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武汉历史文化资源的特点与保护开发

武汉历史文化资源的特点与保护开发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区域性表明文化资源的存在需要特定的区位条件和人文环境;集群性与人类聚族而居的特点密切相关。通过研究分析文化资源的基本特点,对文化资源进行保护和开发,提升文化资源的竞争力,凸显文化资源的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本书从文化资源的存在形式、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文化资源的传承发展三个方面分析文化资源的特点。文化资源具有资源的一般性特征。

武汉历史文化资源的特点与保护开发

文化资源是一种特殊的资源,相对其他资源来说,其特点十分突出。关于文化资源的特点,学者们有不同的看法。梁昊光(2014)将文化资源的特点概括为稀缺性、独特性、开放性、传承性、持久性和递增性[18]。稀缺性方面,他认为历史文化资源的可度量机制比较高,更具有稀缺性,那些可以被替代的文化资源的价值比不可替代的文化资源的价值要高;独特性方面,由于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独特的,其特征个性鲜明,各民族文化资源形成的过程、内容、特征都与众不同;开放性方面,由于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各民族的文化资源也同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资源交流与沟通;传承性方面,各民族的文化资源都是经过历史的积累和传承而形成的;持久性方面,有价值的文化资源可以被永久地使用,文化资源的消耗不是通过使用量决定的;递增性方面,文化资源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会随着人类文化的发展和演进而不断丰富。牛淑萍(2012)从资源特性和文化特性两方面分析了文化资源的基本特点[19]。在分析资源特性上,该书从“生产性”“非消耗性”“再生性”“稳定性”和“消费性”五个方面对文化资源的特点进行阐释。生产性使得文化资源更具内涵和新意;非消耗性使得文化资源可以反复利用,如:民俗风情、品牌资源等;再生性依靠文化资源的载体、介质和形式的多样使其可以永续利用;在稳定性上,观念形态的文化资源一旦形成,经过历史积淀是相当稳定的;消费性是文化资源可以刺激经济的活动,具有消费价值。在分析文化资源的文化特性上,作者从“精神性”“多层次性”“区域性”“集群性”“共享性”等方面分析其特性。区域性表明文化资源的存在需要特定的区位条件和人文环境;集群性与人类聚族而居的特点密切相关。姚伟钧(2015)从文化资源的“所有权”“价值特性”“空间布局”和“可持续发展”四个角度阐述了文化资源的特点[20]。文化资源的所有权表明其存在产权的归属,具有共享与非共享的特点;价值特性包括潜在性、滞后性、整体性、地域性等,这是文化资源不同于自然资源的显著特点;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文化资源具有消耗性与非消耗性、可再生性与不可再生性。通过研究分析文化资源的基本特点,对文化资源进行保护和开发,提升文化资源的竞争力,凸显文化资源的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书从文化资源的存在形式、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文化资源的传承发展三个方面分析文化资源的特点。

(一)物质性与精神性

文化资源的存在形式包括有形的物质文化资源和无形的精神文化资源,这两种存在形态往往相互混合在一起,物质文化资源常常是精神文化资源的物质载体,没有物质载体,文化资源的精神属性就无法体现。一座建筑,一件文物,既存在物质属性也包含精神属性,两者缺一不可。物质属性是它作为实物存在的外在表征,而更重要的精神属性是这座建筑自身所传达出来的传统价值、思想文化和象征意义。

文化资源具有资源的一般性特征。一方面,它是一种物质财富,如历史遗址、遗迹,作为文化资源,是客观存在的。另一方面,它又是精神财富,无论是有形的文化资源还是无形的文化资源都要传递某种精神、理念、价值观等,这一特点决定了文化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人类在利用文化资源的时候,虽然是通过有形的物质文化资源来表现的,但人们不是单纯地追求物质的外在形式,而是要理解、认知其中的思想、理论、价值观和情感。有学者就提到:“文化资源的精神性这一特点决定了许多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本身就不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而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为目的的。”[21]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多彩,拥有大量的历史文化资源需要开发,无论是物质形态的文化资源,还是传统的精神文化资源,如果能够充分挖掘这些资源中宝贵的精神财富,其中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就能够为当代中国的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并成为教育国家年青一代重要的精神资源。

(二)有限性与无限性(www.daowen.com)

文化资源具有有限性且往往具有不可再生性。文化资源不同于一般的自然资源,部分自然资源如果消耗了还可以通过一定的条件再生,比如水资源,会通过地球生态系统的循环而不断地消耗与再生。文化资源与自然资源不同,某些文化资源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特定的人文环境中形成的,具有时空制约性、环境特殊性,一旦时过境迁,就不会再出现,一经消失更不会再形成。文化资源的这一特性使得自身如果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或者限制时,就可能不复存在。影响文化资源的因素有很多,比如人类历史上的大规模战争或者文化浩劫都会对文化资源造成破坏或打击,自然灾害也会对文化资源造成重创,这些都是造成文化资源有限性的重要因素。如我国各地的方言是一种宝贵的文化资源,是地域文化的载体,是人们情感文化交流的纽带。广大农村是方言孕育和生存的场所,但是由于城市化的发展,农村人口大量迁往城市,全国各地农村逐渐减少,导致说方言的人越来越少,这种重要的人文资源正在消失,某个地域特有的方言一旦消失就不会再产生。历史遗迹也一样,从历史建筑中能够找到人类文化传承的脉络,更能从遗迹上了解到当时人们的价值观念、民族传统和建筑水平,如果历史遗迹因遭到破坏而消失,就不可能复现。从另一个角度来讲,由于受人类认识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限制,人类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是有限的,就如同人类对文化的认识一样,无法真正全面而彻底地认识文化的真正内涵,因而需要人类不断去发现文化资源的价值所在,将其价值开发利用,造福社会,丰富人类的精神世界。

相对资源的有限性而言,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潜力在一定程度上是无限的。自然资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在人类永无节制的开采后是无法再生的。而文化资源则不同,它是一个国家、民族和地区历史发展的文化积累,是一种精神、意识形态,它不会因为人们使用的多少而损耗,现实生活中有许多文化资源是非消耗性的,在开发和利用上是无限的,比如传统习俗、民族风情、革命精神等。像这类文化资源被人们开发利用,它的使用对象越多,就会促使文化资源数量增加,发挥的价值就越大,如果再经由人类的创造和开发则可能会在此基础上产生新的文化资源。例如《三国演义》在过去、现在和未来都可以被利用,既可以用作漫画创作,也可以进行电视剧电影的创作,其开发潜力是无限的。当然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要遵循客观规律,如果一味地对文化资源进行“消耗型”“污染型”开发,就会对文化资源造成严重的破坏和浪费,其内涵价值将无法得到真正的体现。比如,时下火热的红色题材电视剧,如果一味地为了迎合商业,吸引人们的眼球,随意篡改革命文化和红色经典,就会扭曲文化资源所传递的价值和精神,造成文化资源的污染。因此,我们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应该遵循客观规律,在不破坏文化资源价值的前提下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三)继承性与稳定性

每一个民族的资源都由历史积淀而形成,是一个民族共同的智慧结晶,体现着这个民族的特性,离不开一代代人的传承、创新和发展。文化资源从诞生至今一脉相承,体现出文化资源的继承性。文化资源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延续发展,比如民族精神就不是在历史的某一个时段就形成的,而是经过漫长的社会发展和长期的积累所形成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五千年的历史积淀所形成的,民族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基础上继承。当今对于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能丢掉历史、舍弃传统,没有文化精髓的文化资源是没有灵魂的,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文化是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形成的,是包括民族精神、民族心理、民族发展历程的观念形态,深深地嵌入一个民族的精神世界,一旦形成,具有相当的稳定性[22]。如中华民族视自身为龙的传人,龙作为中华民族最神圣的图腾,从远古就受到人们的膜拜,这种精神上的图腾从一开始就得到了人们的认同,并一直延续到今天,成为我们民族的精神信仰,这是我们民族文化产生的滥觞,如果抛弃了这个精神根源,民族的发展最原始的动力就可能会大打折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