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利川市传统村落分布及特征

利川市传统村落分布及特征

时间:2023-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利川市传统村落的分布以南部和北部居多,南部和西南部共分布11个,约占总数的61%;北部分布5个,约占28%;中部分布2个,约占11%。利川市中国传统村落概况表续表利川市传统村落具有以下主要特征。二是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造就了利川传统村落的独特魅力。

利川市传统村落分布及特征

利川市地处湖北省西南边陲、鄂渝交界之处,西邻重庆,东接恩施,南临咸丰,北靠长江巫山流脉与武陵山余脉在此交汇,万山叠嶂,逶迤绵延;清江、郁江、毛坝河、梅子水、磨刀溪等河流均发源于此,依地质构造和山势奔流出境。利川之史,可溯至上古。清同治版《利川县志》载:“利川县在上古为廩君国所属。禹贡属荆、梁二州之域。周属夔子国地。春秋属巴子国,战国属楚巫郡地。”自晋至宋,利川隶属古清江县施州辖区,明时立施州卫所及诸土司,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改土归流”,利川建县。以清江贯通全境,平川广袤,物产丰富,为有利之川,故名利川,沿用至今。

利川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物质文化遗产以战国早期巴人遗物——虎钮錞于、建南崖墓群里的汉代岩画为代表,其成为利川境内人类早期活动的历史见证。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满天星斗般散落在传统村落中。例如,利川灯歌、利川小曲和肉连响至今在乡间传承,成为利川传统文化的三大品牌。

截至2019年,利川市已有18个村落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这些村落包括:凉雾乡海洋村、谋道镇鱼木村、忠路镇老屋基老街、沙溪乡张高寨村、柏杨坝镇水井村、忠路镇长干村张爷庙、毛坝镇山青村、毛坝镇石板村、毛坝镇向阳村、毛坝镇人头山村、谋道镇太平村、柏杨坝镇高仰台村、建南镇黎明村、忠路镇合心村、忠路镇双庙村、忠路镇钟灵村、凉雾乡纳水村、文斗乡金龙村。传统村落分布最多的位于利川南部的忠路镇和毛坝镇,分别为5个和4个;位于北部的谋道镇和柏杨坝镇各分布2个,中部的凉雾镇分布2个,北部的建南镇分布1个;位于西南部的文斗乡和沙溪乡各分布1个。利川市传统村落的分布以南部和北部居多,南部和西南部共分布11个,约占总数的61%;北部分布5个,约占28%;中部分布2个,约占11%。

利川市中国传统村落概况表

续表

利川市传统村落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一是巫山余脉与武陵山余脉在此交汇,山川交错的地理条件和优质的自然环境是利川传统村落形成的天然“禀赋”。古时,横向从鄂西至渝东,纵向从渝东北鄂西南再至湘西北,利川是必经之地。发源于利川的清江、郁江、梅子水、毛坝河等河流顺着地质构造和山势走向奔流出境,和它们的支流呈放射状,几乎散布全境。巫山余脉与武陵山余脉在利川交汇,与其境内河流纵横交错,划分出不规则的山地、丘陵、峡谷及河谷平川,其中山地占80%以上,构成“八山半水分半田”的格局。

利川北部为山中盆地,清江两岸群山环绕,自古土壤肥沃,物产丰富;南部山高坡陡,沟谷纵横。全市平均海拔为1100米,但地区间海拔差异较大,气候变化明显。由于利川大部分地区位于海拔800~1200米,气候呈现春迟秋早、多雨潮湿、日照时间偏少、年均气温低的特征。从地貌上来看,利川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发育区,境内石灰石广布,地表峡谷、石林、洼地、溶洞、奇峰、秀水、碧林等自然景观极为常见。村落的炊烟牧歌与浑然天成的自然景观相互映衬,形成一幅幅怡然和谐的画面,成为人们心中抹不去的美丽乡愁

山地环境为世代居住在此的村民提供了充足的建筑材料。土家吊脚楼建造讲究因地制宜,因势造型。有的依山就势,从山脚到山坡,随梯田到旱地,顺着缓坡逐级向上延展,从下向上看,飞檐翘角,鳞次栉比,气势壮美;有的则沿着河流或道路线状展开,水流和道路是传统村落布局的关键,人来人往的道路往往成为旧时繁华的贸易市场;有的则沿山间平坝呈点状散布,虽难以形成整体秩序感强的街市,但单体传统建筑的技艺更加精湛,特色突显。这些“在山坡架木而居”的干栏式建筑,与武陵地区山地为主的地形地貌交相辉映,也足见当地人“占天不占地,天平地不平”的生态智慧。而利川高海拔为主的地势和潮湿阴冷的气候,也特别适合竹林、茶树和优质中药材的生长,山里村民在年复一年的勤劳耕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种植、贮藏、制作和加工等知识和生产经验。

利川市传统村落大多坐落在山环水绕之中,峰峦隽永,阡陌纵横,风景旖旎,姿态万千,占尽天时地利。如海洋村的蒲家大院,就像一个熟睡的婴儿躺在大山的怀抱里,背山面水,依山就势,革井溪顺坡而下;山坡梯田埂回堤转;吊脚楼群点缀其间,天造地设,风光无限。鱼木村的鱼木寨于群山中突兀而起,四面悬崖如削,寨上林木葱茏,远看似一尾巨鱼遨游于云海之中。环绕山寨的“鸡头沟瀑布”高达百米,气势磅礴,被称为绝壁上的“世外桃源”。长干村张爷庙,三面环山,坐落峡谷之中,如同一块玉石藏于群山怀抱之中。水井村的大水井城墙像一条巨龙在山坡盘旋。还有高仰台村的龙桥峡谷,峡谷两岸如刀劈斧削一般,悬崖峭壁,高不可攀,其上云雾弥漫,谷下茂林成荫,瀑布四溅。此外,还有风景迷人的老屋基老街、山清水秀的山青村等,皆靠连绵群山,倚不息江川,沐四季光泽,历百年沧桑。利川市传统村落秀丽但不使人觉之腻乏,奇异却不使人觉之蹊怪,险夷而不让人为之惊恐。在历史的长河里,上演着一轮又一轮村寨与自然的完美结合的故事,构成了一幅幅意蕴深远、山水绝美的田园风光图,在恬静如诗的大自然中熠熠生辉。

二是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造就了利川传统村落的独特魅力。看重地理格局,追求人与自然和谐是先民择地而居的首要原则。利川山川纵横为传统村落的选址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先民一般选择依山傍水而居,一方面是为满足生活与生产需求,方便采集、渔猎和耕作;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远离战乱。(www.daowen.com)

利川传统村落选址情况

由于综合利用了当地的地形和生态,形成了匠心独具、古朴大方的建筑风格。如海洋村蒲家大院,背山面水,依山就势,看司檐悬空、飞檐高翘,抚木栏扶手,走马转角,古色古香,耐人寻味;张高寨村,择势而栖,“吊脚楼、翘屋檐、方格窗、朱红门”,乡土气息浓郁……传统建筑中,除居住的房屋外,还有供奉神灵的古庙、安葬逝者的古墓;还有出于防守目的而建的栈道、关卡等,共同形成传统村落的独特风格。

远古时期,人们生活资料的获取基本靠天赐予,而随着生产技术的提高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土地开垦面积逐渐扩大,农作物产量也不断增加,出现了物质交换。明清时期,传统村落的发展开始出现了新的特点,一些交通便利的道路和河流岸边的村落逐渐发展成繁华的贸易集市。历史上,利川市西北部——川东一带分布着几大天然盐场:云阳县的云安盐场、巫溪县的宁厂盐场、忠县的涂井盐场等。湖南和贵州等几省均不产盐,民间所用食盐主要来自四川,而利川则是鄂、湘、黔等地入川的必经之地。古时运盐,得从重庆(旧时属四川)的万州、云阳、奉节、忠州和石柱的西沱经过利川的谋道、柏杨坝、团堡等地进入恩施,再转运湖北、湖南和贵州等地。长期的食盐运输,在利川境内产生了以陆运为主的盐道。清朝实行“川盐济楚”,更为处于川盐古道咽喉的利川带来了极大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境内其他行业的兴起,如造船业、编织业、铸铁业、手工业(制陶业、造纸业)等。南来北往的客商、盐夫以及不间断的物流,极大地带动了盐道周边的村落发展。据清同治年间的《利川县志》记载,从清乾隆年间到咸丰、同治年间,逐渐兴起的乡场有45个。清末民初,战乱频繁,许多古镇古村逐渐衰落。目前,在利川市18个中国传统村落中,因盐道而兴的仍有6个。曾经繁华的传统村落,旧时的庙宇、戏楼、集市、店铺、路碑、亭台、客栈等古建筑遗存至今仍依稀可见。

三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为传统村落的延续注入勃勃生机。传统村落不仅是自然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的“博物馆”,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土壤。利川市丰富的传统村落犹如一位胸怀坦荡的母亲,孕育并滋养着多姿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每一个传统村落几乎都存续着历史轶闻和人物传说,世代相传,伴随着一代又一代村民成长和老去。村落中流传的民间歌舞,曾经参与者众多,不分场合。从生产到生活,从嫁娶到丧葬,从田园到山坡,从日常到节日,村民信手拈来,即兴表演,朴实自然,为民间文艺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生动素材。例如,利川“龙船调”早已家喻户晓,如今说起,老者依然兴致不减。巴盐古道青苔斑斑,杂草丛生,但曾经“桑木扁担两头尖,上挑桐油下挑盐,脚板磨起血泡泡,肩膀痛得直叫唤”的“挑工号子”现今还时常在山坡上响起。铿锵有力的号子、嘹亮豪迈的山歌,是村民英勇顽强、乐观自信的生命赞歌。

在传统村落中,与村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人生礼仪一如既往。“打三朝”“满周岁”等庆生仪式,表达出对生命健康和顺利成长的美好愿望;村落婚俗中现代流行歌曲与传统哭嫁相互唱和,传达出传统婚俗对现代风尚的接纳与适应;丧葬仪式坚守传统流程,教化后世子孙慎终追远;村落隆重热闹的“跳丧”仪式,如一场别开生面的生命教育,启迪后辈珍惜时光,乐观生活。

传统村落是村民的生活家园,村民们熟练掌握着与其生存环境和物产相适应的知识和技能。吊脚楼的营造技艺是利川传统村落的独特技艺。自往至今,“掌墨师”带领着众多能工巧匠,活跃在各个村落,施展着“平地起高楼”的高超绝活。如立房、上包梁、上檩子、钉椽子、上瓦、铺楼板、上油漆,匠人们技艺精湛。毛坝山青村因盛产竹子,其造纸业曾经发达,出产土纸、皮纸,还加工油纸,因手工造纸在现代社会的效率低,工序复杂,当地仅剩一户人家还在坚持制作。纳水村旧时分布着制陶原料长石岩层,先民利用溪水动力舂细石粉,制陶水平高超。当地“陶户以油涂器,烧之如古瓷”,是利川重要的产陶基地,当地黄家碗厂所产的中瓷细腻有光泽,古朴典雅,远近闻名。至今仍有人使用黄家瓷器。20世纪80年代,因外部市场竞争燃料替代等,黄家碗厂难以为继,制陶技艺成了“记忆”。毛坝人头山村有种植漆树的传统,所出产的生漆打上“坝漆”地标,品质精良,号称“国漆”,曾给当地人带来巨大经济效益。今天,坝漆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坝漆培植、采取、加工等技艺,从传统走向现代,历久弥新。

四是红色文化耀眼夺目。令人难忘的是,在中华民族解放事业中,利川人民前仆后继,英勇顽强,不畏牺牲,建功立业。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至今还回荡在利川的山川河谷之中。1928年12月,贺龙率领一支工农革命军首次进入利川。1929年5月,贺龙领导的红四军第三特科大队在黄子全的率领下,游击到利川老屋基、小河,联合“神兵”(农民武装团)攻克利川县城,打败国民党中央军一个营。1933年10月,贺龙率领红三军进驻毛坝镇夹壁村时,召开群众大会,宣讲党的政策和红军纪律,号召当地百姓加入革命队伍。1933年11月,忠路镇双庙村建立起利川第一个党组织——中共利川县双庙子支部委员会,掀开了利川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篇章,革命的旗帜在利川上空高高飘扬。1934年1月,贺龙在沙溪乡张高寨村,给战士宣讲革命道理,苗族石匠杨守勤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在贺龙站过的地方刻下了一双脚印,贺龙的足迹深深嵌入利川百姓心中。1934年4月,贺龙在文斗镇金龙村召开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十字路会议,作了《关于发展鄂川边区苏维埃运动任务的决议》的报告,决定使鄂川边的利川、石柱、黔江、咸丰、宣恩等地成为新的游击根据地。跌宕起伏的革命故事,动人心弦的红色旋律,豪迈壮丽的红色诗篇,永远感召和激励着后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从往昔走来的每一个利川传统村落都有着独特的资源和气质,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即都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见证,都是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浇铸的结晶,有着红色文化的烙印。作为不可再生的遗产资源,作为百姓生产生活的空间聚落,利川传统村落体现着地方建筑格局和活态文化传承系统,体现着人类与自然关系的生态智慧,其承载的大道自然、天人合一、耕读传家、邻里守望、美美与共的精神文化内核有着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保护传统村落,就是让传统村落的厚重历史文化重新焕发生机,传承文化基因,留住文明记忆,延续历史文脉,探寻传统活力,提升发展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