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旅游供应链的界定及对绩效评价的影响

旅游供应链的界定及对绩效评价的影响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旅游供应链结构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最优的资源配置,使供应链能发挥最高效率和最大增值,旅游运营商从关注内部营运逐步转向关注游客需求,并进一步延伸到与游客的有效互动、个性化定制产品、增加游客体验价值等方面,旅游供应链绩效评价更多地取决于游客的主观感受。旅游活动对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的高度依赖性决定了旅游供应链绩效评价的目标导向多元化,旅游供应链的价值还在于旅游目的地资源的保护及其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供应链的界定及对绩效评价的影响

(一)概念

1.旅游供应链

以传统制造业供应链为基础,结合旅游行业的特殊性,学者们提出了旅游供应链的概念。现有的研究中,较为代表性的定义有以下三种。其一,佩吉(Page)将旅游行业视为不同利益、活动、利益相关者和业务的功能性组合所形成的独立供应链;其二,塔珀和方特(Tapper&Font)将旅游供应链定义为由向旅游者提供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所有供应商所组成的链条,这些供应商提供的商品或服务包括住宿、交通、吸引物、酒吧、餐馆、纪念品和手工艺品、食品生产、垃圾处理系统以及对旅游业的发展起支持作用的目的地基础设施等;其三,张(Zhang et al.)等认为,旅游供应链是由包括私营企业和公共部门在内的参与不同旅游活动的旅游组织所组成的网络结构,旅游活动涵盖从航线、住宿等旅游产品或服务的供应到特定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产品的分销和营销。随着对旅游供应链研究的深入,一般认为:旅游产品特性决定旅游供应链比传统制造业的供应链结构更为复杂;旅游供应链的主体广泛涉及公共部门和私营企业等主体;旅游供应链是一个网络结构而非链条结构。

狭义上的旅游供应链只包括旅游产品或服务的直接供应商和顾客,不考虑旅游产品或服务的间接供应商和公共部门,旅游供应链可以简单理解为只包括旅游服务或产品的直接供应商,是一种由生产商—代理商—零售商—最终用户组成的网链结构。广义上的旅游供应链包含了所有参与旅游活动的企业和组织,不仅包括旅游产品或服务的直接供应商,还包括间接供应商以及公共部门。广义旅游供应商是指所有为旅游者提供商品和服务的部门,包括餐饮、住宿、旅游交通、吸引物、纪念品、公用基础设施等,以及为这些中间产品提供服务的供应商。从这个角度来看,旅游供应链是将旅游产品和服务传递给旅游者的所有供应者的集合,它是一个关系主体非常庞大的网络。

2.旅游供应链管理

旅游供应链管理是指围绕旅游者的需求,以关联企业之间的合作为基础,对供应链系统中的工作流、服务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进行计划、协调、控制与优化,实现旅游供应链整体运作最优化,以最少的成本、合理的价格、及时准确地为消费者提供合适的产品或服务。在管理职能上,旅游供应链管理包括关系管理、绩效管理、质量管理信息管理等。其中,关系管理主要包括旅游企业间的战略联盟关系、旅游企业间的合作关系、旅游区域间关系以及当地政府与旅游组织间的关系;绩效管理主要是供应链绩效评价可靠性评价、网络集成度评价、旅游服务集成商的评价与选择等;质量管理包括顾客感知的服务质量和旅游企业提供服务的质量对顾客价值的创新能力、对敏捷供应链的旅游服务质量监督和调整策略等;信息技术管理研究网络和信息技术以及电子商务对旅游供应链的影响,通过网络进行高效的旅游产品(或目的地)营销以及网络营销贫困人口和供应链的影响,利用云计算相关理念和技术构建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系统的管理模式、风险与可靠性管理、产品开发和服务设计管理等。

(二)构成要素

一般而言,基本的旅游供应链可由初级供应商、旅游运营商、旅游代理商(旅行社)和游客四个主体构成。初级供应商包括宾馆、饭店、航空公司和其他运输公司等,具有高固定成本、低边际成本和高产品时效性的特征;旅游运营商常被称为批发商,具有中间商和制造商的双重性质,既可以简单地将旅游产品或服务从基层供应商传递给旅游代理商或游客,也可以将基本供应商的产品或服务整合为全新的产品包,甚至以自己的品牌进行营销活动,按照其业务范围可以分为出境游运营商和入境游运营商两类;旅游代理商主要是指将旅游运营商的产品或者初级供应商的产品或服务销售给旅客的组织机构,与旅游运营商和初级供应商形成委托代理关系,按照代理商与游客所在国家相同与否同样分为出境游代理商和入境游代理商两类;旅客按照其性质可以分为不同类型,包括独立游客和团体游客、国内游客和国外游客等。

从旅游供应链的构成要素来看,在现代信息网络环境下,旅游供应链完全可以扩展到提供商业服务和公共服务的所有组成要素,构建旅游产品和服务传递给旅游者的所有供应者的集合。网络环境下需要高度关注以下两类要素在旅游供应链中的作用:一是对旅游者角色的深刻认识,旅游不再是被动的服务接受者,而是价值创造的合作生产者。从服务本身来看,旅游者是服务需求的初始提出者和最终消费者,参与了整个服务生产过程。在网络环境下消费者的作用更是被凸显出来,基于用户内容生成(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技术的将旅游消费者思想的引导作用延伸到潜在消费市场,实现了消费者主导作用从单向的内部服务过程向整个旅游供应链的蔓延,微博、微信、社交网络、在线点评和虚拟旅游社区等社会化媒体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网络环境下旅游供应链外部环境要素的全面认识,一批新的旅游供应链外围主体逐步纳入节点网络,如网络与通信运营服务商、在线旅游支付结算金融部门、目的地提供旅游公共服务的部门(如天气、交通、医疗等)、社会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如保险急救等)。

旅游供应链运作的动力源是用户需求和利润需求,旅游服务供应商是在为游客创造客户价值过程中获得收益。旅游供应链结构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最优的资源配置,使供应链能发挥最高效率和最大增值,旅游运营商从关注内部营运逐步转向关注游客需求,并进一步延伸到与游客的有效互动、个性化定制产品、增加游客体验价值等方面,旅游供应链绩效评价更多地取决于游客的主观感受。旅游供应链驱动因素还包括游客满意度、旅游可持续发展货币价值、需求不确定性和降低库存等。旅游活动对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的高度依赖性决定了旅游供应链绩效评价的目标导向多元化,旅游供应链的价值还在于旅游目的地资源的保护及其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结构模式

旅游供应链网络结构是指由供应链成员按照旅游产品和服务的供应方向排列起来并表明各级供应商和顾客之间关系的网络构成,表现为围绕满足旅游者的需求而构建的各种旅游服务供应商和旅游者在内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涵盖旅游产品的开发、生产、组合、销售等业务流程,形成旅客流、产品流、物流、信息流与资金流的集合。旅游供应链的结构决定了对其进行管理、协调与优化的内容和方向。从管理职能观察,旅游供应链模型可以划分为以旅行社为核心的旅游供应链模型、以旅行社为核心的绿色旅游供应链模型、旅游目的地供应链概念模型、以游客为核心的柔性旅游供应链模型、虚拟集群式旅游供应链模型等。旅游供应链是涉及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等多个节点的网络结构,结构形式与链上主体协作模式、信息和产品流动方向等因素相关,区别于制造业供应链。随着社会发展和研究的逐步深入,以时间为基本维度,旅游供应链的结构也经历了一个由简到繁的过程。

1.直线型结构

直线型旅游供应链结构是最简单的一种结构,它将旅游供应链视为一条由旅游供应商、运营商、代理商和游客组成的链条结构。其基本结构如图8-1所示,直线型旅游供应链结构可一目了然地确定各主体的相对位置,但忽视了不同层次主体之间的直接沟通和信息反馈等过程。

图8-1 直线型旅游供应链结构

2.网络型结构

网络型旅游供应链相对于直线型旅游供应链而言,考虑了更多的旅游供应链主体,将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跨层次流动和旅游信息的反馈纳入研究框架,其基本结构如图8-2所示。其一,网络型旅游供应链结构将旅游供应商进一步划分为间接供应商和直接供应商,与直线型旅游供应链相比,增加了间接供应商这一主体类别。一般而言,直接供应商指可直接与游客产生交易关系的住宿供应商、运输供应商和饮食供应商等,而间接供应商则为直接供应商服务,包括饮料和食品供应商、旅游设备制造商、工艺品制造商、垃圾回收或处理商、家具制造商以及水和能源等资源供应商,既包括私营企业,也包括公共部门。其二,网络型旅游供应链突出了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跨层次流动。其三,网络型旅游供应链结构着重突出了间接供应商和直接供应商的界定以及旅游供应链中与服务流方向相反的信息流。

网络结构是按照产品或服务的供应方向、供应商与旅游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形成的虚拟网络拓扑结构。然而,随着在线旅游服务商的出现,它兼具旅游运营商和中间代理商的双重功能,旅游消费者可以轻松地购买任意时间和地点的旅游产品,也可以通过供应商的电子商务网站直接购买旅游产品,产生了供应链主体的集成(升级)和越级行为。也就是说,同一供应商与同一消费者之间的链接关系可以有多种并存,旅游消费者可以遵循市场规律进行优选。因此,旅游供应链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某一种线型结构,而是一个多渠道并行的网络结构而非链条结构。

图8-2 网络型旅游供应链结构(www.daowen.com)

3.新网络型结构

随着网络的发展,旅游供应链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网络系统出现并成为新的连接旅游供应商和游客的渠道之一。新型旅游供应链结构如图8-3所示,该结构突出了网络媒介的重要性。旅游行业的网络化趋势使得学者们积极预测未来新型旅游供应链的结构,可同时发挥旅游运营商和旅游代理商等中间商职能的新型中间商(如CRS计算机预定系统)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出现。旅游网络系统对旅游供应链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旅游网络系统对旅游供应商、旅游运营商和旅游代理商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进行比较,从而作出最优的购买决策;二是游客可以更为便利地通过旅游网络系统购买旅游产品和服务。现阶段,网络型旅游供应链结构被广为接受,但是随着网络的发展,新型旅游供应链结构将更加符合实际情况,但需要说明的是,旅游网络系统仍不能完全取代旅游运营商和旅游代理商的职能。

图8-3 新型旅游供应链结构

4.智慧型结构

网络数字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智慧旅游逐渐兴起,但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智慧旅游作为信息技术革新的产物,其概念与内涵都离不开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云计算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是智慧旅游的四大关键技术,也是发展智慧旅游的基础。智慧旅游的四大应用对象为:以政府为代表的旅游公共管理与服务部门、游客、旅游企业以及目的地居民。它将政府和目的地居民纳入整个体系中,使更多的节点企业或个人可以高效地参与到旅游供应链的运行中。智慧旅游服务平台的出现,促使旅游供应链产生新的变革,各个节点都紧密围绕着这个平台展开,使各个节点联系更加紧密,整个旅游供应链运行效率更加高效,如图8-4所示。

图8-4 智慧型旅游供应链结构

(四)发展趋势

由于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化的迅速普及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旅游供应链体现出强烈的时代感和实践性。

1.全球化的旅游市场新环境

全球化旅游的发展对旅游供应链产生了新的要求。一方面,新型的旅游中间商相继出现。传统的旅游运营商和代理商出现了进一步的分化,根据旅游运营商所从事业务的不同可划分为入境旅游运营商(IBTO)和出境旅游运营商(OBTO)两种类型,按照代理商与游客所在国家相同与否同样分为出境游代理商和入境游代理商两种类别;另一方面,不同国家旅游企业之间的合作大量涌现。旅游业面临新的市场环境,其对旅游供应链的网链结构、信息共享、企业协作、风险控制等产生新的影响。旅游活动的分散性与协作性导致旅游行业利益相关企业的高度依赖性,旅游供应链作为一种客观存在为这些利益主体架构合作的桥梁,受到自然、社会、政治宏观环境的间接影响之外,更多受到供需、竞争等行业因素的直接影响。

2.信息化推动的供应链新格局

旅游产业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服务产业,涉及的信息量巨大,旅游业与信息技术存在天然的耦合性。大众旅游时代旅游需求的泛化与旅游服务的集成需要旅游业内充分实现信息共享,现代信息技术已成为驱动传统旅游业变革的重要因素。旅游需求自身呈现个性化与多样化特征,互联网的普及带来了信息获取的便利性与信息源的无限增加,又促发了旅游需求的密集性与复杂性。海量与分散的旅游需求需要旅游服务提供商采用自动化与智能化的信息技术来完成信息匹配、活动协作、资源整合以及服务创新。信息技术不仅全面渗透旅游消费方式,更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的新要素与新资源。借助信息技术催生了新的旅游生产方式和产业组织形态,信息技术成为推动旅游商务模式创新的动力。信息技术与传统旅游业地融合在营销方式、渠道整合、商业模式、价值创新等方面将影响传统旅游业的发展与转型。

信息技术的引入对旅游供应链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旅游供应链主体之间的协作,信息通信技术(ICT)常被认为是业务流程的促进者和减少成本的潜在工具,而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同样可能造成成本的增加,因此旅游企业在进行ICT项目投资决策时,应着重比较ICT所带来的业务流程及与其相关联的成本。如旅游企业联盟成员企业可以找出业务流程上可能存在额外费用支出的压力点(Press Point),从而实现业务流程费用的量化。二是旅游供应链的重构。网络的发展,使旅游行业中许多传统渠道被废弃的同时,也涌现出了新的渠道和中间商。ICT与旅游分销渠道上的权力分布密切相关,意味着旅游分销渠道上的主体可以通过对ICT的应用改善主体的权力地位。互联网、电子商务、信息系统、数据挖掘等信息技术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包括信息技术改变交易模式、催生新的商业模式、改善营销渠道和发现潜在市场等等。提供、传递、分析与挖掘准确而有效的相关信息供旅游企业间的协作是旅游供应链的一个主要功能。信息技术的深入应用强化信息中间商的作用、改变企业的合作方式、信息的拥有与利用程度决定企业的权力分布,这些影响到旅游供应链的组织结构。

3.基于旅游目的地承载能力可持续的供应链体系

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旅游环境的支持,当旅游经济过速增长超出旅游环境承载阈值时,两者产生相关制约的负向作用。旅游需求带来的旅游规模的迅速增加,同时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存在明显的不均衡,加剧了对旅游环境的恶性影响。旅游环境承载力表现为自然环境、经济环境与社会环境三个分量承载力,反映旅游环境系统对旅游活动的承受能力。自然环境系统中的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空气、植被等成分及其组合决定自然环境的状态与其对旅游活动的缓冲、调节能力。旅游自然环境承载力最直接表现在旅游景区的自然条件对游客以及旅游活动供应商的支持与容纳能力。旅游经济环境包括以旅游基础设施为载体的外部经济因素和以旅游服务设施为载体的内部经济因素。交通运输、信息网络、水电供应与环境卫生等基础设施决定了旅游进出中转的通达性和旅游活动物质的保障程度。旅行社、酒店饭店、集散中心、购物中心等旅游服务设施的完善方能满足旅游需求的多样化与提升旅游体验的满意度。旅游经济环境对旅游活动的承受能力只有内外经济因素都对旅游活动的开展形成足够支持力时才有保障。传统的旅游社会环境涵盖游客行为、居民利益、文化习俗与监督监管等要素,表现为当地居民心理承载力与游客旅游心理承载力。旅游社会环境承载力应突破传统的旅游经济价值导向,从心理、情感道德法制等角度培养与强化游客、居民与服务商、主管部门等主题对旅游生态环境的新的价值观的认知、认同与遵循。

一方面,旅游自然、经济与社会环境是旅游活动开展的基础条件,奠定了旅游供应链的物质保障与支持载体。另一方面,旅游环境的不可存储与刚性供给使得环境承载能力短时期内表现为恒量,旅游供应链只能基于既定的环境承载能力满足大众旅游需求。在可持续发展理论倡导下,旅游环境应扩大为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与城市和人的共生环境,成为旅游供应链各主体协调活动的支撑环境和约束条件。当前社会对环境保护的舆论导向对企业采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作为供应链中一环的单个企业只有联合供应链上的其他主体以整体的形式才可以有效推进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可持续发展视角的兴起在旅游供应链领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一是绿色旅游供应链和环境旅游供应链等概念相继产生;二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因素研究;三是旅游可持续发展中旅游供应链主体的相对作用。旅游供应链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需要旅游供应链主体相互合作与共同努力,但是其作用有大小之分。

从地理区域角度看,旅游目的地表现为旅游活动的物质载体,从市场营销角度看,旅游目的地侧重旅行者对目的地的形象感知,从当地居民角度看,旅游目的地影响居民生活质量,从区域经济角度看,旅游目的地带动目的地周边经济发展。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聚焦于旅游者所期望的特定利益与该目的地交付这些利益的实际能力之间的权衡。旅游目的地附加的多种不同的特质和产品,使得旅游行业更多地从其特质为焦点来分析旅游目的地的市场竞争能力。基于旅游目的地是满足游客旅游需要而产生的物质、形象等旅游产品的集合体,目前对旅游目的地的研究侧重其经济性的功能定位,并通过加强目的地营销来获取旅游者青睐与赢得行业竞争优势。旅游需求的变化导致对旅游目的地功能定位的内涵与外延扩大。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使用与旅游服务主体的细化分工,使得旅游目的地联合营销网络取代传统目的地营销活动;借助联合营销网络促进旅游目的地相关主体协作,完成目的地形象建设与构建地区旅游竞争优势。旅游目的地联合营销需要构建不同主体间的组织网络,基于营销视角的旅游目的地经济功能随之转向旅游目的地的规划与管理功能。目的地规划与管理兼顾经济、效率、效益、公平,通过治理方式倡导政府、企业与游客、居民结成伙伴关系共同参与管理旅游目的地公共事务。旅游目的地将交通、住宿、餐饮、景区等旅游服务供给资源集中于有效的框架内满足旅游者需求,通过基础设施完善与目的地市场营销吸引旅游者,进而激活整个旅游体系。因此旅游目的地的功能定位最初表现在作为旅游产品与服务核心资源,反映出其在旅游活动中的重要性。随着包团旅游时代向散客旅游时代的过渡,旅游环境、社会秩序、居民福祉等旅游目的地相关因素都会影响到游客的旅游体验。目的地作为旅游供应商通过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完善能有效地整合其他旅游供应商资源,直接满足游客旅游需求与区域经济发展,因此旅游目的地的功能定位能够影响旅游供应链的结构与功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