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大熊猫与唐家河自然保护区:生态文明的融合

大熊猫与唐家河自然保护区:生态文明的融合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唐家河自然保护区位于岷山山系东端摩天岭南麓,是以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为主要保护对象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总面积4万公顷。如今,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1978年,为加强保护大熊猫等珍稀动物,国家建立了唐家河自然保护区。这种巡护监测手段目前在国内自然保护区处于领先水平。目前,唐家河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基本实现了以技术促保护、以智慧谋发展的构想。

大熊猫与唐家河自然保护区:生态文明的融合

唐家河自然保护区位于岷山山系东端摩天岭南麓,是以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为主要保护对象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总面积4万公顷。

1978年以前,唐家河是绵阳地区伐木场的主要基地,于1978年建立自然保护区,1986年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前,林区常年有近千名伐木工人在此砍树、运送木材,当地农户还在这里垦林、开荒种粮食。1973年至1976年,这里的竹子大面积开花枯死。大熊猫食物来源短缺,加上人类活动的影响,林区多次发现大熊猫尸体,其他珍稀动物亦未能幸免,很多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种群数量迅速减少。

如今,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1978年,为加强保护大熊猫等珍稀动物,国家建立了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当地政府和群众热烈拥护,积极支持保护区的管理建设,帮助保护区管理处向广大群众进行广泛深入的生态教育活动。青川县县委、县政府用多种形式宣传保护大熊猫等珍稀动植物的重大意义,这些宣传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使保护大熊猫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为此,政府出动宣传车,到全县每个乡镇巡回宣传保护大熊猫等珍稀物种的重要性,还在全县树立了保护大熊猫的石碑,使广大群众树立“爱家乡、爱自然、爱国宝”的光荣理念。

1978年以前,唐家河境内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严重影响大熊猫等野生动物的栖息。保护区建立后,政府大力恢复森林植被,随着“天保工程”的实施,林地面积不断扩大,森林植被迅速恢复,区域内的野生动植物群也随之恢复发展。(www.daowen.com)

首先,大熊猫种群活动的区域逐步外扩,近年来,这种迹象更加明显,以前没有出现过大熊猫活动迹象的地方,如今不断发现野生大熊猫的粪便、毛发。如今,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巡逻时,野生大熊猫的遇见率超过60%。川金丝猴、扭角羚、黑熊、毛冠鹿等的活动踪迹也越来越频繁地被工作人员发现。可见这里的自然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一批中外专家常年在这里观察以大熊猫为主的野生动物的野外生态。近年来,保护区开始构建较完备的现代化监测体系,记录检测动物活动、植物生长情况和其他有用的信息。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如大熊猫活动遇见率,专家就能推断出整个保护区内大熊猫的种群数量。根据监测,相关工作人员还能及时变更和调整保护区的管理策略。

近几年,通过信息管理与应用平台建设,“智慧唐家河”——野外监测网络工程和信息化平台成功建成,可收集区域内动物、植物、水文、气候、负氧离子等多种数据。巡逻人员配备了移动终端,可实现在巡逻过程中上报数据,核实、核查任务的功能。移动终端还可以自动收集巡逻人员的GPS轨迹,将巡护监测数据发送给数据中心,供系统储存管理和查询。这种巡护监测手段目前在国内自然保护区处于领先水平。建立的保护区管理处的内部管理系统平台,促使职工发扬主动精神,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热情。目前,唐家河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基本实现了以技术促保护、以智慧谋发展的构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