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营字地名趣谈及由土司建筑营房驻军形成

营字地名趣谈及由土司建筑营房驻军形成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的“营”字地名,因土司建筑营房或民间自卫结营得名。但绝大多数“营”字地名是驻军、屯垦的产物。有直接称“营盘”的。如景谷县城西南58千米处的“营盘”,为边江乡人民政府驻地,因相传咸丰年间曾在此屯兵扎营得名。丽江市古城区北47千米处的“营盘”,居大具坝子内,金沙江东侧,为大具乡人民政府驻地,因清代曾驻兵而得名。有以镇名“营盘”的。

营字地名趣谈及由土司建筑营房驻军形成

“营”字地名全省都有,有些“营”字地名与历代屯垦无关。如八仙营,在昭通坝子东南边,距昭阳区8千米,此“营”字地名与屯垦设营无关,而是因此地清代中叶尚为湖泊,湖中有八块石头耸立如人,在水波光中若隐若现,恍若八仙,得名“八仙海”,后来湖水干涸,开田建村,取名八仙营。晋宁县城西南20千米处、八街河上游河谷的“椿树营”,也与垦屯无关,是因村旁多椿树得名。

有的“营”字地名,因土司建筑营房或民间自卫结营得名。如宣威市榕城镇西南37千米处有“关营”,与屯垦无关,原名二官营,因清时彝族土司二官筑营驻此,得名二官营,后讹为“关营”。昭通市昭阳区东北“水营”,也与垦屯无关,其地在靖安坝子南部,洒鱼河东北侧,因清乾隆年间,村民结营自保,挖水壕为障,得名“水营”。威信县扎西镇西南25千米处、庙沟河西岸也有“水营”,因在一片水田中有一碉堡,如设营水上,故名“水营”。

但绝大多数“营”字地名是驻军、屯垦的产物。

有按新、老命名的。新平、澜沧、宁蒗都有新营盘。新平的“新营盘”在县城西北13千米处,新化乡人民政府驻地,地形险要,明代曾扎营驻兵守卫,得名“新营盘”。澜沧县“新营盘”在县城东南32.9千米处,地处河谷,因传说在历史上反清斗争中农民起义军曾在此扎营驻守得名。宁蒗的“新营盘”,在大兴镇南14.6千米处,因清末永北(今永胜)营蒗蕖汛官兵曾扎营于此得名。而保山市隆阳区城北偏东山间平坝中的“老营”,古名阿隆村,因清咸丰年间李凤祥兄弟率乡勇长期固守此地,故改名“老营”。

有直接称“营盘”的。如景谷县城西南58千米处的“营盘”,为边江乡人民政府驻地,因相传咸丰年间曾在此屯兵扎营得名。丽江市古城区北47千米处的“营盘”,居大具坝子内,金沙江东侧,为大具乡人民政府驻地,因清代曾驻兵而得名。纳西语称“打鼓之”,意为大具街。丽江奉科乡的“营盘”,在古城区北偏东81千米处,金沙江西岸,因历史上曾设过兵营得名。双江县的“营盘”,在县城西偏北12千米处,属沙河乡,因历史上曾设过兵营得名。双江县的“营盘”,在县城西偏北12千米处,属沙河乡,因历史上曾为兵营得名。沧源的“营盘”,在县城西北32千米处,属班老乡,因相传此处曾为南明时期农民起义领袖李定国部的军营而得名。金平县有“营盘街”,在金河镇西北31千米处,原名盐盘街,因勐丁土司由罗锅塘村边引盐水到此熬盐得名;后来由于土司在此驻兵,遂改名“营盘街”。

有以山名“营盘”的。华坪县“营盘山”,在县城东南21千米处,因历史上傈僳族反抗土司典卖奴隶而起义的部队和地方民团先后曾在此驻扎得名。瑞丽县“营盘山”,在该县勐秀、户育乡境,因山上曾设营盘而得名。富源县也有“营盘山”,在县城西南部墨红乡境内,山长约12千米,东西宽达5千米,因曾在此山上驻军扎营得名。

有以镇名“营盘”的。如兰坪“营盘镇”,在金顶镇西27千米处,澜沧江东岸台地上,因清末曾在此驻兵,且为农副产品集散地而得名营盘街,1988年置镇。凤庆的“营盘镇”,在县城西南34千米处,因清代在此驻兵,俗称营盘街,1988年设镇。富源县有“营上镇”,在中安22.5千米处,海嘎槽子北部。原名民家村,因白族原称民家族,在此居住得名,1984年置民家镇。又因历史上曾在此驻兵扎营,1988年改名为“营上镇”。(www.daowen.com)

有按大小命名的。如玉溪市红塔区州城镇西南5千米处有“大营街”,就是因明初军队在此设营屯田,“规模”较大,得名大营,清代形成集市,故名大营街;该村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乡镇企业和集体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三个文明”建设取得长足进展,人民群众过上了小康生活,被誉为“云南第一村”。宾川县城西12千米处也有“大营街”,在大营河南岸,因清初姓熊的武官屯兵扎营于此,又有集市,故名“大营街”。江川县亦有“大营街”,在大街镇西12千米处,因明代为驻兵扎营之地,后来成为江川县西部的集市而得名。富民县城东3千米处有“大营”,因历为交通要道,明代设兵驻守,名“大哨”,清代为“大营”。呈贡区东南13千米处马金铺乡“小营”,因明洪武年间军队扎营屯垦于此,规模较小,得名“小营”;又因当地产宝珠梨,清初因宝珠梨丰收,曾名丰胜村。

有按上下命名的。如腾冲县城东17千米处龙川江西侧的“上营”,因明代在此扎营驻兵,相对于南面的赵营得名“上营”。

有以数字命名的。如嵩明县城东南12千米处的“四营”,因明代军屯设上营、下营、罗家营、王家营,后连成一片,而称该村为“四营”。

有以民族得名的。如南涧彝族自治县南漳镇南32千米处有“回营”,在沙乐河北岸,沙乐乡人民政府驻地,因回族聚居得名。呈贡区东南4千米处松山麓的“回回营”,因明初回族军屯于此得名。

有以建营房时的建材得名的。如昆明城东北部、穿金路与环城东路交叉处的“席子营”,因明代为兵营初以席子盖营房而得名。

有以姓名、姓氏得名的。如呈贡区东南5千米处缓坡上的“吴家营”,原名吴杰营,因屯垦军官吴杰得名,后演变为吴家营。而保山市隆阳区有诸葛营,在保山坝子西南边,属汉庄乡,原名凤凰村,因民间相传为诸葛亮南征后留兵屯垦之地而得名“诸葛营”。但据史书记载和考证,诸葛亮本人未到保山,其部属吕凯曾长期坚守此地,当是以诸葛亮部属在此地屯垦得名,故郭沫若同志有诗说:“诸葛南巡有旧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