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上海商业巨子:黄浦江旅游与民俗

上海商业巨子:黄浦江旅游与民俗

更新时间:2025-0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843年上海被辟为商埠,始成为近代中国对外商贸的中心,使上海商业走上了迅速但又畸形的发展道路。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许多外国商品进入了上海市场,而上海的优质产品和传统工艺品又源源不断地销往国外和全国各地,大批的名牌商店、特色商店和专业商店不断恢复和发展,上海的商业市场已成为国内外商品的集散中心和荟萃地。以上海商业特点为基础的上海商业文化,也成为上海民俗文化、上海精神文明中最绚丽的一部分。

我国的商业和商人资本活动历史悠久,早在秦汉之前就已有巨商出现,这在《春秋》及《左传》等史籍中都有记载。但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商品经济得不到应有的发展,直到明、清时期才有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萌芽。此时,上海的商业由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及物产环境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尤其在老城厢东部沿黄浦江一带,形成了行业集中在一条街上的格局,并组织有同业行会,保留有行会习俗。从今天还存在的豆市街、菜市街、筷竹弄,咸瓜弄、火腿弄等街道的名称,足以想像当年商业兴盛:“店多成市”的景象。1843年上海被辟为商埠,始成为近代中国对外商贸的中心,使上海商业走上了迅速但又畸形的发展道路。外国商品、外国资本的大量涌入,给上海带来了近代资本主义商业的经营思想、经营手段和经营作风,同时上海的商业中心也从南市老城厢浦江边,逐步向西扩展,在当时的租界区域形成了新的商业中心。商品数量与品种大幅度增长,尤其是商品种类,完全突破了原先以“蜡烛头、五香豆、大馒头”等土特产、日用杂货为主的范围,出现了大量的洋货奢侈消费品。大型的百货公司替代了原先那种小开间门面的店铺,成为上海人乐意前往挑选商品的去处,这些公司装点考究并用临街的大橱窗陈列五光十色的商品,这使上海人大开眼界,逐渐形成了喜欢逛街,看橱窗的习俗,商业橱窗开始成为上海都市文化之一种。

解放后,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了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上海商业明确了“为人民服务”的经营方向,在商品种类、数量和服务项目、质量方面都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度和新水平。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许多外国商品进入了上海市场,而上海的优质产品和传统工艺品又源源不断地销往国外和全国各地,大批的名牌商店、特色商店和专业商店不断恢复和发展,上海的商业市场已成为国内外商品的集散中心和荟萃地。以上海商业特点为基础的上海商业文化,也成为上海民俗文化、上海精神文明中最绚丽的一部分。(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