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易错PCR:食品酶学与酶工程原理中的无性进化技术

易错PCR:食品酶学与酶工程原理中的无性进化技术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易错PCR有时也被称为容错PCR,是非重组型构建突变文库的方法,是指在扩增目标基因的同时引入碱基错配,导致目标基因随机突变的一种DNA体外进化技术。易错PCR是通过控制适当的反应条件,改变二价离子的浓度和pH,使Taq DNA聚合酶在基因扩增的过程中,以可控制的比率使碱基发生错误掺入。在易错PCR中,遗传信息的变化出现在单一分子内,故属于无性进化。但对于初涉及定向进化的研究者,易错PCR不失为一种有效实用的进化方法。

易错PCR:食品酶学与酶工程原理中的无性进化技术

易错PCR有时也被称为容错PCR,是非重组型构建突变文库的方法,是指在扩增目标基因的同时引入碱基错配,导致目标基因随机突变的一种DNA体外进化技术。易错PCR是通过控制适当的反应条件,改变二价离子的浓度和pH,使Taq DNA聚合酶在基因扩增的过程中,以可控制的比率使碱基发生错误掺入。通常实现“易错”的方法:①利用Taq DNA聚合酶不具有3′→5′校正功能的特点,以该酶为PCR中的DNA聚合酶随机引入突变。并通过调整PCR条件,将Taq DNA聚合酶的出错率从自然状态下的0.001%提高至约2%;②增加Mg2+浓度来稳定非互补的碱基对,提高一般DNA聚合酶催化下的PCR出错率;③通过添加Mn2+来降低聚合酶的特异性,从而提高PCR出错率;④引入4种不平衡浓度的核苷酸底物来提高非互补碱基配对的几率等。即便如此,经过一次突变的基因产物往往很难获得满意的结果。一般而言,较高的错误掺入率将同时产生中性突变和有害突变,存在于许多突变体当中的有益突变可以用重组PCR的方法将它们组合,通过重组可去除中性突变和有害突变。该方法是由Leung等1985年首次设计并报道,1992年由Cladwell和Joyce对其进行完善的。连续易错PCR(sequential error-prone PCR),即将一次PCR扩增所得到的突变基因作为下一次PCR扩增的模板,连续反复地进行随机突变,使小突变累积而增大,提高重要有益突变的几率。Chen等用此策略使在非水相[二甲基甲酰胺(DMF)]溶液中定向进化枯草芽孢杆菌蛋白酶E的活性获得成功,所得突变体PC3在60%和85%的DMF中,催化效率kcat/Km分别是野生酶的256倍和131倍,比活性提高了157倍。而将PC3再进行两个循环的定向进化,产生的突变体13M在60%DMF中的kcat/Km比PC3高3倍,比野生酶高471倍。在易错PCR中,遗传信息的变化出现在单一分子内,故属于无性进化(asexual evolution)。该方法只能使原始酶中很小的序列空间发生突变,易出现同型碱基转换,因此一般适用于较小(<800bp)的基因片段。但对于初涉及定向进化的研究者,易错PCR不失为一种有效实用的进化方法。

编者课题组对来自樟绒枝霉的角质酶进行定向进化,通过在易错PCR中提高Mn2+浓度来提高突变率,发现氨基酸突变率和Mn2+浓度呈现正相关,随着Mn2+浓度增加,扩增出的目标条带变暗。但并不是Mn2+浓度越高越好,在为0.3mmol/L的时候,突变率和库容量都符合要求(表7-3)。

表7-3 PCR中Mn2+浓度与突变率的关系(www.daowen.com)

β-1,3-1,4-葡聚糖酶在啤酒酿造和饲料工业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啤酒工业中,β-1,3-1,4-葡聚糖酶水解麦芽汁中的β-葡聚糖,降低麦芽汁黏度,提高麦芽汁过滤速率,保持成品酒的稳定性。啤酒酿造的糖化工艺一般为65℃,体系中麦芽汁的pH一般为5.0~5.6,这就要求所用的β-1,3-1,4-葡聚糖酶在酸性条件下具有较强的催化能力。贾会勇等(2012)对嗜热拟青霉来源的β-1,3-1,4-葡聚糖酶(PtLic16A)进行以易错PCR为主要技术手段的定向进化,使其能够适应啤酒酿造中麦芽汁的酸性环境,从而降低麦芽汁中β-葡聚糖的黏度,提高麦芽汁的过滤速率。PtLic16A最适温度为70℃,耐热性好,能够经受啤酒酿造工艺中的温度,但该酶的最适pH为7.0。利用易错PCR定向进化该酶具体过程如下:用一对引物PtLic16A-F和PtLic16A-R扩增PtLic16A的编码序列,其中引物的5′末端分别引入BspHⅠXhoⅠ酶切位点,用于克隆到表达载体pET-26b。同时利用这对引物和Pfu DNA聚合酶通过常规的PCR程序扩增β-1,3-1,4-葡聚糖酶成熟蛋白质的编码序列,平行构建到pET-26b载体,用于定向进化实验的对照基因,也就是野生型PtLic16A的表达。需要引入随机突变的易错PCR体系中含有的扩增成分包括:7.0mmol/L Mg2+、0.2mmol/L Mn2+、0.2mmol/L dATP、0.2mmol/L dGTP、1mmol/L dCTP、1mmol/L dTTP、0.2μmol/L两种引物、2.5U Taq DNA聚合酶和20ng PtLic16A质粒。可以看出,此反应条件中有利于随机突变发生的因素有:①使用了高浓度的Mg2+。一般的PCR反应使用1.5~2.0mmol/L,在本反应体系中使用高浓度的Mg2+是为了稳定非特异性的碱基对形成。②使用了Mn2+。在一般的高保真PCR反应中,完全不使用Mn2+,而在这里使用Mn2+是为了降低DNA聚合酶对模板的特异性。③使用了不平衡匹配的脱氧核苷酸浓度。例如与0.2mmol/L dATP相对应的dTTP使用了1mmol/L。④使用了无校对活性、易产生错配碱基的Taq DNA聚合酶。对于产生的随机突变DNA库,还进行了DNA改组,原理如下所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