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常常在田野、花圃、公园、路旁、溪边、湖岸、旷野……看到一片秀丽的小花,一丛不知名的小草或是一棵熟悉的树木,它们很可能就是“外来客”,不知何因何故从遥远的异国他乡“迁居”此地。也许,你并不知道,由于它们的到来,危险已悄悄发生,危害正在进行。有时候,你只是想利用一趟出国旅行的机会悄悄从国外带几粒好看的花种或几小段茎枝,回家栽种,或许你就成了这个外来物种的无意传播者、扩散者,因你的无意之举,很可能就会带来一场生态灾难,你家乡的许多植物可能因此会失去家园,甚至从此消失……这听起来是不是有些可怕?因为它们很可能是“非法移民”——外来入侵植物!何谓外来入侵植物?
一起来了解相关的名词术语
1 外来植物
外来植物,是相对于本地植物(乡土植物)而言,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态系统中,历史上不是本地自然发生和进化而来,而是后来通过不同的途径从其他地区传播过来的植物。比如,原产澳大利亚东南部的蓝桉(Eucalyptus globulus)在我国就是典型的外来植物。
2 外来入侵植物
当外来植物在新栖息地建立了种群,而且威胁并改变该地域的生物多样性时,就成为外来入侵植物。专业解读为:外来入侵植物,是指从其原生地,借助人为或自然力进入新栖息地,并在新栖息地失去控制而爆发性扩散,强占此地,威胁本地物种,造成农林牧业减产,生物多样性下降,生态系统稳定性下降等危害的植物。如原产巴西的水葫芦(Eichhornia crassipes),传入昆明滇池就泛滥成严重的外来入侵植物。
3 逸生植物
从栽培转变为野生的植物,称为逸生植物。如我国江、浙一带20世纪30年代引入栽培的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到了80年代演变成逸生植物。
4 逃逸植物
外来植物种被引种到新的地区后,其繁殖体通过扩散(有时还可能包括引种植物受强风、洪水或滑坡影响而位移),脱离人类的护理和培育,成为临时的漫游者,或侵占新的生态空间形成稳定野生种群的植物。如原产巴西的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就在我国南方演变成逃逸植物。
5 归化植物
外来植物(非本地种)被人类有意或无意地引进新的地区后,脱离人类的直接干预,能自行生长、繁殖并建立新种群超过一个生命周期,成为野生状态的种类。如原产北美洲的钻叶紫菀(Symphyotrichum subulatum)在我国多地已成归化植物。
知识扩展
外来植物的入侵途径:
1.自然扩散。如紫茎泽兰(Ageratina adenophora)随公路沿线从中缅边境扩散进入云南境内。(www.daowen.com)
2.无意引入。如喀西茄(Solanum aculeatissimum)随农作物引种而夹带引入。
3.有意引入。如含羞草(Mimosa pudica)作为观赏植物引进。
对外来入侵植物的主要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依靠人力或机械清除外来入侵植物,该方法适用于种子量较大、靠种子繁殖,根系浅、扩散能力强的草本入侵植物。
2.化学防除。根据各种入侵植物的生长特性,可选用草甘膦、二甲四氯、莠去津、苯达松等除草剂有效防除。但从土壤、水体等环境保护以及人类健康的角度,不建议使用化学药剂防除或慎重使用。
3.微生物防治。利用致病微生物(细菌、真菌等病原微生物)将外来入侵植物控制在生态和经济危害水平之下。
4.天敌防治。通过利用入侵植物的专食性天敌昆虫,达到降低其整体种群数量,削弱其危害的办法。
5.综合治理。将生物、化学、人工、管理(监控)等多项技术融合起来,发挥各自优势、弥补各自不足,达到综合控制入侵植物的目的。
对外来入侵植物的正确防范措施:
1.加强海关、出入境、边境贸易等容易导致外来植物入侵的监管与检验检疫。
2.加强民众对外来入侵植物的科普教育,提高公众参与和防治入侵植物的意识。严禁从境外携带种子、块茎、枝条等植物繁殖体进入境内。
3.如发现可疑外来入侵植物,应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
4.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如林业、农业、海关等,应出台相应的措施,联防联控,加强对外来入侵植物的监管。
5.当外来植物引入后应加强科学观测和调研,如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造成大面积危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