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邦菜在上海有着悠久历史,古来俗语所谓“穿在杭州,吃在扬州”可见它的盛名了。早在情代,上海已有扬菜馆,著名的有“新新楼”、“复兴园”,延至上世纪初,在今浙江中路九江路一带当时上海小花园尽头,有“大吉春”、“半醉居”两家扬菜馆都烹制出鲜洁有味的扬邦菜,吸引着上海的食客。
所谓扬邦菜,它是概括了镇江、扬州、淮安3地的风味而成的一大菜系。它兼及了长江南北物产,所出菜看品种丰富、独具风味。隋代开凿京杭大运河由北到南。途经扬州,开发了扬州的经济、文化,成为汪南边缘的重镇,对扬邦菜的形成是一个重要因素。“烟花三月下扬州”,也就说明扬州地方经济贸易繁盛,有吃有玩,是官宦富商的一大销金窟。隋炀帝在扬州修造亭台楼阁,也是为着寻求一个奢侈吃玩的安乐窝。扬邦菜正是在这诸多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
扬邦菜是以炖、焖、焐、蒸、烧、烤、炒、氽、熘、熏等烹调方法制成,它讲究选料,要求粗料细作、细料精作,特别注重刀功和造型。烹制中间注重吊汤,以求菜肴的原汁原味,咸淡适宜、清鲜不腻。传统名菜甚多,如看肉清抢、熏鲫鱼、炒双脆、炒雪冬、醋溜皮蛋、炒鸡片、清蒸刀鱼、清蒸狮子头、醋溜鲫鱼、虾脑豆腐、扣肉、干丝,以及咸莱蹄子面、出骨刀面、鱼面、虾仁烧卖、玫瑰猪肉馒头等,都久享盛名。
今日上海存在的扬邦菜馆字号最老的要数老半斋酒楼,创始于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7年)。已有近百年历史。当初仅是供应扬点酒菜的一个银行设的俱乐部,及1912年,因为受到食客青睐,才以老半斋酒楼名世。它的煮干丝原为传统的浓汁汤,后来改为全鸡清汤,油水变淡,格外清香有味,正是以淡雅而受到上海人的欢迎。传统名菜蟹粉狮子头,采用配青菜根以文火煨闷的烹制方法,达到了内酥、味透、肉嫩、油而不腻的境界,得到了各方食客的赞誉。老半斋的扬邦名菜都有自己的风格,并不尽同别家扬菜馆,这是他们的一大特色。另外老半斋的菜肴十有六七离不开醋,以镇江醋提鲜增香,确是他店所少见。(www.daowen.com)
另一家较具规模的扬邦菜馆是扬州饭店,它是由扬邦菜名厨莫德峻、莫有庚、莫有财、莫有源父子四人开设的。最早在江西中路称为“莫有财厨房”,由莫氏父子亲自掌勺,烹制出的菜肴远近闻名,成为工商界、银行界以及文化界的雅集聚餐之地。莫氏父子的扬邦菜,是不脱传统而又发展传统,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如烧制蜜汁火方,将原用火腿中段改为上段,取其精肉多、油肉少,减去油腻,出现鲜香清味,食客普遍称好。还有用酱、糖、醋、麻油、胡椒烹制出鲜味浓郁的五香腰片;用油氽松仁加米粒形鳜鱼,做成又一新品种松仁鱼米,这些新名菜已为扬邦菜食林增添了异彩。
说到莫氏兄弟烹制的菜肴,可谓是艺术上品。比如煮干丝是一款极普通的扬邦菜,可出现在莫氏兄弟手中,便变成了著名的鸡尖干丝。做法是取自制的整块豆腐干,劈成15~18片薄片,再切成如火柴棒般粗细的豆腐于丝,用盐水浸泡3次,除净豆腥气,加火腿丝,汤汁呈现乳白浓醇,干丝入口柔软,鲜美有味。被誉为“莫家菜”的创新品种很是不少,如龙眼火腿、三色鱼丝、水晶肴蹄、铁板牛肉、蟹黄大排翅等。即使一味传统扬菜狮子头,由莫氏兄弟加以发挥运作,便出现了虾仁、蟹粉、橄榄、罗汉、鱼香、清炖等几十种不同口味的狮子头。正是在莫氏父子的精研改造下,坐落在繁华闹市的南京路上的扬州饭店,才会出现吸引远近食客的150余种菜肴,成为上海著名的扬邦大菜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