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历史上保存下来的地名中,有一批文雅的地名。
有讲求对仗的地名,如龙翔街与凤翥街对仗。凤翥街,为昆师路与建设路之间呈南北向的街道(原北接一环北路,今称一二一大街,后因建设新开口于建设路)。据《新纂云南通志》卷四十八载“凤翥楼在空谷亭后”,空谷亭,在今文林小学一带,明代所建文昌宫内,清代因凤翥楼而得名凤翥街。龙翔街则是东西走向,与凤翥街相交,西至西站,东接东风西路,原称关厢,是大西门外沿城墙的小路。这条街原称三分寺街,以正对西站处的三分寺(关帝庙)而得名。改三分寺街为龙翔街,是为与凤翥街对仗,且受清代孙髯翁《大观楼长联》中“西翥灵仪”“南翔缟素”之句影响而命名。《五华区地名志》说:“解放前,当地士绅为求其与‘凤翥’对仗,更名龙翔街。”
有以《诗经》《楚辞》得名的地名。如桑梓巷,原为东起景虹街,西接中和巷的巷道。清代曾名大桑子巷,以巷内有三棵大桑树得名。《诗经·小雅·小弁》曰:“维桑与梓,必恭敬止。”意为见到桑与梓,容易引起对父母的怀念,后用桑梓作为对故乡的代称,改为桑梓巷。正阳巷,原为南起武成路的独口巷。《楚辞·远游》载:“漱正阳而含朝霞。”东汉王逸注:“正阳者,南方日中之气也。”清末成巷时以此得名。培元巷,为西起东寺街的独口巷。《辞海》载:“元,善也”“万物之生,皆禀元气”“引申指人类社会组织的生命力。如:‘疮痍已平,元气渐复。’”辛亥革命后巷内华姓住户以“培养元气”之意取名。(www.daowen.com)
有以哲学术语取地名的。如太和街,在北京路北段,拓东路至长春路(今人民中路)一段,清代即称太和街,以在昆明老城咸和门外,取其和字,太和,取祥和、正气之意得名。太和巷,在五华山北面,为西起螺峰街的独口巷,长35米。清时以“太和正气”和“太和为‘和气生财’”之意得名。《辞海·太和》载:“中国哲学术语。‘太’本作‘大’,原出《易·乾·象辞》:‘保合大和,乃利贞。’宋张载用来形容阴阳二气既矛盾又统一的状态。《正蒙·太和》:‘太和所谓道,中涵浮沉、升降、动静相感之性……’认为‘道’就是‘气’的变化或阴阳相互推移的过程,所以‘太和’也就是‘道’。”《大辞典·太和》载:“阴阳会合的冲和元气。同大和。”“大和:指阴阳会合,冲和的元气。《易·乾·彖》:‘保合大和,乃利贞。’”《易 经》载:“乾:元,亨,利,贞。”“‘贞’是正和固的意思……原意是说:天的功能,是万物的伟大根元,通行无阻,祥和有益,无所不正,而且执着。”因此,太和就是祥和,就是正气,也就是合乎哲学上的“道”。
有以儒家思想命名的地名。如中和巷,原为北起翠湖南路,南至武成路,中与桑梓巷相通的巷道。清时,翠湖南路至桑梓巷口曾名升官坡、沈官坡;至武成路一段名中和巷。1950年后两段统称中和巷。1998年前后省级机关建房,巷道缩短。该巷以儒家思想“致中和”得名。《礼记·中庸》载:“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认为人的修养能达到中和的境界(致中和),就会产生“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效果。居仁巷,为东起正义路的独口巷,长156米。清初成巷时以有小土主庙得名小土主庙巷,1930年以崇尚仁德之意改称居仁巷。同仁街,为南起金碧路,北至宝善街的街道,因民国初年有同庆丰商行在此做五金生意,取其“同仁”的“同”,兼寓仁爱平等、仁德之意,得名同仁街。
有以推陈出新、振兴中华之意得名的。如维新街,为南起头道巷,北抵春漫公园后围墙,侧街转西至护国路的街道,原名翠花街,因清初成街时以生产妇女头饰翠花而得名。1949年后以推陈出新之意命名维新街。鼎新街,在宝善街至南强街、祥云街之间,1940年前后成街,以革故鼎新、推陈出新之意而名。安邦巷,在翠湖之南,北起原武成路(今人民中路)的独口巷。清光绪时曾称干巴巷,以巷内有专营牛肉干巴的人家得名。1950年后以音近和安邦兴国之新意,改名安邦巷。兴邦巷,南起鱼课司街的独口巷。因抗日战争时猪鬃厂老板李正邦住此巷,以事业兴旺和其“邦”字得名,亦赋予了新意。道义街,东起报国街,西抵兴华街。清初成街,曾称扁担街,1941年取“铁肩担道义”之意,将其雅化为道义街,赋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新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