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晚清时期北京的一座教会学校

晚清时期北京的一座教会学校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873《伦敦新闻画报》第62卷,第1748号, 1873年3月1日,195-196页北京的一座教会学校本报特派中国的画家威廉·辛普森先生描绘年轻的皇帝在天坛隆重举行宗教祭祀仪式的速写发表在上一期里。这儿的教学模式跟中国的私塾是完全相同的。虽然这是一个教会学校,但它也必须教授儒家的经典,而且还得按中国的方式教,这样它的学生们才能在科举考试中与别人竞争。

晚清时期北京的一座教会学校

1873

伦敦新闻画报》第62卷,第1748号,
1873年3月1日,195-196页

北京的一座教会学校(www.daowen.com)

本报特派中国的画家威廉·辛普森先生描绘年轻的皇帝在天坛隆重举行宗教祭祀仪式的速写发表在上一期里。对于大清帝国的学校、学院大学,他也画了一些速写,并给我们寄来了有关这一题材的作品。本期中我们先刊登其中一幅描绘北京一座教会学校的速写。这个学校属于伦敦会传教使团,但从外表上看,它跟中国的其他学校似乎并没有什么区别。在墙上挂着的一两幅地图也许是唯一表明该学校与众不同的特征。这儿的教学模式跟中国的私塾是完全相同的。所有的学生都在齐声朗读课文,他们读书的声音震耳欲聋,使人以为他们是在比试谁的喉咙最响。在学校里,学生的任务只是阅读和背诵他们的教科书。中国学校的教科书主要就是儒教的四书五经。学生的目标就是尽可能多地把它们背下来,谁对这些经典作品记得最熟,就最有机会在全中国举行、大家都可以参加的科举考试中出人头地。本报特派画家在另一张速写中表现了在国子监内铭刻着四书五经全文的那些石碑。

虽然这是一个教会学校,但它也必须教授儒家的经典,而且还得按中国的方式教,这样它的学生们才能在科举考试中与别人竞争。学校里也教一些基督教的书,但所有的学生都未曾皈依基督教。图中的老师是一个基督徒,而且身上还束有黄腰带,表明他是早期清朝皇帝的后代。当一个学生觉得自己已经能够背诵一段课文时,他就拿着书来到老师跟前。老师接过书以后,学生便转过身去,这样他就看不见书了,并开始背诵刚学过的内容。老师教学生写字的方式是把一张薄纸放在字帖上面,由学生照着字帖上的字用毛笔进行临摹。学校的课程中还有地理音乐。这所学校开办已经有八年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