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盐道驿站:明代文化交流与商贸中心

盐道驿站:明代文化交流与商贸中心

时间:2023-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纳水村形成于明代,是“川盐济楚”古道上的一个驿站和商品集散地,也是文化交流与汇集之地。利川位于湖北、湖南、重庆三省市交界地带,是古时川鄂渝湘地区间相互联系的重要通道。因而盐道上的驿站、集镇多为三十里一小站、六十里一大站。由于“川盐济楚”政策及其衍生贸易的需求不断增加,久而久之,纳水溪逐渐发展成为川鄂渝交界地带重要的盐道驿站和商贸中心。

盐道驿站:明代文化交流与商贸中心

纳水古村的兴衰与盐业贸易关系密切。纳水村形成于明代,是“川盐济楚”古道上的一个驿站和商品集散地,也是文化交流与汇集之地。“川盐”多产于四川自贡或渝东地区,自古以来便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它经过四处延伸的“盐大路”被输送到西南和两湖地区,满足这些地区人民的日常生活需要。

利川位于湖北、湖南、重庆三省市交界地带,是古时川鄂渝湘地区间相互联系的重要通道。开采自云阳黔江等地的“锅巴盐”“粗盐”,由云阳、黔江出发,分别经由梅子水—柏杨、万州—谋道、石柱—汪营三条通道入楚,于理智坳中转汇合。当时,理智坳是一个较大的交通运输中转站,经由柏杨、谋道、汪营运来的盐,都要在此进行二次交易配送,然后再根据需求,或经由纳水—沙溪、元堡—红椿—毛坝、老屋基—忠路—张高寨—沙溪三条道路进入咸丰,继而运往湖南;或由理智坳走团堡入恩施、宜昌等地。

古道(来源:中国农村研究院 彭茜)

“盐大路三十里一小站、六十里一大站”,被盐道串联起来的村镇多深藏于崇山峻岭之中,且分布有一定的规律。山区行路难,最普遍的运盐方式便是肩挑马驮。挑盐人被称为“挑夫”,挑夫有长程、短程之分,也有长工、零工之别,依靠骡马驮运的被称为“骡子客”。挑夫和“骡子客”来去“不打空手”,一路不仅运送食盐,还将山区的桐油、漆、药材等运往湖南、四川等地。有民谣称:“桑梧扁担两头尖,上挑桐油下挑盐,才从四川打回转,又要启程去湖南。”肩挑马驮,人负重物,挑夫每日步行不过三十里至六十里,遇陡峭山梁则需更长时间。因而盐道上的驿站、集镇多为三十里一小站、六十里一大站。(www.daowen.com)

纳水溪边地势平坦,正处于利川盐运中转站——理智坳往南约60里处。负重行走一天的疲乏挑夫、“骡子客”、商贩行至此地,都需要停留歇息,称“打肩”“歇脚”。从纳水溪北上,经马前、官屋基、谋道、柏杨可到四川;从这里南下,经张高寨、沙溪过咸丰、来凤可达湖南。有的商人在此卸下货物,就地交易或转运他处;有的商人在此上货,将桐油、漆、药材等山区特产贩卖至山外。通过大量挑夫不停地往来,盐和山货得以在川湘鄂渝等地流通。由于“川盐济楚”政策及其衍生贸易的需求不断增加,久而久之,纳水溪逐渐发展成为川鄂渝交界地带重要的盐道驿站和商贸中心。纳水村虽处万山之中,交通不便,但由于分布在盐道的重要节点上,南来北往的客商、盐夫和源源不断的物流在此汇集,铸就了纳水村昔日的繁荣。

古时纳水村境内有多条盐道,这些古道多位于山间坡地、河边、槽口、山垭间,由石板铺成,或以泥石垒砌,旧称“三尺路”“盐大路”或“骡马路”。这些日渐凋敝和废弃的小道,见证了昔日盐道上往来穿梭的劳苦心酸。尽管今日之纳水村已不复往日兴盛,但盐运和商贸的文化影响随处可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