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熊猫与生态文明

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熊猫与生态文明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四川省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1963年建立,为中国最早建立的综合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一。2015年,通过大熊猫DNA建档显示,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拥有野生大熊猫140多只。2019年,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达62.5%,植被覆盖率超过98%,连续46年无森林火灾发生。1983年,当时正值箭竹开花,全国大熊猫面临断粮危机,于四川大学生物系毕业的张和民临危请命,要求到大熊猫灾情最严重的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

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熊猫与生态文明

四川省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1963年建立,为中国最早建立的综合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一。它的总面积为20万公顷,是以保护大熊猫为主的珍稀动植物和高山林业生态系统综合性自然保护区。到2015年,保护区境内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约50种,昆虫约1700种,植物近4000种,是非常宝贵的生物基因宝库

为强化对大熊猫等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的保护,1983年3月国务院批准将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汶川县的卧龙、耿达两个公社划定为汶川县卧龙特别行政区,由林业厅代管。同年7月,省政府、原林业部联合做出了将四川省汶川县卧龙特别行政区改为四川省汶川卧龙特别行政区的决定。

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始终把握住“坚持生态文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不断加强生态建设,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探索出了有卧龙特色的自然保护模式

全民参与,大熊猫栖息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保护区管理局局长、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原主任张和民推行保护区农户直接参与天然林“协议管护”模式。这一模式,将退耕还林与解决大熊猫主食——竹子的来源相结合,开辟人工种竹基地,使生活在保护区内的大熊猫,哪怕是遇到天然竹紧缺的情况,也不会愁吃的。

近年来,保护区创新思路,从2014年底开始开展“数字卧龙”建设,成为全国首个实现信息化管理的保护区。通过先进技术,保护区动态监测大熊猫等珍稀动物的生活景象,获得了大量的大熊猫、金丝猴雪豹等动物的照片和信息。2014年7月的一天,保护区巡逻队队员利用红外线触发相机,在老鸦山区域10平方公里范围内,捕获到4只野生大熊猫野外活动的影像,还采集到金丝猴、水鹿、毛冠鹿、藏酋猴、黑熊等多种动物的生活资料信息。2019年4月中旬,在保护区境内海拔2000米左右,红外线相机首次拍摄到白色大熊猫。这说明卧龙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的多样性、栖息环境的完整性都得到了有效保护。2015年,通过大熊猫DNA建档显示,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拥有野生大熊猫140多只。2018年,卧龙开展新一轮大熊猫调查,发现大熊猫出没痕迹的次数越来越多。2019年,观测人员用摄像机在牛头山首次拍到2岁左右亚成体野生大熊猫双胞胎。此前,科学考察发现,野外大熊猫产双胞胎,往往会遗弃一崽,自己只养一只。这对双胞胎之所以能存活下来,专家认为是因为卧龙食物丰富不愁吃、育幼环境好,更有利于母兽抚养双胞胎。

2019年,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达62.5%,植被覆盖率超过98%,连续46年无森林火灾发生。

1.统筹协调——百姓富裕生态美

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全面完成“生态家园”建设,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为此,保护区组织群众参加特色养殖、烹调、羌绣等技能培训,举办现代畜牧农业科技培训班,不断提高农牧民及失地农户的种养殖业技术水平,成效显著。

2.攻坚克难——大熊猫繁育科研的旗帜(www.daowen.com)

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大熊猫科研工作,无论规模和水平,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处于领先地位。

1983年,当时正值箭竹开花,全国大熊猫面临断粮危机,于四川大学生物系毕业的张和民临危请命,要求到大熊猫灾情最严重的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1987年,张和民被公派去美国攻读硕士学位,两年后,他放弃了留在美国的机会,又回到了卧龙。那时,中国的圈养大熊猫繁育正面临“发情、配种、育幼”三大难题。在过去10年中,只繁育了一只大熊猫幼崽,而那只幼崽只活了两年。张和民为改变这种状况,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竞相奔赴卧龙,集聚成一支高水平的科研团队。

数十年来,这支科研团队一直致力于大熊猫的保护、人工繁育和野化放归研究,通过科学创新,成功地攻下了一个个技术难关。他们运用环境富集、诱导发情、创新饲料配方等技术,提高雌性大熊猫的发情率;开创精液采集、人工授精、种公兽培育、母兽排卵期综合检测等新技术,提高育龄雄兽自然交配率和雌性受孕率;育幼使用人工采奶、换崽技术、人工育幼,提高幼崽成活率。团队成功地解决了圈养繁育大熊猫的“三大技术难题”。为此,他们整整花了几十年的时光和心血,创建了世界上最大的大熊猫人工圈养种群。

目前,卧龙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大熊猫圈养繁育研究机构、国内科研合作的重要平台。它为大熊猫保护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是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领域的一面红旗。

3.野化培训——放归科学研究的领头羊

圈养大熊猫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将它们放归野外,以壮大野外种群数量。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一建立就开始圈养繁育大熊猫。紧接着,探索野外放归试验。经过一次次失败与成功,于2003年正式启动第一期放归项目。2006年,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将圈养繁育的大熊猫祥祥在培训后放归野外,迈出了圈养繁育大熊猫走向野外的第一步,为大熊猫野外放归留下了宝贵的经验。

2010年,卧龙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启动圈养大熊猫野化培训第二期项目。工作人员根据前一期的实践,改进了培训方法,将四只来自邛崃山系和岷山山系的大熊猫收入此次项目中。这四只大熊猫都救护于野外,有一定的野外生存经验。大熊猫淘淘在野化培训中经受住了环境和气候的考验,野外生存能力得到锻炼,于2012年秋天被放归野外。2013年11月,大熊猫张想经过26个月的野化培训后,被放归野外。2019年3月,雌性大熊猫草草被放回野外生活2个月,完成自然状态受孕后,于5月初回捕到基地待产,草草在8月20日顺利产下一对双胞胎,均为雄性,身体状况良好。2019年6月,吉尼斯世界纪录为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颁发了“首例圈养大熊猫野外引种产下并存活的大熊猫双胞胎”吉尼斯世界纪录TM证书。这说明,卧龙自然保护区实行大熊猫救护、圈养繁育、放归野外,这“一条龙”的不懈探索研究是成功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