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的人们并不全都满足于用神话来解释自然。一些富于探索精神的人开始用一种理性的态度去了解自然世界。经过长期的观察,他们逐渐积累了大量有系统的知识。因此,不少古文明在天文、地理、历法、数学(尤其是几何学)、冶金、建筑和农业等各个方面都获得了很大的发展。
人类的古代文明主要发源于地球的北半球,在欧亚大陆的温带地区。这些文明可以大致分为两个重要的板块[1]:一个是在欧亚大陆东方的中国地区;另一个是在欧亚大陆的西方,包括两河流域和地中海沿岸(我们也可以称之为“泛地中海地区”)。由于地理的隔阂,这两大板块的文明在早期基本是独立发展的。19世纪以前,这两个地区很少有直接的互动。
让我们先回顾一下东方文明在科学上的发展。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据说有5000年。不过在此之前,生活在这个地区的人很早就已经开始利用自然了。中国经历过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在3000多年前周朝建立时,中国就已经形成了一个高级的农业社会。通过对于日月运行的观测,人们已经可以制定一套相当准确的历法。由于农业的需要,中国人很早就修建了一些有规模的水利工程。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对了解自然的学问非常重视,例如在儒家的经典《大学》里,就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治学程序。所谓“格物致知”就是从观察事物中找出自然的规律。中国人很早就已经提倡了科学的精神。
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处于百家争鸣的时代。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学说,互相较量。这情形有点类似于欧洲同一时代的希腊城邦社会。不过,这种活跃的学术气氛到秦统一中国以后就再难以复见了。
在古代的中国,对自然现象有相当深入的研究。据《史记》记载,在尧帝的时候,就已经设立了专职的天文官。在我国河南安阳出土的殷墟甲骨文中,就已有许多关于天文观察的记载。在中国古代的文献里,很早就出现了有关二十八宿的天文描述。我国古代在创制天文仪器方面,也做出了出色的贡献。我国最早的天文仪器大概是土圭(又称“圭表”),是用来度量日影长短和角度的日晷。西汉的落下闳制成了我国古代测量天体位置的仪器“浑仪”。东汉的张衡创制了世界上第一架利用水力推动的“浑象”(又称“浑天仪”)(见图1.5)。
图1.5 古代中国的天文观测仪器(www.daowen.com)
古人使用日晷(左图)来量度日影的长短和角度,从而知道时间和季节。浑仪(右图)是用来测量不同天体位置的仪器。均在汉代已有记载。
在古代各大文明中,中国在数学上的发展曾经是领先的。中国的传统数学称为算学,据说起源于仰韶文化,距今已有5000余年历史。在周公时代,“数”是当时训练学者的六艺之一。根据李约瑟(Joseph Needham)的研究:十进位制在公元前1400年的中国商代就已经出现。比同时代的巴比伦和古埃及的数字系统更为先进。早在公元前2世纪,中国就已经出现了一本《九章算术》的数学著作。这本书列出了开平方、开立方等计算方法,提出了正负数的概念。西汉的张苍、耿寿昌增补和整理了《九章算术》,更详细地说明了开平方、开立方和求解线性方程组的算法。
西汉时候出现的《周髀算经》记载了许多汉代的数学成就,包括几何学里重要的勾股定理。汉代的张衡不但是著名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也是一位数学家。他发现圆周率的值接近3.15。随后的刘徽把这个值近似到 3.14。到了公元5世纪,祖冲之更在数学上做出了出色的成就。他所推算的圆周率可以准确到小数点后7位。
对于历法的制定,中国的古人尤其先进。在战国年间,中国人已经编制了6种不同的古历法。目前已知的第一部最完整的历法,是汉武帝年间(前2世纪)由邓平、唐都、落下闳及司马迁等制定的《太初历》。其规定一年为365+(385/1539)日;一个月为29+(43/81)日;一年为12个月,每19年有7个闰月。当时还清楚地列出了二十四节气的概念。二十四节气主要是根据日晷反映出的太阳的运动规律制定的。每年日影最长的那天称为“冬至”,日影最短为“夏至”。在春、秋两季各有一日其昼夜时间长短相等,分别定为“春分”和“秋分”。而其他的一些节气则根据季节变化做出相应的规定。
中国古人为何对日月运行的规律掌握得如此准确?主要是因为当时的中国已经是一个高级农业社会,在耕作上需要配合季节的变化。还有,古人认为天象的变化可能与世间的大事有一定的关联,所以他们很认真地研究和记录天文的现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