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旅游需求与旅游经济学

旅游需求与旅游经济学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凡是只有旅游欲望而无支付能力或者只有支付能力而无旅游欲望的需求均称为潜在需求。不仅有效地刺激了人们的旅游需求,“催化”人们的旅游行为,而且缩短了旅途时间,减少了途中的劳累及单调,又进一步加快了国际旅游业的发展,使旅游业进入一种全球化发展的新趋势。

旅游需求与旅游经济学

需求,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某种事物渴求满足的欲望,是产生人类一切行为的原动力经济学的需求(Demand)是指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某一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有消费意愿和有购买能力是其存在的两个条件。当消费者所购买的商品为旅游产品时,则称为旅游需求,即有旅游欲望的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某一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旅游产品的数量。

值得重视的是,旅游活动的产生有其特殊性,即旅游的使用价值是以人的流动而非物的流动方式实现的。一般的消费活动在获得商品的使用权后,消费者也获得了商品的所有权,消费者可以把商品拿回家去慢慢享用,这就产生了所有权的转移。然而旅游者在获得某旅游商品的使用权后 ,却无法转移所有权,只能以人的移动代替物的移动来享用该产品。此外,闲暇时间是旅游活动实现的又一个必要条件,也就是说光有旅游意愿和购买能力而没有闲暇时间,旅游需求也无法满足,闲暇时间的多寡、集中分散程度将直接影响旅游经济和消费的规模。

因此,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旅游需求就是指人们为了满足对旅游活动的欲望,在一定时间和价格条件下,具有一定支付能力可能购买的旅游产品的数量。简言之,旅游需求就是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需求。

(一)旅游需求的特征

1.旅游需求表现为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购买欲望

旅游需求作为旅游者的一种主观愿望,其表现为旅游者对旅游活动渴求满足的一种欲望,即对旅游产品的购买欲望,是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及行为的内在动因。但旅游需求并不是旅游者实际购买的旅游产品数量,它只表现为对旅游产品的购买欲望,而这种购买欲望能否实现则取决于旅游者的支付能力及旅游经营者提供旅游产品的数量。

2.旅游需求表现为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购买能力

购买能力是指人们在其收入中用于旅游消费支出的能力,即旅游者的经济条件。旅游者的经济条件,通常是用个人可支配收入来衡量。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个人可支配收入越多,则人们对旅游产品的需求就越大。此外,一定的旅游产品价格也是影响旅游者购买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购买能力,不仅表现为旅游者消费旅游产品的能力及水平,而且是旅游者的购买欲望转化为有效需求的重要前提条件。

3.旅游需求表现为一种有效需求

在旅游市场中,有效的旅游需求是指既有购买欲望,又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它反映了旅游市场的现实需求状况,因而是分析旅游市场变化和预测旅游需求趋势的重要依据,也是旅游者制定经营计划和策略的出发点。凡是只有旅游欲望而无支付能力或者只有支付能力而无旅游欲望的需求均称为潜在需求。前一种潜在需求只能随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们收入水平提高,才能逐渐转换为有效需求。后一种潜在需求则是旅游经营者应开发的重点,即通过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如广告、宣传、人员促销等,使其能够转换为有效的旅游需求。

(二)旅游需求的产生条件

现代旅游需求的产生,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条件。从客观上讲,旅游需求是科学技术进步、生产力提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其中,人们可支配收入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多及交通运输条件的现代化是产生旅游需求的三要素。

1.人们可支配收入的提高是产生旅游需求的前提条件

可支配收入,是指人们从事社会经济活动而得到的个人收入扣除所得税的余额,是人们可以任意决定其用途的收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收入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层次和消费结构也发生很大的变化,导致对旅游需求也日益增加。一般来讲,在人们可支配收入一定的条件下,人们用于衣、食、住、行及其他方面的支出比例基本不变。但是,随着人们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人们用于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支出就会相对减少,而用于其他方面的支出则相对增加。因此,人们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不仅是产生旅游需求的前提,而且对旅游的出行距离及内容等也具有决定性影响作用。

2.人们闲暇时间的增多是产生旅游需求的必要条件

旅游活动必须花费一定的时间,没有时间就不能形成旅游行为,因而闲暇时间是构成旅游活动的必要条件。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人们用于工作的时间相对减少,而闲暇时间则不断增多。特别是许多国家和企业推行“每周五日工作制”和“带薪假日”,使人们的闲暇时间越来越多。有的国家和地区年休假日高达140天,占全年三分之一的时间。于是,人们不仅产生短期休闲旅游,以度过美好的周末;而且逐渐增加远程旅游及国际旅游,到世界各地游览、观光,到风景名胜区消谴度假。因此,闲暇时间的增加是产生旅游需求必不可少的条件。

3.交通运输的现代化是旅游需求产生的“催化剂”

任何旅游活动都离不开一定的交通运输条件,特别是远程旅游及国际旅游,更讲求交通运输条件的舒适和方便。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人类提供了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从而促进了旅游需求的产生和旅游业的发展。现代航空运输业的发展,极大地缩短了旅游的空间距离;大型民航飞机、高速公路、空调客车、高速列车等交通运输的现代化,促使旅游者在旅游活动过程中的空间移动更加舒适、方便和安全。不仅有效地刺激了人们的旅游需求,“催化”人们的旅游行为,而且缩短了旅途时间,减少了途中的劳累及单调,又进一步加快了国际旅游业的发展,使旅游业进入一种全球化发展的新趋势。

从主观上讲,在上述客观条件的基础上,由于人们的兴趣爱好及所处环境的差异,也会使人们产生各种各样的旅游需求。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分析了人们的需求有五个层次,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自尊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随着低层次需求得到一定满足,人们就会追求高层次的需求,而为满足高层次社交、自尊及自我实现的需求,就会激发人们的旅游需求。例如探亲访友、考察学习、疗养度假、旅行观光、览胜探奇等。总之,不论是主观因素还是客观条件,它们都是引起人们旅游需求的动因。因此,分析这些因素和条件,不仅知道旅游需求产生的内在必然性,还可以分析和预测旅游需求的发展及变化趋势。(www.daowen.com)

(三)旅游需求的影响因素

旅游需求除了受到收入水平、闲暇时间及交通条件的直接作用外,还是在政治、经济、文化法律、自然、社会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下而形成的一种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因此,要很好地了解旅游需求状况,把握其发展趋势,还必须对影响旅游需求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通常,影响旅游需求的主要因素有人口因素、经济因素、社会文化因素、政治法律因素、旅游资源因素等。

1.人口因素

人口是影响旅游需求的最基本因素之一,因为旅游本身就是人的一种行为。因此,人口的数量、素质、分布及构成对旅游需求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从而形成不同的旅游需求规模和结构。

人口的数量、素质及其变化影响着旅游需求量的变化。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参加旅游的人数也越来越多。从国际旅游比较中可以看出,一个国家人口数量大,则参与国际旅游的人数更多,从而对旅游产品的需求量也相应增多。人口素质也同旅游需求密切相关。通常,旅游者的文化素养及受教育程度直接影响着旅游需求的变化。一方面,由于旅游产品是一种综合性的产品,要求旅游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才能够对各种旅游名胜、旅游方式、旅游内容作出合理选择。另一方面,受过教育且文化素养较高的人,一般社会地位都相对较高,因而对世界各地情况了解的愿望也更强烈,从而刺激产生更多的旅游需求。

人口分布的城乡状况也对旅游需求产生影响。一般讲,城市居民要求旅游的数量要比农村多得多。这是因为城市居民收入一般比乡村居民收入要高,具有产生旅游需求的经济基础;同时,城市人口较稠密,环境质量较差,迫使城市居民外出旅游以寻求环境的调节;此外,城市发达的交通条件、灵敏的信息及其他条件,也使城市居民的出游率较农村高得多。

人口的年龄、性别及职业构成也影响着旅游需求的产生及发展。从人口年龄构成看,不同年龄的人对旅游有不同的需求。一般青少年精力充沛,渴望外出旅游,但往往受经济收入不多的限制;中年人虽然也精力旺盛,具有工资收入及带薪假日,但又受家庭拖累;老年人既有经济收入,又无家庭拖累,具有较多的旅游需求,但又常常受身体健康条件限制。从人口性别上看,一般男性旅游者人数比女性旅游者人数要多。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家务劳动社会化及妇女争取“男女平等”的要求,许多经济发达国家的妇女出游率也在不断上升。从职业构成看,由于人们的工作性质不一样,就决定了人们的收入水平、闲暇时间及公务出访机会也不一样,从而产生不同的旅游需求。通常,公务员企业家、商务人员及自由职业者出差的旅游机会较多;科技人员、教师及医务人员进行学术交流机会较多。

2.经济因素

经济条件是产生一切需求的基础,没有丰富的物质基础和良好的经济条件,旅游需求便不可能产生。因此,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人们收入分配、旅游产品价格、外汇汇率等都直接和间接地影响着旅游需求的规模及结构。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提供的劳务总量的货币表现,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物质财富的增加状况,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从旅游经济角度看,如果旅游客源国的国民生产总值高,则旅游需求就会增加,旅游的规模和结构就相应提高;如果旅游接待国的国民生产总值高,则旅游设施及接待条件就相应较好,从而吸引旅游者及刺激旅游需求的能力就强。因此,不论是旅游客源国还是旅游接待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都会刺激旅游需求不断增加。

在现实社会经济中,人们的收入水平及可支配收入状况也影响着旅游需求的变化。一方面,旅游需求随着人们的收入变化而呈正相关变化。当人们收入越多,则旅游需求就越多;当人们收入减少,则旅游需求也会下降。因而,收入水平是影响旅游需求的数量因素。另一方面,在总收入不变的前提下,人们可支配收入的多少不仅影响旅游需求的数量,而且会影响旅游需求的结构,即随着旅游者用于旅游消费支出的增加,对某些旅游产品内容的需求会增加,而对另一些旅游产品的需求会减少。

从价格和汇率方面看,旅游需求与价格具有负相关关系。当旅游产品价格上升,旅游需求量就下降;当旅游价格下跌,旅游需求量就会上升。另外,在国际旅游中,汇率变化对旅游需求的影响表现在:当旅游接待国的货币升值,则前往该国的旅游者或旅游停留时间就减少;反之,当旅游接待国的货币贬值,则促使前往该国的旅游需求增加。可见,汇率变化不一定会引起国际旅游总量增加或减少,但是会引起对货币升值的接待国家的旅游需求减少,而对货币贬值的接待国家的旅游需求增加。

3.社会文化因素

世界上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从而在价值观念、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美学艺术等方面存在着差异,进而影响到对旅游产品的需求,旅游活动的感受也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在研究旅游需求时,就必须注意分析前来的旅游者所在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社会文化差异性,以及对由于社会文化因素影响所形成的消费习惯和需求心理,尽可能适应旅游者的消费习惯和爱好,投其所好、避其所忌,才能促使旅游需求不断增加。

4.政治法律因素

政治稳定性是激发旅游需求,促使旅游需求不断增加的重要因素。不稳定的政治环境,往往使旅游者要承担各种风险,从而造成旅游者的心理压力而使旅游需求下降。因此,旅游接待国的政局稳定,则对该国旅游产品的需求量就多;反之,则对该国旅游产品的需求量就少。有时,在一个旅游圈域内某一国家的政局不稳定,还会波及周围国家及整个旅游圈的旅游需求普遍下降。此外,旅游接待国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执行情况,也对旅游需求产生着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5.旅游资源因素

旅游资源是吸引旅游者的旅游对象物,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自然风貌和社会发展的象征,体现着该国家或地区自然、社会、历史、文化及民族的特色,从而对生活在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人们产生着吸引力。因此,根据现代人类多样化需求而发掘形成的旅游资源,正成为影响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型战略性资源。一方面,随着人们对资源认识和利用向深度及广度发展,各种各样的旅游资源正被认识和发掘,并刺激人们旅游需求的产生;另一方面,各种自然旅游资源及人文旅游资源能否直接或间接地转化为经济优势,并带来经济收入,则是在旅游进入现代生活之后才带来肯定的答复,并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而释放出巨大的经济能量。可见,旅游资源与旅游需求相辅相成,旅游资源刺激旅游需求产生;而旅游需求则促使旅游资源转换成经济优势,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促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