乐场商铺鳞次栉比,客商往来穿梭,一派“十里洋场”的繁荣景象。如今虽不复当年盛景,但部分商铺、关庙、戏楼、地主庄园、民居等建筑依然伫立。
老街(来源:中国农村研究院 彭茜)
商业主街是在古盐道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主街面积约0.5平方千米,建筑紧依街道而建,房屋紧凑,整体布局有序。主街铺设规整的、就地取材的青色条石,纵横铺设,间以镶嵌采自纳水溪边的大大小小的鹅卵石,极有意趣。主街长300多米,宽约4.5米,从上场口到幺店子,顺纳水溪河岸自然排列。街道两侧酒肆店铺林立,行商坐贾沿街摆摊设点,形成较为集中的商贸区。街道的正中间是高耸的关庙,关庙内有戏楼、大殿、院落,可作集会演出、商贸交易之用。
主街以关庙为界,关庙以北为上街,以南为下街。街市两侧房屋大都是建于明清时期的木结构建筑,多采用五柱二骑(5根柱头有3根落地)、七柱二骑(7根柱头有5根落地)或十一柱、四列三间的穿斗式梁架。当时,民居房屋的高度一律不得超过土司衙门的高度,被限制在一丈一尺八寸(约3.9米)以内。临河一面修建“临坎式”吊脚楼,靠山的一面修建“靠坎式”吊脚楼,楼上的窗户既可采光,又可观赏溪流、山景,多数建筑都极为精美,无论是庙宇、教堂、衙门、街道,还是富裕人家的院落,都采用多种雕刻技艺进行装饰,如花格窗、雕花枋匾等。主街商业繁荣,寸土寸金,建筑密度较大,一栋紧挨着一栋,有的人家在建房时借用邻家房柱头,称“寄列”。“寄列”一是为了节约成本,二是避免浪费相邻屋檐口的面积。“寄列”时需要德高望重者作证写据,约定“寄列”柱头属于谁家,谨防日后房屋买卖、拆建时产生纠纷。
雨街剖面
(图片来源:武静.鄂西纳水溪古村落景观及其变迁研究[D].
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8:1-112.
鄂西南地区气候多雨,故传统建筑出檐深远,丰乐场临街铺面则挑檐更深。挑檐深远的目的是遮阳避雨,便于行走、交易。据老人们说,街道最初几乎是封闭式的,主街两侧临街建筑均挑出2米左右的屋檐,形成宽敞的檐廊,两边屋檐抵屋檐,中间一条笕槽排水。这种封闭式街道虽然便于避雨,却光线太暗,于是人们对临街房屋进行了拓展升高,将两边的檐口缩短,两侧建筑均在至离地约3米高处伸出横杆,于街心顶部架起简易“屋架”,搭盖木板、瓦片形成顶盖,可遮阳挡雨,又便于采光,形成独具特色的“屋—檐廊—街—檐廊—屋”的“雨街”模式,当地称为“凉亭子”。临街一面装上活动板壁,可以卸下作铺面,便于交易。无论天晴下雨,来往过客均可停留驻足,头不淋雨,脚不沾泥。(www.daowen.com)
丰乐场是三乡五里民众定期赶场的集市,也是川盐古道上一个较为重要的交通枢纽。沿古驿道两侧,临街设店,店铺多为“前店后宅式”或“下店上宅式”的商居混合使用的建筑。经营范围主要有三类:一是售卖肉、粮油、布料、盐、瓷器等日常生活物资,二是提供喝茶、饮酒、吃饭、住宿等娱乐服务,三是提供农具等手工产品。600多米长的街道上,聚集了几十家店铺、客栈、榨油坊、织布作坊和染坊。有售卖米面油的米市,卖肉的肉市,有可供寻医问药的医馆,有提供称重计量的斗市,有交易牲畜的猪市,有加工售卖农具的铁匠铺,有织布做衣的布市,还有专门服务于流动人口(挑夫、商贩等)的幺店子、饭馆、烟馆、茶馆等娱乐场所,另外还有油坊、染坊、织坊等小型作坊。
据老人们介绍,民国时期街上有7家织布作坊,农户可自带棉麻材料加工,每天可织布130米。当时,纳水织布加工业基本形成了棉花贩运、纺线、织布加工、布匹销售的社会化分工模式。丰乐场每逢农历“四、七、十”开市,开市时,街上人头攒动、接踵摩肩,行商坐贾的吆喝声、往来挑夫的号子声、商货交易的讨价还价声、酒肆茶馆的划拳嬉闹声以及烟馆戏楼的丝竹之声,相互夹杂,格外热闹。
老街(来源:中国农村研究院 彭茜)
因地处交通要道,贸易往来频繁,且市场规模颇大,丰乐场逐渐形成繁华的夜市。街上一些老人还记得,每当夜幕降临,街道两侧店铺灯火通明,室内燃起亮堂堂的四芯桐油灯,室外灯笼高挂,来来往往的客商、挑夫、背夫和赶马帮的“骡子客”川流不息,灯笼火把连成一片,客店老板高声招呼客人,街上大小客店几乎夜夜客满。茶馆、烟馆门庭若市,觥筹交错,不打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主街周边的村民多以开设店铺、贩卖商品、背挑运输等为主业,以农耕为主业者较少。发达的交通,繁荣的市场,成就了一批富户乡绅,比较著名的有垄断粮食生意的李家,专事医药生意的陈家,贩卖物资的谭家,制作贩卖瓷器的黄家。李、陈、谭、黄被称为纳水“四大家族”,这些家族善于经商,乐于合作,每家有若干店铺、田产,“哪样赚钱贩哪样”,积累了不少财富,相传纳水“四大家族”财富多到“铜钱可用筛子筛,银子可用晒席晒”。此外,还有开饭店的刘长清,开旅店的杨序恒,卖针线的冉云卿等,家境均较殷实。
纳水关庙内部戏楼(向丽 摄)
纳水因盐运兴而兴,因盐运废而衰。20世纪80年代左右,318国道修建,整个鄂西南地区主要交通路线变更,盐道废弃不用,纳水溪古村落昔日的交通优势消失,商业功能弱化,丰乐场不复往日荣光,逐渐衰落。村民们纷纷依国道建房,古村落内新建房屋数量不多,老街的老房子还有一定的规模,留存了许多反映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和商业文化氛围的传统建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