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多彩、特色鲜明,历史文化遗产、工业遗产、革命遗址数不胜数,国家级、省级、市级与历史文化相关的文物保护单位星罗棋布。本书选取了武汉市从新石器时代到新中国改革开放这段时间内具有较强代表性和深厚历史底蕴的历史文化遗址遗迹、纪念场馆等进行介绍。本部分按照武昌、汉口、汉阳和其他地区四个区域分别介绍武汉的历史文化资源,对武汉地区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全面概括。
(一)武昌地区
武昌地区位于武汉市主城区东南部,西傍长江,主要包括武昌区、青山区和洪山区,是中共湖北省省委、省政府所在地。武昌地区距今有1700多年的历史,始建于公元223年,三国时期孙权驻于夏口城,因其险要的地势成为军事重地;后历经隋朝、明朝的扩建和发展,武昌成为武汉地区的政治中心,明朝时期,甚至成为整个南方地区的重要城市。1911年,辛亥革命在武昌打响了第一枪,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在这里创办了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培养了大批革命干部,推动了民主革命的进程。新中国成立后,武昌是“一五”“二五”时期重要的工业基地,进行了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为国家工业化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武昌地区历史遗存丰富多样,现存有100余处历史遗址、遗迹,拥有国家级、省级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5处[10]。本书优先选取武昌地区国家级、省级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介绍,其次针对其他具有代表性、重要价值的历史文化资源也有简单介绍。
1.黄鹤楼
黄鹤楼位于武汉市武昌蛇山,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同时与湖南岳阳楼、山东蓬莱阁、江西滕王阁并称为“中国四大名楼”,有“天下江山第一楼”之美誉。黄鹤楼的平面设计为四边套八边形,谓之“四面八方”,整体楼高5层,总高度51.4米,建筑总面积达3219平方米。黄鹤楼的整体构筑风格雄伟大气,具有中国传统民族建筑的文化气韵。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具体可追溯到公元223年(吴黄武二年),传闻孙权为实现“以武治国而昌”的军事目的而建。至唐朝,黄鹤楼逐渐演变为一处胜景,众多文人书生在此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其中以崔颢的《登黄鹤楼》和李白的《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最为有名,武汉“江城”的别称也撷取于此。黄鹤楼是武汉的标志性建筑物,2007年成为武汉市第一个国家5A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黄鹤楼传说是以黄鹤楼为故事发生地及与其有关的一组传说,大体可分为仙人传奇、名流轶事和历史故事三大类。这些传说大多起源于三国时期,经代代相传流传至今,最早的文字记载保存在萧子显《南齐书》中。黄鹤楼传说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其流传为黄鹤楼增添了不少传奇的民间文化色彩,使黄鹤楼独具典型性与代表性,2010年黄鹤楼传说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昙华林历史街区
昙华林历史街区位于武汉市武昌区西部,武昌古城的东北角,是武汉市著名的历史文化街区。1200米长的主街集聚了52处历史文物,是一部活的武昌近代史。昙华林历史街区中的仁济医院、文华书院等教育医疗机构,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旧址、花园山等古建筑和旧址以及众多西方建筑群和宗教场所、革命历史遗迹保存了武昌旧城的风貌,形成了昙华林历史文脉和街区社会融合的特色街巷文化。
昙华林始建于明清时期,是武昌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武昌城市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医疗、宗教民俗历史发展的缩影。19世纪60年代,外国宗教开始在昙华林地区进行文化渗透,昙华林正街逐步形成美国文化教区;张之洞在湖北任职期间大力兴办新式教育,仅昙华林地区就有10多所新式学堂;近代革命时期,梁启超、胡适、陈独秀、李大钊曾在昙华林讲学,董必武、陈潭秋在这里创立了武汉首个中共组织。昙华林见证了近现代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流,同时也是武昌地区革命活动的发祥地,具有极其珍贵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多元文化的交流使昙华林成为一个以文化为主导的近现代文化生态系统。
3.武汉大学早期建筑
武汉大学早期建筑位于武昌区武汉大学校内的珞珈山、狮子山等处。这些建筑始建于1930年,是由李四光选址、规划,美国建筑师开尔斯设计的中西合璧的大学建筑群。整个建筑群占地面积约20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万多平方米。建筑群讲究对称,所有建筑都整齐地分布在以南北三条轴线与东西两条轴线的交汇网络上,形成以图书馆、理学院、工学院为主题的三个分建筑群。从整体看,武汉大学早期建筑存在一种秩序美,既遵循了中国传统建筑的轴对称、主从有序、中央为核心、四周为崇楼的建筑特点,又吸收引进了西方罗马式和拜占庭式的建筑风格,使得建筑既有东方之美又有西方的韵味,每个建筑都独具特色。
1928年,国民党政府聘请李四光参与筹建武汉大学,李四光经过详细考察,认定珞珈山一带适合学校的修建,于是李四光聘请美国设计师开尔斯为武大校园总设计师,学校早期建筑分两期修建,第一期为1929年到1932年,建成文学院、理学院等主体建筑,第二期为1932年到1937年,建成图书馆、体育馆等。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群是中国近代大学建筑的典范,建筑风格中西结合,各个建筑又与周围环境相互融合,相得益彰,这种建筑风格影响了中国后来的建筑样式。2001年,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群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湖北省立图书馆旧址
湖北省立图书馆位于武昌区武珞路45号。图书馆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450平方米,整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从上向下俯视呈凸型,中间是图书馆的三层主体建筑,两侧为对称样式,各为二层建筑,北侧是四层楼的建筑,主要是存放书籍的书库。图书馆的外观造型采用中国独特的歇山碧瓦飞檐翘角大屋顶与现代建筑样式结合,既有中国古典构筑的风韵,又有现代西式建筑风格[11]。湖北省立图书馆是国内图书馆建筑中西构筑风格结合的典范,具有较高的艺术和文化价值。
湖北省立图书馆始建于清朝末年,原名“鄂省图书馆”,1904年张之洞开始筹办,湖北巡抚端方具体督办[12],后迁入博文书院,目前所见的图书馆旧址建于1934年,1936年落成。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时任湖广总督的张之洞大力推行新政,为了传播知识,提高全民文化素质,遂在湖北地区修建了一批新式学堂与图书馆,中国最早的省级公共图书馆由此诞生。图书馆的建设对近代开启民智、传播思想文化具有重要影响,为近代武汉革命的发生奠定了思想基础。同时湖北省立图书馆旧址是目前国内仅存的早期图书馆专用建筑之一,古朴壮观的湖北省立图书馆旧址具有重要的建筑价值和历史价值,2013年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位于武汉市阅马场北端,紧靠蛇山。因主体建筑外表为红色,又被称为“红楼”,这座由红砖砌成的建筑占地28亩,建筑面积6000余平方米。该建筑坐北朝南,布局呈对称结构,主体建筑是两层砖木结构的西式楼房,整体庄重典雅。大楼从上往下看,呈“山”字形,楼顶正中是一座教堂式的望楼,使得整座大楼呈现出西方古典建筑的风格;大楼前端和两边是门厅和办公室,后方中间为会堂,大楼的门窗制作精良;大楼后面是一座两层楼房,两侧还各有一排红色平房,后边楼房的院门外正前方矗立着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铜像。现大门和主楼上悬挂着由宋庆龄亲自题写的“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和“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两块匾额。馆内现有两个主题陈列,分别是鄂军都督府旧址复原陈列和武昌起义史迹陈列。
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原是清政府修建的湖北省咨议局大楼,武昌起义成功后,这里成为革命党人推翻清朝腐朽统治的司令部,革命党人宣布成立鄂军都督府,并在这里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近代意义的宪法草案《鄂州临时约法》,中国的民主共和发源于此。这座旧址不仅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纪念地,同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许多重要历史事件也发生于此。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国民革命军占领武昌后将党部设在这里,1927年的湖北省农民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也在这里举行,毛泽东同志在这次会议上被推举为主席,这次会议推动了民主革命的进程。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军旧址作为中华民族推翻清朝封建统治的标志性遗址,它在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都是重要历史事件的发生地,不仅具有极其重要的史学价值,而且具有珍贵的文物价值。1961年,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辛亥革命七十周年,该旧址被建成为辛亥革命博物馆,许多文物展出陈列,生动地还原了历史。
6.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
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位于武汉武昌红巷13号,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国共两党共同创办的一所培养农民运动干部的学校。农讲所占地面积约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5千多平方米。农讲所坐北朝南,院内环形道由方形砖铺成,从空中俯视呈长方形,从前到后排列四栋砖木结构的房屋,第一、二和四栋房屋为平房,黑色的瓦片,红色的柱子,房屋格局整齐,具有晚清庭院风格。第三栋为二层楼房,青砖小瓦,与另外三栋风格迥然不同,具有西式建筑的特点。前两栋为教学楼,后两栋为学生生活楼,中间为占地2800多平方米的操场[13]。
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是国共合作培养革命志士的见证,推动了民主革命的发展。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为了培养农民运动干部,推进民主革命的进程,时任中共中央农委书记的毛泽东倡议创办武昌农讲所,毛泽东亲自招生,制定教育方针,1927年,农讲所正式开课。恽代英、方志敏、彭湃、夏明翰等共产党人都曾在农讲所任教或工作,他们传播了马列主义革命理论,先后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农民运动领导干部。在此后的农民运动和工农武装革命斗争中,农讲所培养的革命人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963年,农讲所被开辟为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周恩来总理为纪念馆亲自题写馆名,1966年,董必武同志为农讲所题词。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为中国革命点燃了星星之火,见证了中国革命的奋斗历程,在中国革命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具有重大的教育价值。农讲所于1982年被公布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被国家列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7.武昌起义门旧址
武昌起义门旧址位于武昌首义南路,是武昌十大古城门之一。起义门始建于明朝,历经清朝和民国。现在的起义门旧址是1981年为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而重修的,早先清末时期的起义门是武昌十道城门之一的“中和门”,原始的起义门,“城楼高两层,歇山屋顶,外形为南方城楼建筑,城台有砖砌成,正中间为单行道的圆券行拱形门。城门外侧有瓮城、闸楼和护城河”[14]。原来的城楼在抗日战争时期已被毁,1981年重修前遗址上只有城台和圆券行拱形门的残体。重修后的起义门高7.1米,宽5米,其建筑面积约为280平方米,城楼整体为两层仿木结构,屋顶样式为重檐歇山顶式。楼额上刻有“起义门”三个字,是叶剑英元帅于1981年所题。
武昌起义门是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的重要革命遗址。武昌起义前,革命党人鉴于中和门是武昌城内与南湖炮兵、马队的必经之路,意识到中和门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决定首先攻占中和门。武昌起义时,革命党人占领中和门,配合支持其他部队占领了武昌城,取得了首义的胜利,为了纪念起义的胜利,将“中和门”改为“起义门”,起义门被誉为“首义胜利的开端”。起义门是辛亥革命的重要见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2013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汉长江大桥横跨武昌蛇山和汉阳龟山之间,是中国在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桥,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桥”,也是武汉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大桥为双层钢木结构,全长1670.4米,主桥长1155.5米,西北岸引桥303米,东南岸引桥211米,下层铁路桥长1315米,宽14.5米,为京广铁路复线,上层公路桥宽20米,为双向四车道。桥身是连续的桥梁,共有8个桥墩,9个桥孔,每孔跨度128米。武汉长江大桥正桥两端修建了具有民族风格的桥头堡,造型独特,采用传统的重檐四角攒尖亭式,桥面栏板形式主要取材于中国传统的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整座大桥不仅高大巍峨、雄伟壮丽,还具有中国传统民族建筑的文化特征。
武汉长江大桥在中国桥梁建筑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从开始修建到建成通车展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智慧。新中国成立以前,武汉长江大桥历经四次规划,但由于经费、战争等因素都被搁置。新中国成立以后,李文骥、茅以升等专家向中央政府提议建设武汉长江大桥,党中央高度重视,第一次人民政协全体会议通过了建设长江大桥的议案。1950年,由茅以升任建桥专家组组长,后经中央财经委员会通过后,周恩来批准成立武汉大桥工程局,负责武汉长江大桥的设计与施工。1955年9月1日武汉长江大桥正式开始施工,经过两年的建设,于1957年10月15日建成通车,毛主席为此写下“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赞美诗句。武汉长江大桥的建成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它凝聚着我国桥梁工作者精湛的技艺和伟大的智慧。2013年,武汉长江大桥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汉口地区
汉口位于长江西北、汉江以北,与武昌隔长江相望,主要包含江岸区、江汉区与硚口区,目前是武汉的金融贸易中心。在历史上,明代汉水改道前,汉口与汉阳是同步发展的,成化年间汉水改道后,汉口进入独立发展的历史阶段。明末清初,汉口已与河南朱仙镇、广东佛山镇、江西景德镇并列为全国四大名镇,被海外誉为“东方芝加哥”。在清朝之前,汉口原名叫江夏,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水陆交通条件迅速发展成商贸中心,知名度和经济发展也迅速超过了武昌和汉阳,因此,汉口有许多近现代工业遗址,如大智门火车站、汉口水塔等。近代,由于清政府与帝国主义签订不平等条约《天津条约》,汉口被开辟为通商口岸,汉口的近代化被开启,对外贸易逐年增加,成为全国重要的外商聚集地,也正因为汉口开埠,近代汉口地区走在了全国前列。无论是全国的商贸中心时期还是革命中心时期,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都发生在汉口,由此,汉口的历史文化遗址比较丰富,特别是工业遗址和革命旧址在武汉地区数量最多,品相最好。其中,国家级的文物保护单位1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1处[15]。本书主要选取汉口地区国家级、省级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介绍,除此之外,对于一些具有代表性、重要价值、知名度较高的历史文化资源也进行了重点阐述。
1.江汉路及中山大道片
江汉路位于汉口核心地段,街道长约1600米,宽度为10—25米。江汉路是武汉著名的商业老街,街道中的中心百货大楼、老亨达利等老字号见证了江汉路的百年发展历史;其中保存的13幢著名近代优秀历史建筑,如江汉关、日清银行、大清银行等都具有重要的综合价值,江汉路因此也被称为“武汉二十世纪建筑博物馆”;街道中的《乘凉》、《热干面》等四组青铜雕塑,反映了老武汉居民的日常生活状态。目前,江汉路已发展成为集休闲娱乐、购物消费、旅游文化为一体的综合商业中心,成为武汉市一张重要的地标名片。
江汉路及中山大道历史文化街区是武汉市政府核定公布的重点保护地段,街区范围从泰宁街至江边,沿中山大道从前进一路至黄兴路,面积51公顷。片区现存的历史遗迹占该片区整体面积的60%以上,其中包括文保单位26处(国家级5处,省级15处,市级6处)、优秀历史建筑40处(一级7处,二级33处)、不可移动文物23处、其他历史保护建筑38处[16],历史文化资源极为丰富。2015年江汉路及中山大道历史文化街区被公布为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也是武汉市目前唯一一片国家级历史文化街区;2016年,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出台《江汉路及中山大道片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批前公示》对这一片区进行了统一规划。
2.一元路片
一元路片区位于武汉市江岸区,是汉口租界历史保护区的五个核心街区之一,以优秀里分建筑为主要特色。片区范围东至沿江大道,西至中山大道,南至车站路,北至三阳路,总面积15公顷。一元路片中山大道以南靠近武汉传统的商业区汉正街,商业经济较为发达;中山大道以北则大多是武汉市居民住宅区和行政功能区,地段内保存有德国领事馆旧址、西门子洋行、江汉关监督公署等多处文保单位和优秀历史建筑。
一元路街区最初由德国人和法国人在1895年和1896年开始建设,在融合武汉地区传统民居建筑形式的基础上,形成近代里分住宅。“里”最初指民户居处,之后成为行政组织与区划的概念;“分”是武汉方言中对于小范围居住区域的定义[17]。里分建筑是近代武汉的主要建筑类型之一,一元路片中的里分民居建筑也占到整个街区的70%以上。一元路片是武汉市居民住宅和商业贸易发展的重要代表性地段,目前已基本实现历史街区的保护性改造,改善了街区的整体风貌、提升了片区的文化品位,成为武汉近代历史文化风貌与现代生活方式相结合的特色历史文化街区。
3.汉正街片
汉正街位于武汉市硚口区,整条街道与南侧的沿河大道平行,东至友谊南路,西至利济南路,长3.2公里,宽约5~7米。汉正街片西部区域位于利济路以西,东部区域位于多福路和友谊南路之间的区域,总体面积约为8.8公顷。明朝成化年间(1465—1486年)汉水改道后,大片河道干涸,长江与汉水交汇处逐渐形成汉口商业的中心地带。悠久的历史、繁荣的商贸催生了汉正街浓郁的商业文化底蕴,目前汉正街已发展成为硚口区的一条主要商业街。
据《夏口县志》记载,汉正街至今已有近500年的发展历史。明清时期,沿汉江东西方向延伸的汉正街主街最先成形,商业的发展推动汉正街逐步拓展,众多街巷以汉正街为主脉,纵横连接发展,形成汉正街“鱼骨状”的空间形态。汉正街的商贸市场由水运码头开始发展,后逐渐延伸到河街,又由河街扩展到正街,市场发展的同时逐渐形成了汉口早期的城市格局,并奠定了武汉“九省通衢”的商业贸易地位。汉正街拥有谦祥益绸布、苏恒泰油纸伞、叶开泰药店、汪玉霞食品等大批老字号,山陕会馆馆碑、药帮巷青石板等历史元素,目前已发展成为集品牌购物、电子商务、主题公园、文化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商业、文化展示和旅游服务中心。2012年,汉正街片被武汉市初步确定为历史风貌街区。
4.江汉关大楼
江汉关大楼位于武汉市江汉区沿江大道和江汉路交会处,它是近代汉口海关的办公大楼。大楼由英国建筑设计师景明设计,于1921年开始动工建设,1924年建成。江汉关大楼占地1499平方米,建筑面积4109平方米,整座大楼由主楼和钟楼两部分构成,主楼和钟楼都是四层,总高度40.6米[18]。整座建筑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大楼东、西、北三面立有三层楼高的柱廊,柱廊由“科林新”柱式变化而来,立柱直径达1.5米,外墙和立柱均采用花岗石的材质,制作精良。在建筑正中上部为四层楼高的塔式钟楼,内部结构上下贯通,钟楼四面时钟直径约为4米,钟楼的建造使得整个建筑巍然高耸。从总体上看,整个建筑端庄大方,结构严谨,表现出典型的英国公共建筑的风格,同时又具有欧洲文艺复兴建筑的格调。大楼矗立在沿江大道上成为一处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建筑。
江汉大楼的建造与清政府腐败无能、屈辱外交有重要关系。1861年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天津条约》,条约有一款是辟汉口为对外贸易口岸,并设立汉口海关,江汉关正式成立。中国的对外自主贸易主权被剥夺,海关税收遭到帝国主义的挟持,1922年江汉关成立60周年时开始建造目前的江汉关大楼,成为海关人员办公场所。从历史上讲,江汉关大楼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见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从艺术上讲,它又是西方建筑在武汉的重要标志,具有重要的建筑艺术价值。江汉关大楼以其代表性的历史价值和建筑艺术于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大智门火车站
大智门火车站位于武汉市江岸区车站路,清朝末年由张之洞奏请朝廷后建造,为芦汉铁路南端的重点建筑,也是近代中国铁路建设的重要遗存。大智门火车站坐西朝东,砖木结构,建筑面积约为1022平方米,平面布局中部突、两翼收,该建筑从正面看两端较为突出,呈山字形,有五个屋顶,主体建筑的四个角上建造有塔楼,塔楼的顶部由铁铸成,呈锥子型[19]。火车站屋顶中部为红色瓦片的四个斜面,两端为铁瓦屋面。火车站的正门主出入口由并列的三栋六扇门组成,站内中央为一层建筑,高约10米,两边为二层建筑,具有法式风格,室内建筑风格讲究,由方形立柱支撑。整个建筑简洁大方,端庄雄伟。
大智门火车站是清末当时亚洲最壮观和现代化的火车站。洋务运动的重要推动者张之洞,为了湖广地区的发展,向朝廷递交了成立“铁路公司”的奏折,奏折中就涉及在大智门修建火车站的内容。朝廷批准后,通过向比利时贷款,聘请法国的设计师来建造大智门火车站,建成后成为中国第一条长距离准轨铁路的大型现代化火车站。大智门火车站一直使用到1991年,新汉口火车站落成后停止使用。大智门火车站以其极具艺术风格的建筑样式和重要的历史价值,在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八七会议会址
八七会议会址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中国革命的转折点,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重要的会议——八七会议就是在这里召开的。会议旧址原为英国罗惠公司在1920年修建的,它是一幢临街砖木结构的西式三层公寓楼,总占地面积197.2平方米,建筑面积532.3平方米,该建筑被称为怡和新房,一楼主要是外国商人经营的商店,二楼、三楼为居民住房[20]。国民革命军北伐占领武汉后,二楼后房成为苏联农民运动顾问罗卓莫夫的住所,著名的八七会议就在这个房间召开,该房间面积20多平方米,室内摆设简单。1978年依托八七会议旧址恢复并重建为八七会议纪念馆,一楼主要展示八七会议的相关史料和文物,二楼是对会场的复原以及图片展示“毛泽东在湖北”。1980年,邓小平题写了“八七会议会址”六个大字的匾额。
八七会议会址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次伟大转折,在党的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八七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是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轰轰烈烈的大革命遭到严重的挫折,大批共产党员以及爱国革命群众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迫害,此时的中国革命处在了生死存亡的关头。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决定在汉口原俄租界三教街41号召开紧急会议,总结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和确定今后的革命方针,最终参加会议的代表有21人。会议由瞿秋白和李维汉主持,会议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毛泽东等人当选为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八七会议纠正和结束了党内的右倾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会议使共产党有了新出路,在组织上有了新生命,重新把广大党员聚集在一起。这是中国革命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的转折点。八七会议以其在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使得该会议旧址具有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1982年,八七会议会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武汉国民政府旧址
武汉国民政府旧址位于汉口中山大道708号,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处国共两党联合政府共同办公的旧址。武汉国民政府旧址原是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办公所在地,因此又被称为“南洋大楼”,1917年开始修建,1921年建成,由汉明、伯克利等人设计建造。办公大楼主体有五层,附楼有四层,占地面积885平方米,建筑面积4740平方米,造型宏伟,庄重肃穆。从上方俯视呈不规则的多边形,大楼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的正面外墙镶嵌有花岗岩装饰,同时伴有阳台和凸窗,大楼上方有回廊、拱门、亭子的建筑造型,该建筑总体呈现出欧洲建筑样式[21]。
武汉国民政府旧址曾作为国民党政府和中央党部的办公场所,在这里召开的会议对稳定革命秩序,推进国民革命发展有着重要作用。1926年,国共两党组成的国民革命军北伐攻克武汉,为了更好地开展革命斗争,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决定政府和中央党部由广州迁往武汉,迁汉后成立了“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暨国民政府委员临时联席会议”,行使中央最高职权,办公地址就在南洋大楼。临时联席会议在这里召开了24次,作出200多项决议,内容涉及整顿交通、金融,处理劳资纠纷,惩治土豪劣绅等,胜利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通过了众多利于推动反帝反封建的方针政策,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1927年,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在这里召开,这次会议是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对国民党右派展开斗争并取得重要成果的会议。1986年,武汉国民政府旧址被辟为纪念馆,三楼重现了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的场景。武汉国民政府旧址以其独特的历史地位于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www.daowen.com)
8.汉口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
汉口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位于江岸区友谊街16号,它是1925年成立的中华全国总工会的汉口办事处。整个旧址由两栋西式建筑共同组成,两栋楼坐南朝北。右边的三层西式楼房为中华全国总工会汉口办事处的旧址,这栋楼房建于1920年,在此之前是吴佩孚部下陈汉卿的住所,建筑占地面积约为340平方米,砖混结构,外墙为花岗岩,旧址的门窗、屋檐都雕刻有精美的图案。每层楼用处各有不同,一层主要是车棚和门卫的住房,二层和三层为办公用房,楼顶为花园。整栋建筑造型美观大方,西式建筑风格突出。左边的楼房建于1924年,是湖北省总工会旧址,占地面积约450平方米,融合了中西方的建筑风格,原为汉口“叶开泰”中药店店主叶凤池的寓所,楼房四面均有老虎窗,屋顶前为双坡,后为四坡[22]。
汉口中华全国总工会是中国工人运动的历史见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于1925年5月,是中国共产党组织并领导的全国工人运动机构,总部原设广州,它的成立使中国的工人运动不再盲目进行,而是有了正确的领导,工人运动可以更好地开展。1926年,国民革命军攻克武汉,华中地区工人运动兴起,革命形势大好,为了正确引导工人运动,全国总工会在汉口设立办事处,由李立三任主任,刘少奇任秘书长,负责领导华中地区的工人运动。汉口中华全国总工会领导武汉地区工人开展了英勇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推动了民主革命。该旧址蕴含了丰富的革命历史信息,记录了工人运动在大革命时期的火热场景,留下了众多无产阶级革命家光辉的业绩。1959年该旧址建成纪念馆。2006年,汉口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古德寺
古德寺位于武汉市江岸区,临近长江二桥。寺庙初名“古德茅蓬”,后改名“古德寺”,有“心性好古,普度以德”之意。寺庙整体占地面积约3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8000平方米。古德寺坐东朝西,由西面山门进入后,首先看到的是香炉,香炉左侧是图书馆与课堂,右侧是斋堂、流通处与寮房。香炉之后依次是天王殿、四面佛与圆通宝殿,在圆通宝殿西北侧新建有一座念佛堂(财神殿),供信众参拜和游客游览。古德寺内的核心建筑是圆通宝殿,圆通宝殿整体建筑为单层正方形,内空高16米,建造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外观造型呈现哥特式建筑风格;顶部有大小佛塔共九座,站在地面任何角度,最多只能看到其中的七座,与中国道教的北斗九星、七显二隐的说法暗合。
古德寺始建于1877年(清光绪三年),1914年,时任国民政府副总统的黎元洪亲自改名“古德寺”并题写寺名,后经过多次扩建发展为目前的规模。古德寺的建造风格以南传佛教的高塔、群塔型建筑为主,同时融合了中国传统佛教建筑的元素,这种复合式的建筑风格在我国汉传佛教地区极为罕见,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其中的圆通宝殿也受到古希腊建筑、哥特式建筑、伊斯兰建筑风格的影响,融合了欧洲和亚洲宗教建筑的特色,具有重要的宗教、建筑和历史文化价值。2013年,古德寺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汉阳地区
汉阳区位于武汉市西南部,东临长江,北带汉水,面积112平方千米,常住人口63.92万,下辖11个街道以及汉阳经济开发区、四新地区[23]。该地区在1万到5万年前就有人类活动,汉阳城邑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公元606年,隋炀帝把汉津县改为汉阳县,汉阳地名由此出现,沿袭至今。公元621年,汉阳县开始成为州治所,该县经过唐朝官员重建,城建格局一直影响至今。从春秋战国起,汉阳区就流传“伯牙子期传说”,该传说也被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至唐朝,晴川阁因唐朝诗人崔颢而成名,成为“楚天第一楼”。近代以来,革命军在汉阳地区开展了汉阳保卫战,晚清张之洞在此创办汉阳铁厂和汉阳兵工厂,汉阳成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发祥地。新中国成立后,由于长江大桥、汉阳道等大型工程的修建,汉阳城区得到了较大的扩建。现今,汉阳地区保留了较多的历史遗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本书优先选取汉阳地区国家级、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介绍,其次针对其他较为知名且具有重要价值的历史文化资源也进行简单介绍。
1.古琴台
古琴台位于武汉市龟山西面月湖之滨,正对龟山,又临月湖。古琴台大门门楣上刻有“古琴台”三个大字,建筑群占地面积约10000平方米,殿堂为其主建筑,前设有汉白玉筑成的方形琴台,琴台面积约有20平方米。殿堂周围布置有精巧雅致的庭院,殿堂后有郁郁葱葱的林园,殿堂旁开设有茶楼,茶楼建筑主要是苏州园林的古建筑风格,门窗木质雕花镂空花纹。整个古琴台建筑群错落有致、层次分明。琴台区是古琴台的主要部分,进入古琴台,穿过院子右门,有清道光皇帝书写的“印心石屋”照壁,往东有一门,门额上便是出自北宋书法家米芾的“琴台”二字。琴堂中有刻有“琴台”二字的方碑,方碑周围是“伯牙摔琴为子期”的浮雕,浮雕镌刻精致美丽,人物形象生动。同时,园内建有“高山流水”长廊,以此纪念伯牙通过《高山流水》觅得知音。
古琴台得名于“伯牙子期传说”,“伯牙子期传说”主要讲述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伯牙在琴台弹奏一曲《高山流水》,正好子期路过此处,两人一拍即合,伯牙将子期看作是自己的知音,相约一年后重聚古琴台,但后来伯牙得知子期病故,遂不再鼓琴,表达了伯牙和子期之间惺惺相惜的深厚友谊。该传说在《吕氏春秋》《列子》等著作中都有记载,后世都为他们之间的知音友谊而赞叹,历年来不少文人墨客前来此处题诗作词,抒发思想感情以及缅怀伯牙和子期,使得古琴台知音文化一直流传至今,为中国古代深厚的历史文化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
2.晴川阁
晴川阁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始建于明朝,取名自唐代诗人崔颢《黄鹤楼》中的“晴川历历汉阳树”。晴川阁、黄鹤楼与古琴台并称武汉三大名胜。晴川阁的建造具有独特的楚地风韵,临山靠水,依山势而建造的晴川阁与山势融为一体,形成“山中有景,景中有山”的和谐自然景观。晴川阁占地面积300多平方米,原为木质结构,后遭大风吹倒,经武汉市人民政府重建,主体为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楼阁分为上下两层,红墙朱柱,飞檐生动形象,楼阁内的回廊具曲径通幽之感。登楼与黄鹤楼隔江相望,尽览楚地文化风貌。
晴川阁被誉为“楚国晴川第一楼”,经过多次的毁坏,又多次进行重建,依然保留着明清时期的建筑风貌,对于研究明清时期的建筑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同时,晴川阁建造选址也较为特殊,临江而建的建筑,视野较为开阔,能够将楚地的山水尽收眼底,尤其是与三大名楼之一的黄鹤楼隔江相望,形成楚地一道独特的人文自然景观,具有较高的旅游参观价值。晴川阁自开放参观以来,接待了海内外游客几百万人次。晴川阁的建筑风格、建筑特点体现了明清时期的建筑特色,是武汉重要的人文历史资源。2013年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级旅游风景名胜区。
3.归元禅寺
归元禅寺始建于清顺治时期,是武汉市代表性寺庙之一。寺庙建筑按照传统建筑布局,结构紧凑、布局合理。寺院建筑坐西朝东,寺内的规划分为前区和后区。前区是寺院的大雄宝殿、藏经阁和罗汉堂等主体建筑,后区主要有云集斋、财宝天王殿、钟鼓楼等建筑。同时,归元禅寺藏有珍贵的佛经、宋元明历代名人书画家的图书字画和珍贵拓本书画以及清代的罗汉雕塑等,展现了其深厚的历史、精美的雕刻技艺。目前,归元禅寺已经成为武汉市乃至湖北省人们祈求美好生活愿景的神圣之地。
民国时期,归元庙会节俗活动已开始盛行。每年从大年三十晚开始到正月十五,归元禅寺人头攒动、香火旺盛,各地香客们为祈求来年生活风调雨顺,大年三十晚就从各地纷纷赶来,只为上正月初一的头香。香客们为祈求来年家人财运亨通,正月初五头顶香、十步一叩首,虔诚地迎接财神爷到来。庙会期间,各大小街道张灯结彩、热闹非凡,舞龙舞狮走街串巷、民间文艺演出热火朝天。经过历史的积累,庙会活动已经融入了当地人们的日常生活。归元庙会是在归元禅寺发展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具有汉阳特色的民俗文化娱乐活动,集宗教文化、民间节俗文化以及现代商业文化于一体,有着其独特的文化传承功能,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被列入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显正街片
显正街为汉阳古城历史悠久的街道之一,从隋至唐朝,逐渐形成“十字”形的东西南北街道,此后近1400年显正街的形态基本保持原样。显正街在发展进程中,由于它东西南北“十字”形四通八达的街道形态,有力地推动了显正街及周边商业贸易的发展。其南侧是汉阳棉花、布匹等小商铺的重要集散地,东侧和西侧的西大街连接着武汉江河等便利的水路交通,同样形成了繁华的商贸景象。显正街中轴线呈现的是多层建筑楼房,大多为汉阳传统建筑民居,例如,天井、天池、飞檐等传统民居元素,具有湖北建筑的独特风格。同时,由于古时鹦鹉洲有湘人从事竹木贸易,显正街片建筑也保留了传统的民居建筑中湘式建筑的元素。
显正街历史悠久,建筑规划风格独特,为汉阳地区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首先,显正街西侧邻近归元禅寺,东侧延伸至长江大桥,形成了一条汉阳古城风貌的中轴线。其次,显正街片周边有翠微广场、天主教堂中心、朝宗门广场以及显正街传统古城展示等重要的文化景观,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基础,实现了历史商贸旅游与现代文化旅游的相互结合,中国传统思想与西方宗教文化的相互碰撞。显正街的“十字”形态,为政府今后对显正街旅游规划提供了基础。同时,周边较为集中的文化景观,对开发汉阳古城旅游具有重要的旅游开发价值,使其成为汉阳旅游链上的一个重要环节,推动湖北文化特色休闲区的发展。
5.汉阳铁厂
汉阳铁厂坐落于龟山脚下,于1890年由张之洞创办,后由盛宣怀任总督办。现今的遗址位于武汉市汉阳区琴台大道,为武汉钢铁集团汉阳钢厂。汉阳铁厂前的门楼有“汉阳铁厂”四个繁体字,左侧主要是巨大的钢模,实际重量估计有一吨多,钢模上镌刻着“华夏港源”。右侧是张之洞的半身雕塑像。同时,汉阳铁厂的开办需要专门码头来运输产品,由此衍生出了一座百年码头,如今运输轨道仍清晰可见,而码头上的铆固件也散发着历史的辉煌与沧桑。
汉阳铁厂见证了中国近代工业艰难而曲折的发展历程。随着近代洋务运动的兴办,汉阳铁厂应运而生。创办初期,由于缺乏经验,购置的机器设备不适用于炼制大冶铁矿,生产一度陷入困境。为解决材料和设备的问题,清政府向德国贷款,与日本签订互售合同,生产才初见成效;抗日战争时期,汉阳铁厂的重要设备内迁重庆,留下的被日军侵占,之后又被国民党政府接手,清理结束。新中国成立以后,武汉市政府在邻近的汉阳火药厂的遗址上重建了汉阳钢厂。汉阳铁厂的创办、生产、毁坏、重建以及博物馆的建造长达一个多世纪,展示了其重要的历史地位,也为武汉工业制造的生产与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同时,汉阳铁厂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历史地位,1994年新建了汉阳铁厂工业博物馆,对于彰显汉阳铁厂的历史价值和对张之洞人物的研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6.汉阳兵工厂
汉阳兵工厂位于武汉市汉阳县大别山,为便于军工武器的运输,厂址在龟山脚下,襄河一侧,水路交通便利。原厂址长2000米,宽332米,总面积达664平方千米,并且在厂址边筑高堤以防水淹。1895年汉阳兵工厂开始小量生产,仿造德国出品的88式毛瑟步枪并加以改进,名为“汉阳式”步枪,俗称“汉阳造”,是清政府军队装备的主要兵器,汉阳兵工厂也由此名声大噪。并且在那段时间内汉阳兵工厂生产的配套设施也逐渐完善,例如,发电厂建立为兵工厂提供了交流电,以便于扩大生产;设立了汉阳兵工专门学校,为其提供大量的军工制造人才。
汉阳兵工厂相较于北京、上海、天津等地开办军工企业的时间晚,但其斥巨资从德国购置了成套的先进制造设备,生产制造的汉阳造、过山快炮等是当时军工产品中较为先进的军工装备。汉阳兵工厂在近百年的历史发展中,由于社会的动荡不安,兵工厂在停产与生产之间相互交叠。但毋庸置疑,汉阳兵工厂生产的枪支弹药的种类较多、质量较好并且产量巨大,为中国的近代化工业生产提供了一个典型的范例,在整个中国近现代社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是中国近代化开端的一个重要部分。
7.黄兴铜像
黄兴铜像今坐落于武汉市汉阳龟山东麓,晴川阁以北,是武汉市市政府为纪念黄兴烈士在民主革命时期所做出的巨大贡献而建的。黄兴,1874年出生于今湖南长沙,1898年顺利考进武昌两湖书院进行深造,两年之后留学日本,学成归国后,于1904年组织成立革命组织“华兴会”,被推选为会长。1905年,黄兴在东京与孙中山等组建同盟会,被推荐为庶务,此后跟随孙中山先生展开革命斗争,据统计,他领导和指挥了八次同盟会发动的武装起义。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黄兴从香港赶回武汉,就任战时总司令,亲自在汉口、汉阳与清军作战,意图保卫阳夏。虽然最终阳夏保卫战以失败告终,但却为其他各省宣告独立赢得了时间,进一步瓦解了清政府的统治。1916年10月31日,黄兴因病在上海与世长辞。观其一生,他致力于推翻封建帝制,主张建立民主共和政府,是我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
黄兴铜像最初位于武昌蛇山山头,1933年建成,由江小鹣设计创作。1955年,由于建设武汉长江大桥,铜像被迁至蛇山南面的武昌首义公园路。1985年,经征求社会各界人士及黄兴后人的意愿,武汉市文物管理处将该铜像移至龟山现址。整座铜像分为三部分,包括基石、像座、像身。基石和像座高约3米,由麻石材质建成,包括像身,其整体高度大约是5米。像座一共分为四面,每一面都嵌着椭圆形月色大理石,大理石周边由花环包围,在正面镌刻着“黄兴先生之像”六个金色大字,其余三面均刻有“像赞并叙”的铭文,铭文是530多字的文言文,并且没有标点符号,一般人难以读懂。铭文由蒋中正所写,先是介绍了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三人的事迹,然后赞扬了谭嗣同、唐常才的牺牲精神,最后叙述了黄兴一生革命的事迹。像座之上,“黄兴”身穿一套西服,右手插进裤袋,双目远眺,一身正气,神采奕奕。1983年,黄兴铜像被武汉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又被列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对于弘扬革命精神,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8.辛亥铁血将士公墓
辛亥铁血将士公墓现位于武汉市汉阳扁担山南麓,1911年,为了纪念在汉阳保卫战中牺牲的军士将领,民国政府在汉阳龟山所建,后来由于修建武汉长江大桥迁移至现址。此烈士公墓地处扁担山的半山腰上,需要攀登180多级石阶方可到达,墓园正大门上方写有“辛亥铁血将士公墓”八个金色楷体大字,占地面积为500多平方米,墓园后边种有许多松树、柏树。墓园里并排树立着4座墓冢及碑,均呈半拱形,碑上最上面镌刻有十分醒目的红色十字勋章,正中间一行写着代表革命烈士突出宝贵的“铁血精神”的文字,下面刻有“鄂军起义阵亡诸烈士之墓”等金黄色大字,这是1913年由当时的副总统黎元洪亲笔题写的。在墓碑的下面有一块长方形的大理石,其上镌刻着烈士公墓的简介,是由武汉市汉阳区民政局于2000年8月25日所写。
该烈士墓纪念的是一段发生在1911年11月,汉阳军民与清军激烈作战的历史。当时汉口已经失守,汉阳处于形势险峻时刻,清军派遣大量兵力和炮火猛攻汉阳兵工厂、十里铺、归元寺、梅子山等地,驻守汉阳的民兵组织敢死队与清军浴血奋战,但因力量悬殊,被清军相继占领了马鞍山、米粮山、锅底山、仙女山、磨子山、扁担山、十里铺等地,最终没能保卫住汉阳。在这场战争中,有近3000名将士阵亡,烈士的遗骸被葬于龟山,后又迁至现址。1956年,辛亥铁血将士公墓被列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此后,武汉市政府曾多次拨款对其进行整修,2000年,在武钢集团冶金渣有限责任公司的大力支持下,由汉阳区民政局具体实施,对公墓进行了大规模全面改造。2010年,政府投入8万元对墓园进行了保护性维修。一直以来,辛亥铁血将士公墓向后世子孙传达着当年汉阳区革命将领与人民群众不畏艰险、敢于拼搏的革命精神,不断激励着前来祭奠的人们。
9.红色战士公墓
红色战士公墓今坐落在武汉市汉阳龟山西麓,向警予烈士墓的东面。现在的战士公墓是1986年武汉市人民政府依据民意为纪念反革命政变后牺牲的数百名革命烈士重新修建的,公墓最初是在汉阳古琴台对面的六角亭,后又迁至扁担山。今公墓由三部分组成,包括广场、墓、碑,东西长31.5米,南北宽17米,周围用护栏围住加以保护。墓碑合二为一,整体呈乳白色,设计造型很有现代气息,高5.2米,上宽4.7米,下宽6.7米,厚1.3米,从上往下逐渐变宽。墓碑正中间刻有“红色战士公墓”六个金色大字,由彭真于1986年所题写。在这些字的上方镶嵌着中国共产党党徽和花环,背面中部是一块红色的大理石,刻着“红色战士公墓记”,碑体的下部为覆斗式墓冢,镶嵌着一颗闪闪发光的五角星。
墓碑上的墓记主要记述了数百名烈士不畏国民党反动派的迫害,英勇牺牲的革命事迹。这一事迹发生在1927年“七一五”政变后,汪精卫叫嚣“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走一个”,在武汉大量杀害共产党员和人民群众,其中不乏许多杰出的革命党人,如向警予、赵世当、马俊山等人。烈士牺牲后,尸首由共产党员陈春和及其舅弟偷偷安葬于今六角亭,并且立了一块短碣,上面写有“红色战士公墓”,现还保存在墓碑底下。后来,由于陈春和及其舅弟也被杀害,所以安葬的具体人数无人知晓,只知道有数百位,当地的人们为了纪念这些烈士,称之为“红色战士”。红色战士公墓有着丰富的历史价值,1956年,该遗址被湖北省人民委员会评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成了青少年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每年吸引着较多的游客参观吊唁。
(四)其他地区
这里的“其他地区”包括黄陂区、汉南区、蔡甸区、江夏区、新洲区等区域。黄陂区坐落在武汉市北部,是武汉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地区,区域内有着丰富的文化遗存,被列为湖北省文物十强区县之一,该区共有24处国家级、省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1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6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汉南区位于武汉西南部,于1984年1月开始设立汉南区,该区的历史遗迹相对于其他区域较少,有4处被列入了市级保护单位。蔡甸区位于武汉市西南部,其前身是汉阳县,1992年9月12日,正式设立了蔡甸区,该区现有钟子期墓、熊伯龙墓、陈子墩遗址等文物遗址,其中3处被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被评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江夏区是武汉的南大门,1995年始设立江夏区。现在该区域内遗留有15处新石器时代遗址,17处商周至汉代遗址,其中3处被评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被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6处被评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新洲区位于武汉东北部,1998年9月正式成为武汉市的一个新城区。该区拥有阳逻香炉山文化遗址、报恩禅寺、问津书院、徐源泉故居、唐皇李世民御敕的紫霞寺等遗址,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6处。综上所述,武汉其他地区留存至今的历史遗迹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共有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共有2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共有74处。本书优先选取除武昌、汉口、汉阳外的其他地区国家级、省级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介绍,其次针对其他历史文化街区和革命历史遗迹等也进行了简单介绍。
1.盘龙城遗址
盘龙城遗址在武汉市黄陂区的盘龙湖附近,坐落在长江北岸,与武汉市中心仅5千米的路程,其分布方式为两面朝向盘龙湖,南面朝向府河,只有西面与陆地连通,形状大致为方形。内城东西跨度为1100米,南北跨度为1000米,位于整个遗址的东南部,中心区域面积为1.1万平方千米,外城面积为2.5万平方千米。盘龙城遗址是商代(也有学者说是夏朝)的早期城市建筑遗址,城市布局合理、宫殿建筑技术高超。同时,盘龙城遗址出土了青铜器、陶器、玉器等上百件珍贵文物,其中,出土的大玉戈长达94厘米,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并禁止出国展览(全国受此殊荣的文物总共只有64件)。
现建有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盘龙城遗址博物馆,对盘龙城遗址进行了有效的保护。盘龙城遗址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面貌,具有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吸引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其进行考察及文化交流。同时其见证了武汉地区的生产力和社会文明的发展过程,被称为“华夏文化南方之源,九省通衢武汉之根”。1988年,盘龙城遗址被国务院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青山“红房子”
青山“红房子”主要有青山区红钢城片区和红卫路片区两部分,面积总共约为37万平方米。沿着建设八路往南走,会看到一片外部主体结构为红砖红瓦、三层、带有尖顶、具有俄罗斯风格的红房子。这些房子的显著特点是墙、砖、瓦、屋顶、窗户都是红色,每12栋房子作为一个单位,排列成矩形,绿化带分布在中央。经过不断发展,“红房子”的数量已经达到16个街坊,建筑面积已经超过50万平方米。
“红房子”的历史可追溯到1954年,在中共中央和毛主席的批示下,武汉钢铁公司开始筹建,并将厂址定在青山。由于武钢是苏联专家援华的项目之一,因此,青山“红房子”的布局设计具有显著的苏式风格。为了保留武汉地区“一五”时期所形成的重要工业遗产,2007年市国土规划局组织编制完成了《青山“红房子”片历史地段保护规划》,提出了整治环境、增加配套和控制开发等一系列保护措施。2010年由国务院批准、省政府发布的《武汉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将青山“红房子”列为武汉5个历史地段之一。红房子作为武汉独特的工业文化遗产,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标签之一。
3.贺胜桥北伐阵亡将士陵园
贺胜桥北伐阵亡将士陵园现位于武汉市江夏区贺胜桥街45号,临近京汉铁路、107国道,对外交通便利。1929年10月,国民政府为纪念贺胜桥战争中牺牲的将士而修建该陵园。整座陵园属于东北—西南方向,而且呈阶梯状分布,长约285米,宽约25米,占地面积7千多平方米。在陵园内,分布有烈士墓、纪念亭、纪念碑等建筑。烈士墓长约10米,宽约6、7米,高约2米,面朝着西南方向,墓首为四柱三间式,中间的水磨石上刻着:“民国十八年十月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北伐阵亡将士墓,一九八二年五月重建。”墓后是一个水泥建造的六柱圆亭,高约6米,分基座、柱子、顶部三部分。亭子的后面树立着一块纪念碑,材质由白花岗岩构成,碑高约5、6米,碑身为四方锥体型,碑身四面都镌刻着时任国民政府立法院院长胡汉民用隶书题写的“民国十八年,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北伐阵亡将士纪念碑”字样,碑最上方有国民党党徽图案,整座碑屹立于陵园东北边缘。
贺胜桥北伐阵亡将士陵园见证了一场著名的战役——贺胜桥战争,这场战争由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铁军”——国民革命军第四军领导。1926年8月,吴佩孚的军队在汀泗桥受挫后,转而召集5万多兵力重点防守另一军事要塞——贺胜桥。贺胜桥地形复杂,崇山峻岭,是个易守难攻之地,同时也是通往武昌的最后一道防线,因此抢夺这一阵地尤为重要。叶挺在这一关键时刻,不畏强敌,号召人民群众,带领北伐军,勇往直前,逐步突破了吴军的三道防线,取得了贺胜桥战争的胜利,打败了北洋军阀的主力,同时奠定了北伐战争胜利的基础。北伐军虽然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但是许多革命战士奉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战争结束后,他们被埋葬于这座陵园中。1992年12月,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这座陵园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每年清明节,有不少游客来此陵园凭吊缅怀这些烈士,学习和传承北伐军广大官兵和人民群众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勇于奉献的牺牲精神。
4.吴光浩烈士旧居及墓
吴光浩烈士旧居及墓坐落于武汉市黄陂区王家河镇青云村蔡吴湾,前者为吴光浩烈士生前居住旧址,后者是1975年由王家河镇人民政府和蔡吴湾相关领导为了纪念吴光浩烈士共同修建的烈士墓。吴光浩1906年出生于黄陂区蔡吴湾村,中学期间就开始接受新思想,并成功考入了黄埔军校,开始了其为革命而奋斗的一生。他曾参加过著名的汀泗桥之战、贺胜桥之战,于1927年9月组织了鄂南起义,同年11月领导黄麻起义取得了胜利,惊动了国民党政府,国民党军力遂集中围剿黄安县城,黄安县城被白色恐怖包围,吴光浩作出了一个决定: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革命之路需要转战农村,实行游击战。于是1927年12月吴光浩率部到达黄陂木兰地区,开始团结当地农民群众展开游击战。1928年4月又主张进行武装割据,开辟了鄂豫边区革命根据地,并在此期间为红四方面军培养了大量红军。纵观他的戎马生涯,吴光浩同志可以说是一位不折不扣、有勇有谋的著名军事将领。1929年,吴光浩同志不幸在罗田县附近遭遇敌人突袭壮烈牺牲,英年早逝,他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祖国的革命事业,曾被人们称为“传奇般的英雄”。
吴光浩烈士墓的左上角有一尊白色的吴光浩雕像,庄严肃穆,十分醒目。墓前立有墓碑,黄陂区委、黄陂区人民政府在碑上撰写了碑文。吴光浩烈士墓的旁边还有一座黄陂县第一位县委书记——吴光荣的墓地,两座墓并排分布于吴光浩烈士陵园内,这座陵园入口处有一块碑,上面写着“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整座陵园东西长20米、南北宽16米,占地面积达300多平方米,周围由铁栅栏围住,有利于保护其遗址。2000年,武汉市革命政府拨款给吴光浩烈士陵园,进行修整。2002年,吴光浩烈士旧居及墓被评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小学生学习革命烈士为国捐躯、为民献身精神的载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