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发展不但需要思想的自由和开放,还需要有活跃的交流与竞争。在中国的历史上,春秋战国是不同学派交流最活跃的时候,当然也彼此竞争。当秦统一了中国,建立了一个中央集权的政府以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这种百家争鸣的局面。而在西方,却长期存在着不同学派、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和竞争。比如在古代,古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与古希腊文明可以说是相映生辉。即使是欧洲的“黑暗时代”,在被基督教控制的地区以外,还曾出现过灿烂的伊斯兰文明。一些伊斯兰科学家的工作,就对近代西方的一些科学家提供了重要的启发。在文艺复兴以后,许多不同国家的学者都曾在科学上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例如,提出“日心说”的哥白尼是波兰的天文学者,而推广“日心说”的伽利略是意大利科学家;另外,为“日心说”提供了重要证据的开普勒是德国的天文学家。他们这些工作又影响了英国的物理学家牛顿,从而启发他创立了万有引力的学说。
在现代,量子力学的发展也有类似的情形。最早提出光以量子的形式传播的是德国的物理学家普朗克,他的理论影响了法国的物理学家德布罗意(de Broglie)和丹麦的科学家玻尔(Niels Bohr),启发了后者提出了最早的原子理论。他们这些工作又启发了奥地利的物理学家薛定谔去建立一个量子力学的波动方程,使用这个方程,科学家才建立了一个现代的原子模型。
科学的发展依赖交流和竞争,可以很好地说明为什么现代科学的发展主要在西方而不在东方。在欧洲,长期存在着许多互相竞争的国家。不论为了军事上的优势还是经济上的优势,它们在科学技术上都在激烈地竞争着。这种情形在最近两个世纪尤其明显。同时,由于欧洲的交通相当发达,而且普遍使用拉丁语,不同国家的学者可以很容易地互相交流。某个地区的科技进步可以影响别的地区。但对于中国而言,她是被排除在近代的科技交流之外的。自从明朝郑和下西洋以后,中国的中央政府在明清两代都采取了海禁政策,失去了与欧洲国家交流的机会。(www.daowen.com)
在鸦片战争以后,当中国的科技和国力都已经严重地落后于欧洲国家时,中国才被迫打开门户。然而那时,中国已经无力抵抗西方帝国主义的入侵,长期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