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以来,是历史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研究的快速发展阶段,我国专家学者在相关方面的研究成果颇多,呈现了一些显著的特点:
一方面,研究内容丰富且具有层次性。首先,专家学者对历史文化旅游开发的研究包含了文化旅游的概念、文化旅游资源、文化旅游市场、文化旅游开发模式、文化旅游开发功能、文化旅游产品等多方面的研究内容。其次,相关研究成果主要分为综合性研究和地区性研究两部分。综合性研究侧重于理论与宏观层面,相对地域性研究而言,研究成果数量偏少,存在较大的研究空间,为地区性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地区性研究以案例分析为主,文章数量较多,且多集中于开发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另一方面,研究方法多样且科学。国内学者对这方面的研究方法采用的是多学科融合,涉及旅游学、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考古学、市场营销等,且引入了科学的方法,比如层次分析法、SWOT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等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
但由于只经历了三十几年的探索,与国外的研究成果相比较,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整体研究水平有待提高。比如存在的问题包括:理论建设薄弱,整体架构不足;个案研究偏多且集中于部分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经济水平较高的区域;开发模式与开发对策趋于同化;国际视野不足等。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理论研究较为薄弱。当前历史文化旅游开发总体处于实践总结阶段,理论研究尚浅,整体水平不高;运用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心理学等其他学科的理论来进行研究的较少,完整的历史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理论体系和研究范式尚未形成。
第二,跨区域研究以及国际合作研究较为不足。随着交通的便利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共享合作的发展理念已深入人心,固步自封只会导致落后、贫穷。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区域之间的合作,走出国门。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大部分旅游开发案例为各自独立的历史文化资源区域探索当地的资源开发利用,较少涉及区域合作研究,区域整体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未能发挥。案例中较多建议对策重复雷同,借鉴意义不大。同时,历史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研究视野狭窄,缺乏国际化的研究视野,较少借鉴国外先进的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经验。
第三,可持续性相关研究略显不足。历史文化资源本身具有独特性和不可再生性,如果竭泽而渔,就会面临资源一去不复返的局面。再加上国家提倡可持续发展理念,在进行资源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必须考虑人口、环境、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可持续性。目前,对依托历史文化资源的文化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略显不足,学者们对历史文化资源旅游开发过程中如何实现人文环境、自然环境与周边环境和谐统一发展的研究量较少,历史文化资源可持续性的创新开发模式研究未引起学者们足够的重视。
第四,开发的价值及作用的相关研究不够全面。历史文化资源具有多方面的价值及作用,承担着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使命和传承传统文化的任务,具有较大的经济开发价值;除此之外,对维护国家安全、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社会和个人和谐亦有重大作用。通过文献梳理发现,目前学者们对历史文化资源的经济发展价值、文化教育和文化传承价值以及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研究较多,对历史文化资源与国家文化安全的关系、社会及个人的和谐作用以及旅游开发本身的价值研究较少。
[1]参见无锡市史志办公室:《无锡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研究》,2013年刊发。
[2]文伟:《历史文化名城长沙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湘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3]刘建平、李双清:《论乡规民约与乡村红色文化遗产的保护》,载《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4]乌丙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方法》,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第210~215页。
[5]徐玉婷、张敏:《长征路线申遗将为雅安红色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带来新的发展契机》,载《雅安日报》2011年第6期。
[6]杨红:《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80~132页。
[7]姜文君:《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的新媒体策略》,长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年。
[8]孙海法、朱莹楚:《案例研究法的理论与应用》,载《科学管理研究》2004年第1期。
[9]毕凌岚:《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发展的泛社会价值研究——以成都市为例》,载《城市规划》2012年第7期。
[10]叶全胜、李希昆:《云南乡土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的机制构建》,载《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www.daowen.com)
[11]才让塔:《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10~200页。
[12]张梦中、[美]马克·霍哲:《定性研究方法总论》,载《中国行政管理》2001年第11期。
[13]邱忠霞、胡伟:《我国社会科学定量研究方法问题的反思》,载《学术论坛》2016年第11期。
[14]林龙飞、瞿利娟:《青少年红色旅游市场开发系统研究》,载《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15]戴欣欣:《井冈山红色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16]谢婷、钟林生、黄丽玲:《红色旅游资源的拓展开发模式研究——以广西龙州县为例》,载《资源与产业》2006年第5期。
[17]赵军:《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区域品牌化》,载《理论探索》2008年第3期。
[18]王德刚、田芸:《工业旅游开发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28~132页。
[19]朱孔山:《区域红色旅游产品体系构建与开发——以临沂市为例》,载《商业研究》2007年第8期。
[20]袁继荣:《时尚型红色旅游产品开发设想》,载《中国商贸》2011年第8期。
[21]晁瑞:《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带动延安率先脱贫》,载《中国旅游报》2016年第2期。
[22]魏向东:《发现苏州城市文化与旅游的应用研究》,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年版,第296~300页。
[23]毛粉兰:《挖掘红色内涵,打造红色旅游品牌——以庆阳市为例》,载《生产力研究》2012年第8期。
[24]江敏华、闵小耘、杨志翠:《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品牌形象塑造——以青神竹编为例》,载《作家》2011年第16期。
[25]吴敬忠:《地域文化在旅游品牌标志设计中的呈现——以成都宽窄巷子标志设计为例》,载《四川戏剧》2014年第12期。
[26]王星光、贾兵强:《中原历史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对策》,载《河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