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 2, 1864
《伦敦新闻画报》第44卷,第1239号,
1864年1月2日,17页
俄国中部下诺夫哥罗德市的年度商品交易会
虽然我们的读者很少有人亲眼见过,但大多数人都曾经读到过或听说过,在俄国中部下诺夫哥罗德每年举行一次盛大的国际商品交易会。这个城市作为诺夫哥罗德的首府,坐落在奥卡河和伏尔加河的交汇之处。平时这个城市有三万常住居民,但是在每年秋季为期八星期的商品交易会期间,会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三十万人拥入这里。由于该城正好处于各欧洲技艺中心和亚洲产品中心之间,所以它特别适合用来举办一年一度的商品交易会。此地运送货物的交通设施近年来有所增加,因此交易会的准备工作进行得比以前更加顺利。(www.daowen.com)
本期所附的一张插图是一位去年参加了下诺夫哥罗德商品交易会的人亲手画的速写。“一切,”他说,“似乎都可以在下诺夫哥罗德买到——茶叶和丝带、裘皮和水果、道具和香料。说真的,有些商铺门口所挂的那种宣称出售‘手枪、药片和果酱’的天方夜谭般的广告牌并没有误导那些潜在的顾客。”在前面那张插图的中央,我们可以看到一位鞑靼富商对没完没了的讨价还价感到厌烦,正准备用一口价来完成交易。可是他这一值得赞赏的举动却被一位喜欢饮茶的狡猾的大胡子俄国商人所挫败,后者耸耸肩膀,一本正经地宣称自己无疑是在将货物作为礼物馈赠“老爹”。可这话在场的人谁也不信,此时有一位高贵而瘦削的亚美尼亚商人正转身昂首离去,他诚实的良心容不得自己成为这尔虞我诈的团伙成员之一。一位中国商人也在下诺夫哥罗德的这个各国商人圈子中唾沫四溅地参与议价。插图中所表现的怪异顾客之一正作为旁观者安静地听其他人讨价还价;正在搬箱子的那名强壮汉子是一个普通的鞑靼人,他在下诺夫哥罗德做搬运工。他们都是些肌肉发达,皮肤呈古铜色的壮汉,黑发都理得很短,子弹状的脑袋上紧紧地扣着色泽鲜艳的或用金线刺绣的俄式无檐便帽。穷人往往会戴一顶白帽,而富人则会戴裘皮帽,这在夏季可算得上是一件奢侈品。图右拄拐杖的那个人物也许是一个俄国的乞丐,他没戴帽子,蓬头乱发,乱发遮住了他那张令人生厌的脸。他那件为抵御毒辣的阳光而裹在衰老身躯上的羊皮袄污秽不堪,油腻发亮。在插图的背景中有两位正在巡逻的哥萨克骑兵,他们的职责是维持商品交易会的秩序,这项工作他们只是做做样子,以维持良心的平衡。哥萨克人的马小而精干,是很聪明的动物,它们长长的鬃毛经常可以碰到膝盖,使它们看起来特别狂野。在插图的左边有一个用薄头巾包住头的鞑靼妇女,她身穿民族服装,短而束腰,用裘皮镶边,衣服里面垫着厚厚的棉絮,下摆部分有褶边,而且向外突出,显得很夸张。
在有些人看来,参加下诺夫哥罗德的商品交易会是访问俄国的唯一目标。从穆罗姆出发,经过24小时的旅行,就可以使来访的陌生人看到诺夫哥罗德的白色墙壁和蓝色圆屋顶。商品交易会是在秋季召开的,这个季节的天气通常都很好,所以令人困扰的不是泥泞,而是尘土。但万一真的下了雨,那么旅行者前往下诺夫哥罗德的最后9英里就完全陷在深深的泥泞里了。有一位旅行者宣称,他花了5个小时才走完了最后5英里的路程。这是因为所有的英式马车、俄式马车等各种各样的四轮马车全都从四面八方汇集到了这个城市。外来的陌生人只要看到长排的车队,就知道快要到下诺夫哥罗德了。行使警察职责的哥萨克骑兵们就住在路边的简易帐篷里,他们的长矛在树丛里闪耀,显而易见他们的人数很多。一群群的俄国人和身穿样式独特、色彩斑斓衣服的东亚人变得越来越多,直至到了下诺夫哥罗德城里之后,汹涌的人潮更是前所未见。
这个商品交易会以前是在鞑靼人的首府喀山举办的,后来迁到了下诺夫哥罗德以南大约50英里的马卡里夫一位贵族的庄园地界。再往后,也就是到了1817年,这个庄园因某种原因被沙皇罚没,沙皇亚历山大一世遂将这个商品交易会的地址移到了下诺夫哥罗德。俄国人仍习惯于称它为马卡里夫商品交易会或圣马卡里乌斯商品交易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