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地名文化探索:三山、四海、六河、九坡考察

中国地名文化探索:三山、四海、六河、九坡考察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老昆明城有“三山、四海、六河、九坡”之说,兹分述于后:三山:五华山、圆通山、祖遍山。翠湖旧时由东、西二堤分隔为四,遂称四海,统称草海、菜海子。另说,因城中有此湖水,取吉祥之意,而称其为四海。实际上是因彝语称水塘、湖泊为黑,译为汉字写为黑或海。另称十三坡,补沈官坡、升平坡、牛角坡、熟皮坡。

中国地名文化探索:三山、四海、六河、九坡考察

老昆明城有“三山、四海、六河、九坡”之说,兹分述于后:

三山:五华山、圆通山、祖遍山(在五华山的东面,李元阳《云南通志》载“大德寺在黔城祖遍山之巅”,即今畜牧局院内之双塔寺一带)。

四海:即翠湖,在昆明城中,居五华山、圆通山之西,占地21万平方米。翠湖旧时由东、西二堤分隔为四,遂称四海,统称草海、菜海子。另说,因城中有此湖水,取吉祥之意,而称其为四海。但据笔者考察,此说较牵强,如称四海是吉祥,那么称草海、菜海子能说是吉祥吗?实际上是因彝语称水塘、湖泊为黑,译为汉字写为黑或海。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地名志》说:“则黑:在县城东北67千米(处)。则黑,系彝语,则为蒲草,黑为海子,即有蒲草的海子之意。”石林彝族治县“尾乍黑”,也是水塘,在圭山乡南10千米处。“彝语,尾为猪,乍为淹,黑为水塘,意为淹过猪的水塘。”东川区“姑海”,彝语呼为“沽黑”,“沽为山脚出水处,黑为水塘,意为山脚出水积水之地,雅化为姑海。”因此,翠湖被称为四海、草海、菜海子,是因有东、西二堤分隔为四,历史上湖中多草,四周多菜园、稻菽,彝语称湖泊、水塘为黑、海,彝语与汉语交融,民间遂习称为四海、草海、菜海子,与吉祥之意无关;又名莲湖,因湖中种莲藕得名;亦名翠湖,因历来湖水清澈,湖堤、岛上和湖周杨柳依依、竹木翠绿得名。

翠湖古为滇池海湾,水域较今宽阔。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筑砖城时,将湖圈入城内,称“九龙池”,以“九泉所出,汇而成湖”取名。明镇国公沐英仿西汉周亚夫“细柳营”之举,在九龙池西,今科技馆以北建“柳营”以牧马,湖西有沐府鲁池,湖岸广植柳树,为沐氏别墅,名西园,又称水云乡。清初,吴三桂以翠湖为禁苑,“填海子之半建新府,极其壮丽”[1],即平西王府(洪化府),使今科技馆、省图书馆一带水域全部变为陆地。但当时翠湖仍有水道与滇池相通,可经洗马河(今翠湖西路)、通城河(今省图书馆前至东风西路)过洪化桥(今海逸大酒店附近),至小西门外,从玉带河流入盘龙江,再注入滇池。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巡抚王继文于湖中小洲上建“碧漪亭”(又称湖心亭),北岸建“来爽楼”,开禁供人游览。道光十四年(1834年),总督阮元仿杭州西湖之“苏堤”“白堤”,筑一长堤,贯通南北,民间称为“阮堤”。1919年,唐继尧筑堤横贯东西,民间称“唐堤”,两堤分湖为四。民国初年,始辟为翠湖公园。新中国成立后,屡经修葺,培植花木。改革开放以来,不断改善周边环境,加之冬季西伯利亚等地的海鸥来此越冬,遂成为城内著名游览景区。

六河:盘龙江、金汁河、银汁河、海源河、宝象河、马料河。

九坡:西仓坡、北仓坡、丁字坡、小吉坡、学院坡、先生坡、贡院坡、永宁宫坡、尽忠寺坡。另称十三坡,补沈官坡、升平坡、牛角坡、熟皮坡。

西仓坡,在翠湖西面,自翠湖北路至市粮食局二直属库,北通府甬道。因道光八年(1828年)在此建粮仓,名太平仓,又称大西仓,巷在坡上,东西走向,西高东低,故名西仓坡,又称太平巷。

北仓坡,在圆通山西南面,巷道起止于北门街,略呈弧形。因处坡地,清雍正年间在北段坡上建粮仓,称小惠仓。后倒塌,光绪五年(1879年)重建,以地近北门,改称北仓,其地遂称北仓坡。

丁字坡,在圆通山西南麓,北门街至青云街之间。因巷处坡上,呈丁字形,故名。

小吉坡,在翠湖北面,翠湖北路至文林街之间。因巷处坡上,明末清初在此建房时,以吉祥之意取名。(www.daowen.com)

学院坡,又名大兴坡,在五华山北麓,今圆通街西段陡坡地带。因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由土桥将提学使署迁建于此段陡坡之南侧,遂名学院坡;又因民国年间,此街称大兴街,故又名大兴坡。

先生坡,在翠湖北面,翠湖北路与文林街之间。因巷处坡地,附近(今云南大学校址)为贡院,此巷设驿馆,供各地应试的秀才(民间尊称为“先生”)居住得名。另说是供誊录、考务的先生住宿,故名。

贡院坡,在翠湖北面,今文林街东段之陡坡地带,因地近(今云南大学内)贡院,故名。

永宁宫坡,即今华山东路,以地处坡地,曾有永宁宫得名。

尽忠寺坡,在翠湖南面,翠湖南路与黄公东街之间的陡坡巷道,以清嘉庆九年(1804年)此处建尽忠寺得名。

沈官坡,今统名中和巷,在翠湖南面。原在武成路与翠湖南路之间,中通桑梓巷,北段原名沈官坡、升官坡,以官本位思想命名,南段名中和巷,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中和巷。20世纪90年代省政协在附近建宿舍楼,巷道缩短。

升平坡,又名逼死坡,今华山西路陡坡处。以吴三桂逼死永历皇帝得名。

【注释】

[1](清)范承勋、张敏碧修,谢俨纂:《云南府志》,成文出版社,民国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