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商店楹联,展示独特店堂文化

商店楹联,展示独特店堂文化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旧时上海商店里多使用店堂内联来完成这一宣传任务。由于店堂对联多刻在店堂内迎门的楹柱上,故又称之为楹联。在政治动荡和历史变革时期,上海一些商店还利用楹联把商品宣传与政治宣传巧妙地结合起来,勇敢地进行了政治斗争。解放后,上海商业走上了为人民群众服务的道路。现在你如果来上海逛街购物,就能在购物的同时,欣赏到具有上海海派特色的民俗文化——店堂对联了。

商店楹联,展示独特店堂文化

上海的商店招牌前面我们已经说过,完全可能是与所经营的内容与商品不搭旮的。那么如何向顾客表明自己的经营内容、性质与服务宗旨呢?旧时上海商店里多使用店堂内联来完成这一宣传任务。由于店堂对联多刻在店堂内迎门的楹柱上,故又称之为楹联。

如饭店里的楹联写道:

花样多,煎炒爆熬色色皆齐,

质量好,色香味形样样俱佳。

南甜北咸东酸西辣,任君挑选,

全鸡整鸭爆鱼肴肉,都能烧煮。

酒店里的楹联题为:

开坛十里香,

隔壁千家醉。

吃酒客来人先醉;

卖花女去路还香。

茶馆店里的楹联写作:

扬子江中水,

蒙山顶上茶。(www.daowen.com)

七星炉煮千江水;

百家盅泡四季茶。

服装店里的楹联题作:

剪绿裁红装春色;

挑花绣朵美仪容。

绸缎呢绒色色料作能裁剪,

西服中装件件新衣皆合体。

沪上的店堂对联除内容得体详尽之外,在表现手法上也十分巧妙别致,极具海派文学特色。如眼镜店内的槛联有:“悬将小日月;照彻大乾坤。”字数不多但气势恢宏雄浑,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又如刺绣店槛联为:“金剪裁成丹凤舞;银针引出绿驾飞。”联句奇巧清丽,富有诗情画意。又如竹器店有对联云:“虚心成大器;劲节见奇才”。秤店(衡器店)有对联曰:“轻重得宜大权在握;偏颇不倚双纽关心。”则显示隽永蕴藉,饱含生活哲理

还有些小店铺,虽然经营的项目十分细微,但店堂槛联仍作得十分精巧,如理发店内挂对联谓:“进来蓬头垢面,出去容光焕发”。有家理发店特设有乘顾客理发之时,为顾客擦鞋的服务项目,为此它用一副对联巧妙地加以宣传:“谨为足下服务;且看顶上功夫。”其中“足下”即是对顾客的尊称,又指擦鞋,而“顶上”既指理发,又自夸理发手艺之高超。一语双关,十分巧妙。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某浴室为宣传它的扦脚服务,作联如下:“池中温泉,清君入浴;足下顽疾,找我来医。”这里的“足下”一词也作双关用,恰到好处。

政治动荡和历史变革时期,上海一些商店还利用楹联把商品宣传与政治宣传巧妙地结合起来,勇敢地进行了政治斗争。如五四运动中,上海一家小动物商店,贴出这样一副楹联:“三鸟害人鸦鸽鸨;一群卖国鹿獐。”

它勇敢地用暗喻手法,痛骂了陆宗舆、章宗祥、曹汝霖等卖国贼,可谓淋漓尽致,耐人寻味。又如在抗战时期,上海一家理发店书楹联谓:“倭寇不除,有何颜面;国仇未报,负此头颅。”令人读来铿锵有力,表现了中国人民的浩然正气和抗战到底的决心。

解放后,上海商业走上了为人民群众服务的道路。一些商店贴出了“亲亲热热使顾客进门满意;挑挑拣拣让群众出店称心”、“文明经商;礼貌待客”等内容的店堂对联,表现了新型的社会主义道德和经济关系。如有一家药店贴了这样一副对联:“只愿世上人无病;不怕架上药蒙尘。”它一扫千百年来经商只图赚钱发财,哪管他人死活的陈腐观念,反映了新社会商店与顾客的正确关系。

近年来,上海商店发展迅速,但商店对联文化却相对有些萎缩,甚至有的又把“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之类的陈词滥调贴将出来。为此上海楹联学会与上海豫园商场合作,为老城隍庙里的店铺题写了朝气蓬勃,具有文学气息的新对联。现在你如果来上海逛街购物,就能在购物的同时,欣赏到具有上海海派特色的民俗文化——店堂对联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