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晚清1842-1873

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晚清1842-1873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857《伦敦新闻画报》第30卷,第853号, 1857年4月11日,334、346-347页即将前往中国的英国皇家海军运兵船“捷运号”正在朴次茅斯港进行装备和补充给养下面几幅表现中国有代表性的人物和生活习俗的速写都来自我们热心的记者们。关于中国的火炮,法国《陆军箴言报》是这样描述的:在最近对广州发起的进攻中,英国人有一个非常奇怪的发现,它可以被用来说明运用火炮的历史。其中有一门火炮被放置在英国舰队司令旗舰的甲板上,准备运回英国。

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晚清1842-1873

1857

伦敦新闻画报》第30卷,第853号,
1857年4月11日,334、346-347页

即将前往中国的英国皇家海军运兵船“捷运号”正在朴次茅斯港进行装备和补充给养

下面几幅表现中国有代表性的人物和生活习俗的速写都来自我们热心的记者们。

第一幅速写画的是福州的一群农家妇女,她们因奇形怪状的头饰而显得与众不同。其中有一个人展示了肩挑箩筐运送物品的常见方式。第二组人群表现了广东北部特殊的服饰。该组成员分属不同的社会层次:先是奶妈和孩子,其次是渔民,然后是两个未婚女子,最后是一个已婚妇女。在背景中可以看到该地区民宅的一部分。

中国农妇

中国服饰,广东北部

香港必打山和港口监督官邸

香港维多利亚

香港对面的九龙要塞(www.daowen.com)

有两张配套的速写表现了香港岛上维多利亚城的风景名胜。

第一幅速写画的是必打山(Pedder’s Hill)的东面,即前港口监督的官邸和办公室。它们的位置高于高水位线标志84英尺,并跟海边有360英尺的距离。这幅画是在新市政厅前那个装备了3门炮的炮台上绘制的。

第二幅速写表现海拔1,800英尺的维多利亚峰东北面的景色。这是从港口监督官邸的旗杆处看过去,画面上表现了前香港总督德庇时爵士(准男爵)的官邸,即凯恩公馆。它的下面就是所谓的“中国平房”,这是1841年现任副总督凯恩上校在香港为欧洲人建造的第一栋洋房。右边的山坡上是地方行政官的住宅和监狱大院。

珠江上的“荷兰炮台”要塞

这些速写的作者是已故的内务部文职公务员阿瑟·V.约翰斯,凡是访问过这个殖民地的人都能很容易地认出画中的这些地方。

第三幅速写所画的是香港对面的九龙要塞。就是在火炮上面,中国人也表现出了对颜色的偏爱。九龙要塞的火炮被漆成了黑色,炮口和炮身上的装饰线条是红色的,那些火炮被装置在黑色的炮架上。

关于中国的火炮,法国《陆军箴言报》是这样描述的:

在最近对广州发起的进攻中,英国人有一个非常奇怪的发现,它可以被用来说明运用火炮的历史。在英国军舰向广州开炮之后,被派遣上岸的登陆部队在珠江边上一个已经人去楼空的要塞里发现了一个装备着6门16磅炮弹口径火炮的炮台,那些火炮的特殊形状引起了小分队指挥官的注意力。这些火炮在火门附近铭刻着大清王朝的符印,周围有些汉字,边上还有一系列设计精美的花纹图案。在这些装饰图案的正中央是一个十字架的浮雕,十字架的下面是用罗马字母书写的“1697”这几个数字。其中有一门火炮被放置在英国舰队司令旗舰的甲板上,准备运回英国。其余的则被弃置不用。后来人们对于这些火炮的来源做了一些调查。火炮上的大清王朝符印是康熙皇帝的符印。这是最著名的一位清朝皇帝,生于1653年,死于1723年。这位皇帝把耶稣会士召到了他的宫廷里,并派他们到不同的政府部门工作。作为这些耶稣会士之一的潘易恩(Bouin)神父负责在南京监制火炮,这也许就是他所监制的火炮。

上一页这幅速写表现珠江上如画般的风景,一个岛上建有中式建筑风格的要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