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傈僳语中的腊字地名及地名趣谈(中册)

傈僳语中的腊字地名及地名趣谈(中册)

更新时间:2025-0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村名来自傈僳语,“腊”为“虎”,“背”为“打”,“底”为“坪”,意为“打虎坪”。傈僳语“腊马”为“老虎”,“洛”为“箐”,意为“老虎箐”。另一些来自傈僳语的“腊”字地名,则与虎无关。傈僳语“腊嘎底”意为“休息的地方”。傈僳语“腊八”为“毡子”,因村民善擀毛毡而得名。傈僳语“腊利子”意为“牛扁担”。因相传此地产一种树,可制成驾于牛肩上的“牛扁担”,人们多来此地砍木作牛扁担而得名。

这类地名,多系与“拉”相近的另一种译字,意为虎。如:

腊背底,村名。在维西傈僳族自治县白济汛乡永安村委会驻地窝怒村北3.3千米处,山区,汉族怒族村。村名来自傈僳语,“腊”为“虎”,“背”为“打”,“底”为“坪”,意为“打虎坪”。因从前曾有人在此打老虎而得名。

腊马卓,村名。在维西傈僳族自治县永春乡美光村委会驻地木瓜卓村东8.1千米处,山区,傈僳族村。傈僳语“腊马”为“老虎”,“卓”为“有”,意为“有老虎的地方”。因相传历史上此地有老虎出没而得名。

腊马洛,①村名。在维西傈僳族自治县白济汛乡共厂村委会驻地老厂村西北3.3千米处,山区,傈僳族村。傈僳语“腊马”为“老虎”,“洛”为“箐”,意为“老虎箐”。因相传箐中曾出现过老虎而得名。②片村名。在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中路乡拉嘎洛村委会驻地拉嘎洛村南,山区。含阿嘎咪底、阿尺比、里起、哥左吉、黑本左倮5个自然村。傈僳语“腊马”为“老虎”,“洛”为“箐”,意为“老虎箐”。因相传箐中曾有老虎出没而得名。

腊美底,村名。在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中路乡驻地庄子西北8.1千米处,澜沧江西岸,咱利村委会驻地,傈僳族村。傈僳语“腊”为“虎”,“美”为“啸”,“底”为“坪”,意为“虎啸坪”,因传说历史上此地曾有老虎出没、咆哮而得名。

腊八登,村名。在维西傈僳族自治县白济汛乡统维村委会驻地小维西村东0.9千米处,山区,傈僳族村。傈僳语,“腊八登”为“腊马登”的音变,“腊马”为“老虎”,“登”为“坪”,意为“老虎坪”。因相传此坪曾有老虎出没而得名。

腊嘎底,村名。在维西傈僳族自治县维登乡妥洛村委会驻地妥洛村西6.6千米处,山区,傈僳族村。傈僳语“腊”为“虎”,“嘎底”为“玩”,意为“老虎戏玩之地”。因相传此地曾有老虎出没而得名。

另一些来自傈僳语的“腊”字地名,则与虎无关。如:

腊嘎底,村名。与前面说到的维登乡的“腊嘎底”同名,但含义不同。此村在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叶枝镇同乐村委会驻地同乐村西3.5千米处,山区,傈僳族村。傈僳语“腊嘎底”意为“休息的地方”。因过往行人多在此休息而得名。(www.daowen.com)

腊八山,村名。在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中路乡驻地庄子北5.6千米处,山区,傈僳、汉等族村。傈僳语“腊八”为“毡子”,因村民善擀毛毡而得名。

腊八底,片村名。在维西傈僳族自治县永春乡腊八底村委会驻地念咱一带。由嘿力库、以美、念咱、腊弄等村组成,片村名来自傈僳语,“腊八”为“毡子”,“底”为“坪”,意为“擀毡坪”。因本地人喜欢擀羊毛毡自用,村居小坪子上,故名。

腊色底,村名。在维西傈僳族自治县白济汛乡共园村委会驻地窝巴底村东南0.9千米处,山区,傈僳族村。傈僳语“腊”为“猫尾草”,“底”为“坪”,意为“猫尾草坪”。因村旁坪子上生长有猫尾草而得名。

腊利子,村名。在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康普乡康普村委会驻地康普上村东南1.3千米处,澜沧江东岸,汉族村。傈僳语“腊利子”意为“牛扁担”。因相传此地产一种树,可制成驾于牛肩上的“牛扁担”,人们多来此地砍木作牛扁担而得名。

腊它洛,村名。在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中路乡腊八山村委会驻地腊八山村西北2.3千米处,山区,傈僳族村。傈僳语“腊它”为“磨”,“洛”为“沟”,意为“磨房沟”。因村居建有水磨房的箐沟旁而得名。

腊弄美底,村名。在维西傈僳族自治县永春乡拉河柱村委会驻地下打枪坝村西2千米处,山区,傈僳族村。傈僳语“腊弄”为“牧场”,“美”为“下面”,“底”为“坪”,“腊弄美底”意为“牧场尾部”。

腊八山村民委员会,在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中路乡驻地庄子北,山区。辖10个自然村,傈僳、汉等族村,耕地2357亩。原为乡名,1988年撤区改乡时,改设行政村(办事处),1998年改设村委会。以驻地腊八山村得名,傈僳语“腊八”为“毡子”,因村民善擀毛毡而得名。

腊八底村民委员会,在维西傈僳族自治县永春乡驻地本村北部,山区。辖11个自然村,傈僳、彝、纳西、汉、藏等族村,耕地3694亩。以腊八底片村得名,傈僳语“腊八”为“毡子”,“底”为“坪”,意为“擀毡坪”。因本地人喜欢擀羊毛毡自用,村居小坪子上,故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