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普朗克的黑体辐射工作和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理论,科学家在20世纪初开始认识到光具有一种粒子性(可称为“光子”)。而且,他们还知道光子的能量是与频率成正比的。因此,人们就可以推断,光子也应该具备一定的动量。而这个动量就是:
其中:k是波数(也就是k=2π/λ,这里λ是光的波长)。这个式子是如何推导出来的呢?从古典电磁学里我们知道p=E/c。应用了普朗克公式,E=hν,那我们就可以得到上式。
既然光子有一定的能量和动量,它的性质就和一个古典力学里面的粒子相当近似。因此,20世纪初的科学家就认识到,以前根据麦克斯韦理论被认为是“波”的光,其实也同时具备了“粒子”的性质。另外,根据玻尔的原子模型,却又似乎暗示电子具备了“波”的性质。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根据玻尔的量子条件pr=n,如果运用了公式(3.3),我们就可以得到:
也就是:
这就表示,电子的圆周轨道的长度应该是电子波长的整数倍。所以,玻尔所建议的量子条件,其实已经暗示了在原子轨道里的电子可能会以一种波的形式存在。(www.daowen.com)
1924年,法国的一位物理学博士生,叫德布罗意,在他的博士论文里就正式提出一个假设:他认为不但光子符合公式(3.3)的关系,其他带有质量的粒子(如电子)也符合公式(3.3)的关系。这个假设等于说,辐射波与物质波有着相似的物理性质。
德布罗意的假设在当时引起了一些科学家的注意。他这个假设如果成立的话,那么电子和光子的物理性质就应该是很类似的。于是有些科学家开始用实验来检验这个预言。1927年,有两个不同的实验小组分别发现了支持这个假设的实验证据。一个是在英国的阿伯丁大学(University of Aberdeen)的汤姆逊(G.P.Thomson,他是J.J.Thomson的儿子)的实验小组,他们发现让阴极射线(即电子束)通过一个薄片后,会出现一个干涉图像,显示电子的确具有波的物理性质。另一个是在美国贝尔实验室的戴维森(Clinton Davisson)和革末(Lester Germer)小组,他们把阴极射线照在镍的晶体上,观察到电子出现了一种衍射现象,其衍射规律遵循布拉格衍射定律。而且,从这个衍射中测量出来的电子波长,与德布罗意的假说完全一致。因此,这两个实验不但证明了电子的确是有波的物理性质,而且其波长也是符合德布罗意的公式所预言的。
图3.6 德布罗意
Louis-Vicotn de Broglie,(1892—1987)是法国物理学家。1924年,他在博士论文中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就是电子具备与光子一样的波动性质,而且这些粒子的动量都与它们的波数成正比。这个假设后来得到实验的证实,他因此获得了1929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后来,人们不仅仅用电子来进行衍射实验,还用中子、氦原子等不同的粒子来进行实验,得出的结果都与德布罗意的公式一致。于是一个革命性的新物理概念开始形成。在这个新诞生的量子物理里,人们发现不但光波具备了粒子的性质,一些构成物质的粒子其实也具有波的性质。这种现象,就被称为“波粒二象性”。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一连串的实验让人们深刻认识到,有质量的粒子,尤其是电子,虽然看上去是一颗一颗的粒子,但在微观世界里,它同时也具有波的性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