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工匠精神:中日对比与发展

工匠精神:中日对比与发展

时间:2023-11-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古代开始,我国对工匠精神的塑造与反映都是比较热烈和深刻的。在受到资本主义萌芽的冲击后,匠籍制度于1645年宣布废除,工匠精神陷入“失落期”。以下有中日两国“工匠精神”起源与发展对比表格。有人认为,工匠精神源于农耕社会的小手工业时期因此无法适应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现代自动化大生产方式。

工匠精神:中日对比与发展

(一)工匠与工匠精神的定义

我们所说的工匠与工匠精神是历史悠久且不断发展的概念。从我国古代《韩非子·定法》中就有记载“夫匠者,手巧也”,而且,古代也出现过很多技艺高超的工匠,如大家都熟知的木匠鲁班等。工匠原来指的是专门从事手工劳动的手艺人,如铁匠、木匠等,后来“工匠”一词演变为崇尚质量、大胆创新、勇于造物干事的人[1]

而“工匠精神”概念始终是伴随着“工匠”这一概念的发展而发展的。刘永春在《工匠精神及其当代价值》一文中认为广义上的工匠精神是指凝结在所有劳动者身上和劳作过程中追求精益求精的态度和品质[2],并不是特定工匠应具备的精神,其内涵已经扩展到全社会成员。根据国情的不同,每个国家对工匠精神的定义也会有所差别,如日本的工匠精神主要是包括追求细节、对一件事专注以及信奉通过做平凡的工作也能创造最大的价值这三个方面的内容[3]德国的工匠精神主要以在宗教信仰的驱动下,增强劳动者的自豪感;我国当代的工匠精神主要表现为敬业爱岗、执着专注,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崇尚质量,攻坚克难、守正创新这四个层面。

从古代开始,我国对工匠精神的塑造与反映都是比较热烈和深刻的。从鲁班到庖丁,从《诗经》中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到朱熹笔下的“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从《梦溪笔谈》《天工开物》到清代的《百工图》,无不体现了工匠精神[4]。所以,工匠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当今社会,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工匠精神的传统表述也发生了改变,但是其中的内核都与“庖丁解牛”“精雕细琢”等成语中所包含的“工匠精神”内涵殊途同归。

(二)我国工匠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神话传说中,我们曾听过伏羲氏作八卦、燧人氏钻木取火、神农设架等使用工具而使生活发生改变的故事。后来,在“圣人创物”的神圣光环加持下,古代匠人通过传说中圣人的光环而获得使命感和职业认同感,并逐渐将其内化为传统意义上的“工匠精神”。

夏商周时期,由于当朝君主对圣人的尊崇,因此匠人们得到非常高的赞誉与社会地位,并逐渐形成了工匠制度。西周时期还设立了“司空”“总领”“百工”等职位。在这一时期工匠们不仅拥有较宽松的人身自由、良好的经济条件,而且还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

进入秦朝时期,君主认识到技术革新和制度完善能给国家提升生产力和战斗力,因此工匠制度被保存,通过律法把工匠制度整理得更加规范。但是由于秦朝信奉的是法家严刑峻法的思想,其严刑酷法使得匠人主动性降低,社会地位有所下降。

汉初“无为而治”的思想使得国家对匠人的人身控制减弱,但在汉武帝“独尊儒术”“重本抑末”的影响下,直接导致了匠人的收入减少以及社会地位的急速下落。

唐朝以后工匠制度对工匠的剥削越发苛刻,劳动剥削非常严重,造成巨大的社会灾难。在受到资本主义萌芽的冲击后,匠籍制度于1645年宣布废除,工匠精神陷入“失落期”。(www.daowen.com)

与此同时,日本把工匠精神的内涵发挥到极致,使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迅速成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工业、制造业大国,强国。以下有中日两国“工匠精神”起源与发展对比表格。

中日两国“工匠精神”起源与发展

(三)对工匠精神认识的误区

1.对工匠精神的社会价值误判。

有人认为,工匠精神源于农耕社会的小手工业时期因此无法适应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现代自动化大生产方式。以前的工匠、手作人对工艺作品精雕细琢、不惜花费大量时间重复打磨,力求做出独一无二的精品,产品制作耗时长,与当今的批量化产品相比,缺乏竞争优势,也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正确理解工匠精神,不应简单把手工劳作作为工匠精神的现实支撑。机械代替手工再到人工智能代替机械,都是人能力外化的表现,应把工匠精神体现在服务是否周到、品质是否上乘。

2.对工匠形象进行单一化处理。

大部分媒体会将“工匠”塑造成站在神坛上的大师、对自身技艺追求精湛且清贫的人、性格高傲偏执的社会怪人,造成大众对工匠的形象认知不合理,出现单一化的现象。在日常生活生产中,工匠不仅是对从事器物制造职业工人的统称,还是一个多元分化的技术群体[5]。根据技艺的精湛程度,可以将工匠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分布在各个工作岗位工作的普通工人,称为“百工”;第二层是分布在各行各业的专业技术人才,称之为“匠”;第三层是某个领域中的专家,称为“巧匠”“大师”。

3.对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的工匠精神内容全盘接受。

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重视工匠、有相对完善的工匠制度,也有不断优化革新的工匠精神流传至今,因此,造就了这些国家成为制造业大国、制造业强国,在全世界名列前茅。由于别国的出色经验,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别国工匠精神的内容不加以过滤和分析就全盘接受,此举并不符合我国国情,反而容易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对别国优秀经验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充分吸收有益内核,与我国国情相结合,构建新时代富有中国特色的“工匠精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