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料的处理
首先是物料的粉碎,目的是提高微生物和原料的接触面积、释放原料中的营养物质、使微生物容易消化。但若粉碎过细,不仅增加动能消耗、使工作环境的粉尘难以处理,而且发酵过程中因通风不足容易引起酸败菌大量繁殖。若粒度过大,则物料难以降解,营养物质也无法释放,微生物生长缓慢,严重影响发酵过程。如嗜热拟青霉固体发酵产耐热木聚糖酶时的最佳碳源(玉米芯粉)粒度为0.3~0.45mm;米黑根毛霉固体发酵产葡聚糖酶时以粒度为0.9~1.8mm的燕麦麸皮作为碳源时,酶活力最高。
其次要求发酵底物应有合理的碳氮比和生长因子,以及合理的长效和短效物质比例。碳源物质除来源于原料中提供的小分子物质外,剩下的主要来自纤维素或淀粉的降解。最初的降解产物并不能满足菌株迅速生长的需要,所以发酵初期要加入容易利用的物质作为发酵的启动因子。氮源大多使用尿素、硫酸铵、磷酸铵、硝酸铵或氯化铵等无机氮源。尿素和硫酸铵的添加量与发酵产物中蛋白质的含量呈抛物线的关系,且以尿素效果较好。当尿素添加量为2%时,发酵产物中蛋白质含量最高。尿素添加量不宜高于底物干物重的1%。例如,康宁木霉(Trichoderma koningii)和长柄木霉(T.longibrachiatum)对氨的耐受性分别为0.33%和0.48%(以硫酸铵计)。通常来说,固体发酵时采用有机氮源的酶的活力要高于采用无机氮源,如嗜热拟青霉固体发酵产耐热木聚糖酶时的最佳氮源为酵母提取物;米黑根毛霉固体发酵以蛋白胨作为氮源时产葡聚糖酶的酶活力最高(表4-2)。除了以上的比例外,还要注意生长刺激物质和生长因子的使用,另外如果菌种搅拌不均匀,尤其是无机添加物搅拌不均匀,会使局部烧料而其他地方培养基营养不足。
表4-2 不同氮源对米黑根毛霉固体发酵产β-1,3-1,4-葡聚糖酶酶活力的影响
(二)发酵条件控制(www.daowen.com)
温度、时间、水分等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物料发酵有显著影响,而温度是首要因素。一方面,随温度上升,细胞中的生物化学反应速率和生长速率加快;另一方面,机体的重要组分,如蛋白质、核酸等对温度都较敏感,若温度升高,它们可能遭受不可逆的破坏。温度过高会降低秸秆中木质素的降解率和瘤胃干物质消化率;温度过低,会导致固体发酵进度缓慢。根据报道,绝大多数真菌的发酵温度为25~35℃,嗜热真菌则高达50℃。
如果用真菌固体发酵,最好原料的pH偏酸性,这样有利于真菌的生长而抑制细菌的滋生。以秸秆为例,实际生产中固体发酵接种时不必考虑基料的pH,因为其可在发酵早期产生大量有机酸,使秸秆的pH降低,为后期发酵创造合适的酸性环境。对于细菌,则应该令pH在中性左右;放线菌,发酵pH应控制在中性偏碱。
水分含量过低会使菌体的生长受到抑制;增加水量,则蛋白质产率增大。但水分含量过高会影响氧气通入及热量的散失,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也难以排除,不利于菌株的生长。含水量过大不但制曲时容易污染细菌,造成种曲不纯,而且菌丝吃料缓慢不易形成孢子,种曲制成后不易干燥,严重影响种曲保藏。
要缩短发酵周期,就要考虑所用的发酵菌种和发酵工艺。有研究认为:混合菌接种时间对菌种的产酶效率具有明显影响,从而使玉米秸秆中纤维素利用率提高。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计数发现微生物的生长处于稳定期时,应及时出料,防止微生物自溶使蛋白质降解,降低产品质量。真菌大多数为好氧或兼性厌氧菌,因此无需密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