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彝语、傈僳语和纳西语地名趣谈

彝语、傈僳语和纳西语地名趣谈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彝语称松树多译为“塔”“倘”“他”等。彝语“塔”为“松树”,“甸”为“平地”,意为“松树坪”。傈僳语“托左”为“松丛”,“座”为“高大”,意为“有大松林的地方”。巨甸镇“拖各”,意为“尽长松树的地方”。鲁甸乡“拖巴可”,纳西语意为“松树较多之地”。“同顶顶”,在德钦县拖顶傈僳族乡拖顶村委会驻地拖顶村南面,山区,傈僳族村。“妥贵”,在德钦县霞若乡石茸村委会驻地石茸村西面,山区,藏族村。

彝语、傈僳语和纳西语地名趣谈

彝语称松树多译为“塔”“倘”“他”等。如峨山县塔甸,为塔甸煤矿所在地。彝语“塔”为“松树”,“甸”为“平地”,意为“松树坪”。因古时其地多树而得名。个旧市有倘甸,彝语“倘”为“松树”,“甸”为“坝子”,意为“松树坝”。峨山县有“他达”,“他”为“松树”,“达”为“坡上”,意为“松树坡上”。有他达旧寨、新寨两村。师宗县丹凤镇“他谷”,彝语“他”为“松树”,“谷”为“大箐”,意为“生长松树的大箐”。红河水系中的他郎河,彝语意为松树河。另说为傣语,意为岔河。

傈僳语称松树,多译为“托”。如“托左”,在维西傈僳族自治县白济汛乡干坝子村委会驻地干坝子村西南1.1千米处,山区,傈僳族村。傈僳语“托”为“松树”,“左”为“生长”,意为“生长松树的地方”。“托巴”,在德钦县霞若乡各磨茸村委会驻地尼结尼玛各脚村西面,山区,傈僳族村。傈僳语“托”为“松树”,“巴”为“地方”,意为“长有松树的地方”。“托扒”,在香格里拉县虎跳峡镇西北部,山区,金星村委会驻地,傈僳、藏等族村。傈僳语“托”为“松树”,“扒”为“多”,意为“松树多”。因建村于松林间而得名。“托八”,在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叶枝镇新洛村委会驻地朵倮洛村北3千米处,山区,傈僳族村。傈僳语“托”为“松林”,“八”为“坡”,意为“松林坡”。因建村前为松林坡而得名。“托洛”,在维西傈僳族自治县皆菊村委会驻地皆菊村东北3.9千米处,山区,傈僳族村。傈僳语“托”为“松”,“洛”为“沟”,意为“松林沟”。因村居松林沟旁而得名。“托底”,在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中路乡施根登村委会驻地施根登村东南1.3千米处,山区,傈僳、汉等族村。傈僳语“托”为“松林”,“底”为“坪”,意为“松林坪”。“托左座”,在维西傈僳族自治县维登乡箐头村委会驻地箐头村西南3.8千米处,山区,傈僳族村。傈僳语“托左”为“松丛”,“座”为“高大”,意为“有大松林的地方”。因村旁松树高大而得名。“托本里”,在维西傈僳族自治县皆菊村委会驻地皆菊村南3千米处,山区,傈僳族村。

有趣的是“托别鲁抓”,在德钦县拖顶傈僳族乡洛沙村委会驻地洛沙村东南面,山区,傈僳族村。傈僳语“托”为“松树”,“别”为“疙瘩”,“鲁抓”为“箐沟”,意为“生长有疙瘩松树的箐沟”。因村前箐中过去曾生长有一棵有疙瘩的松树而得名。“托比”,在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康普乡弄独村委会驻地弄独村西北1.9千米处,山区,傈僳族村。傈僳语“托”为“松林”,“比”为“圈”,意为“松林中的畜圈”。因建村前为松林中建有畜圈之地而得名。

纳西语称松树,译为“拖”。如“肋拖支”,在香格里拉县三坝纳西族乡江边村委会驻地埃美支村北面,半山区,汉族村。村名来自纳西语,“肋”为“獐子”,“拖”为“松树”,“支”为“坪”,意为“獐子多的松林坪”。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奉科乡“拖科”,“拖”为“松树”,“科”为“处所”,意为“有松树的地方”。巨甸镇“拖各”,意为“尽长松树的地方”。因该村周围都是松林而得名。鲁甸乡“拖巴可”,纳西语意为“松树较多之地”。(www.daowen.com)

藏语称松树,多译为“唐”“塘”。如“唐布”,在香格里拉县建塘镇诺西村委会“唐布”,藏族村。藏语“唐”为“松树”,“布”为“坡”,意为“松树坡”,因村建于松树坡脚而得名。“唐比”,在香格里拉县建塘镇吉迪村委会驻地益司村北面,山区,藏族村。藏语“唐比”为“幼松”,因村旁幼松树多而得名。“唐培”,在香格里拉县小中甸镇和平村委会驻地区洼丁村东南面,坝区,藏族村。藏语“唐”为“松树”,“培”为“谷口”,意为“松树山谷口”。因村建于松树山谷口部而得名。“唐珠”,在香格里拉县五境乡下珠村委会驻地塘下珠村北面,半山区,藏族村。藏语“唐”为“松树”,“珠”为“包”,“唐珠”意为“松林山包上的村”。因村建于松林山包上而得名。“唐货”,在香格里拉县洛吉乡尼汝村委会驻地崩各丁村南面,山区,藏族村。藏语“唐”为“松林”,“货”为“弯”,意为“松林弯”。因村建于松林弯内而得名。“唐仓”,在香格里拉县五境乡下珠村委会驻地下珠村东北面,半山区,傈僳族村。村名来自藏语,“唐”为“松树”,“仓”为“旁边”,意为“松林旁边”。因村居松林旁而得名。“唐波”,在香格里拉县建塘镇红坡村委会驻地红坡村东面,坝区,藏族村。藏语“唐”为“松树”,“波”为“根”,意为“松树坡脚”。因村居松树坡脚而得名。“唐木纳”,在香格里拉县小中甸镇和平村委会驻地区洼丁村东南面,坝,藏族村。藏语“唐”为“松树”,“木”为“丘”,“纳”为“森林”,意为“松林丘旁的村”。因村居松林山丘旁而得名。“唐安培”,在香格里拉县小中甸镇和平村委会驻地区洼丁村西北面,坝区,藏族村。藏语“唐安”为“老松树”,“培”为“沟口”,意为“有老松树的沟口”,因村建于有老松树的沟口处而得名。“塘龙”,在德钦县佛山乡巴美村委会驻地巴美村东面,山区,藏族村。藏语“塘”为“坝子”,“龙”为“箐”,意为“草坝箐”。因村居小平坝上,下方有一大箐而得名。

藏语称松树,还有音译为“拖”“冻”“同”“妥”的。如“拖拉”,在德钦县升平镇南46千米处,燕门乡驻地徐加贡村东南部,澜沧江东岸,山区,海拔2520米,拖拉村委会驻地。藏语“拖”为“松树”,“拉”为“坡”,意为“松树坡”。因村子建在曾有很多松树的坡上得名。“冻农”,在德钦县奔子栏镇叶日村委会驻地之用村的北面,山区,藏族村。藏语“冻”为“松树”,“农”为“里面”,意为“松林里面的村子”。“同古树”,在德钦县霞若乡粗卡通村委会驻地粗卡通村西北面,傈僳族村。村名来自藏语,“同”为“松树”,“古”为“凹地”,“树”为“下面”,意为“松林下面的凹地”。“同顶顶”,在德钦县拖顶傈僳族乡拖顶村委会驻地拖顶村南面,山区,傈僳族村。藏语“同”为“松”,“顶顶”为“山梁”,意为“松树山梁上的村子”。“妥贵”,在德钦县霞若乡石茸村委会驻地石茸村西面,山区,藏族村。藏语“妥”为“松树”,“贵”为“凹地”,意为“松树凹地”。因村边凹地上长有松树而得名。

为什么彝语、傈僳语、纳西语、藏语称松树,有塔、他、妥、托、拖、图、土、唐、塘、通、冻、同、妥等相近译音呢?这是因为它们都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的缘故。其中彝语、傈僳语、纳西语的语源更近,属藏缅语族彝语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