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英国领事要求归还俘虏,广州遭炮轰

英国领事要求归还俘虏,广州遭炮轰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英国领事得知此事以后,立即要求广州当局将全体俘虏归还给“亚罗号”三桅帆船,并就违反英中条约,侵犯英方条约权利和对英国国旗的侮辱做出道歉。英军先是攻占了珠江上的要塞,紧接着就是炮轰位于广州城北部的总督衙门和要塞。然后,城墙被攻破,英军首次进入了广州城。受到炮轰的那些部分在表现广州内城的那张插图上可以看到寺庙旗杆的地方。

英国领事要求归还俘虏,广州遭炮轰

Jan. 10, 1857

伦敦新闻画报》第30卷,第839号,
1857年1月10日,4-6页

虎门炮台与虎头门寨

能看到一颗火星如何燃起燎原大火是令人惊奇的。我们跟中国的友好关系在一个历史的危急关头正迅速地演变成敌对行动,而且很难断定这种敌对行动何时才能结束。这种已经发生的公开决裂只是由于中国官员扣押本国罪犯而引起的。一艘由中国船员驾驶的英国三桅帆船“亚罗号”停泊在广州城外,似乎是一名船员向当地官员告密,说他的一些同伴跟太平军起义者有染。广州当局在没有预先通知英国领事的情况下,就擅自采取行动,逮捕了全体船员,并降下了船上的英国国旗,将俘虏押往广州城。那条三桅帆船的船长当时并不在船上。英国领事得知此事以后,立即要求广州当局将全体俘虏归还给“亚罗号”三桅帆船,并就违反英中条约,侵犯英方条约权利和对英国国旗的侮辱做出道歉。然而中方并没有给予道歉,而且也没有像英方所要求的那样,将俘虏归还到那条三桅帆船上,而是将他们用铁链锁着,押到了英国领事馆。英国领事遵照约翰·包令爵士的指示,拒绝接受这些俘虏,并将解决这个问题的权力交到了英海军舰队司令西马糜各厘爵士手里。于是英舰队司令与两广总督叶名琛之间展开了信函往来。西马糜各厘爵士要求跟叶总督当面会晤,以便可以更加便利地解决争端,并宣称所有的外国军官在任何时候都有权谒见地方当局,以防类似的敌对行动再次发生时,不必经常诉诸英国特命全权大使来出面坚持这种简单而正当的要求。在广州的所有外国人都认为西马糜各厘爵士的要求是正当的,一旦被中方接受,就有可能一劳永逸地解决争端。

英舰队司令的审慎和节制证明了他的良好判断力和人性化。迫使叶总督认真对待英方要求的作战行动是分阶段逐步进行的,其目的就是明白无误地使广州人民感到敌对行动是针对政府,而不是针对他们的。英军先是攻占了珠江上的要塞,紧接着就是炮轰位于广州城北部的总督衙门和要塞。然后,城墙被攻破,英军首次进入了广州城。西马糜各厘爵士亲自访问了总督衙门,而且据中国人说,英军虽然只有500人,但清军的防御仍是不堪一击。而且以前除了变节背叛之外还从来没有沦陷过的广州城,是在没有任何正规军支援的情况下被我们的水兵和海军陆战队队员们所攻破的。英军的人数不足以在城里维持一个据点,他们也从来没有试图这么做过。英舰队司令在对其坚持要去的总督衙门正式拜访之后便撤出了广州城,同时通知叶名琛,他已经拜访了总督衙门,但发现总督并不在那儿。下一个步骤是富于冒险性的,但也成功地做到了。广州城内只有衙门受到了炮轰,其他地方都得以幸免。炮轰的效果并不像人们所预想的那样具有毁坏力,这种做法却收到了奇效。城里的不同衙门很快就变得空无一人。有些炮弹的射程竟达到了3,000多码!受到炮轰的那些部分在表现广州内城的那张插图上可以看到寺庙旗杆的地方。总督自己的官邸已经被毁坏,所以人们认为他会把衙门搬到将军府或是巡抚衙门。这些军事行动对于叶名琛来说并未产生任何效果,但老百姓们却有机会看到他们寄予很高期望的广州水师兵船全都毁于一旦。这些兵船原来停泊在城东一个叫作“法国炮台”的要塞城墙下。这支水师曾经显得信心十足,因为许多水勇曾积极围剿过起义者,或者做过海盗,身经百战。由舰长福蒂斯丘和巴特指挥的“杖鱼号”军舰,以及由霍尔上尉指挥的其他支援船只,在英海军分舰队司令埃利奥特的统一领导下,前去进攻据说是已经做了充分准备的这30艘兵船和要塞。英国军舰上的大炮刚刚开火,中国兵船和要塞上便重炮齐发,炮弹像飞蝗般袭来,撕裂了“杖鱼号”军舰的船帆索具,并无情地轰击它的船体,而且由于它掉头转向下锚所处的位置,一时无法进行还击,因此使得清兵水勇士气大振。然而,当“杖鱼号”军舰最终将大炮的火力发挥出来时,要塞和兵船便受到了重创。其他的小船和“乌木号”后勤辅助舰也一起向中国水师开火。不到半个小时,中国兵船上的水勇便弃船逃跑,要塞也被英军攻占。所有的兵船都被付之一炬,熊熊的大火和噼里啪啦的军火爆炸声向周围的地区宣告英军所取得的英勇胜利。所有其他的要塞都是未经丝毫的抵抗就被英军占领的。但这一小小的战役提升了英军的士气,并给了中国人一个很好的教训,即试图抵抗是无济于事的。

虎头门寨

虎头门寨俯临珠江的入海口,此处的上游便是广州城。这儿的山丘从河边拔地而起,十分陡峭,尤其是北部,要塞大部分都修筑在那儿。要塞分布得很广,在河边有一长条的防御工事和堡垒,还有一些是在山坡上。假如它们是掌握在一个懂得军事科学的敌人手里,那将会是令人望而生畏的。自从在1841年的战争中这些要塞被英国军舰攻破之后,它们都已经被重新加固,并且装备了一些重炮。虎门岛位于虎头门寨对面的珠江之中,它的四周也修筑了防御工事。

虎门要塞是由清军重兵把守的,他们原本指望当英海军舰队司令归来之际能全歼整个舰队,但两天以后,所有的要塞都已经掌握在英军的手中。英舰队司令的下一个战役是什么很难预测。他手下的兵力不足以占领整个广州城,而且他所有的措施都是针对清政府的,所以他不太可能会摧毁整个城市,或是在没有足够兵力来保护老百姓的情况下占领广州城。所有这些困难都是由英国政府的失策所造成的。不久之前,英国政府坚持要进入广州城,结果从中国官员那儿受到了羞辱。这些都是早就被预料到的。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现在有了像西马糜各厘爵士那样的军官,他在让对方同意自己的观点之前是绝对不肯罢休的。

广州的老百姓似乎并不反对我们,而且一些最富有的本地商人毫不犹豫地谴责叶名琛的顽固不化,并且对我们在炮轰广州城时采取的人道措施感到满意。英国领事巴夏礼先生采取了一切可能的手段来向本地居民们沟通英舰队司令的真实意向和叶名琛对英方要求所做出的回答。就目前而言,我们可以看到他做得非常成功。我们有这么多积极参与此事的官员实在是幸运。巴夏礼领事也许比任何其他英国人都更理解中国人。英国公使的汉文翻译威妥玛也在这儿的领事馆帮忙。巴特舰长似乎是英舰队司令的得力助手,他当然干得不错。当“法国炮台”被攻占时,他派海军陆战队队员和水兵们去拆除工事,而自己却冷静地坐在要塞顶上,描画出了城内各建筑的所在方位。霍尔上尉指挥岸上的所有兵力,在哪儿都能看见他的身影。英海军分舰队司令也是没日没夜地默默工作,面对危险毫不畏惧。

要恢复贸易还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们仍将观察清朝官员目前的状况对起义者产生的影响。他们随时准备乘政府被削弱的机会东山再起。然而南方的起义者光靠自己还不足以形成任何稳定的领导权,而且也没有一个能获得人民尊重的领袖。假如附近有足够的太平军能把广东省兼并到太平天国之中,这儿的百姓也许不会受那么多的苦。我们也许会发现,中国政府太虚弱,而且已受到如此沉重的打击,可能会完全瘫痪,整个广东也会陷入比两年前被起义者占领时更加糟糕的境地。那时我们也就不得不成为老百姓的保护者,并因此获得立足之地,那将会对我们非常有利。

英舰队司令在对付中国政府这一方面显得胸有成竹,至于他究竟是否忠实地执行了来自国内的指令,或是利用各种突发事件来增强英方的地位,并得到新的在华商业利益,这些已经成为人们议论的话题。也许最近有关俄国人跟中国皇帝缔结条约的谣传影响了他,因为我们听到来自北京的消息,说俄国要帮助咸丰皇帝镇压南京的起义者,等等。为此目的,他们要派遣军舰去那儿,而作为回报,就得租借舟山或附近的一个岛屿。这样他们就在太平洋上获得了一个越冬的港口,也许还会在那儿修建要塞和军火库,这将危及英中贸易,倘若英俄之间再次发生决裂的话。

广州全景速写(www.daowen.com)

叶名琛以残暴著称。太平天国“叛乱”的六个月之内,他光在广州城内就处决了十几万人。我们为他对文明战争仍然一无所知而感到惊诧。在中国人经受了那么多的教训之后,他居然还在全省范围内悬赏,要人们将外国人的头颅送到他的衙门来。当英舰队司令对他进行谏诫时,他在回函中宣称是老百姓悬赏杀洋人的。那些年长的行商对此说法感到十分愤怒。让叶名琛不能自圆其说的是在他的官邸附近发现了一张由他署名的悬赏布告。已经有人试图在广东省的其他地方抓捕外国人。假如叶名琛的命令传到其他省份,那么英国跟中国的一场全面战争将会不可避免。然而,福建和两江的总督们能否同意这位钦差大臣的观点仍是值得怀疑的。

我们从虎头门寨得到了消息。守卫要塞的中国军队人数众多,然而它们全都被攻陷,英军的损失只是一人阵亡,三人受伤。当清军的最高官员被要求投降时,他回答说,他为跟英国人打仗感到遗憾,但他必须得执行命令。在中国人被从炮台上赶走之后,我们采取了一切努力来防止进一步的死伤。有许多人是从水里捞上来并被带往内地的。清军官员拖走了要塞所在岛屿的所有船只,以便强迫清兵血战到底。有一张从珠江东岸的高地上画的广州城全景速写,上面画出了城北的要塞和遭到炮轰的内城督抚衙门的位置。还有一张速写画的是总督衙门对面轰开的一个缺口,这是从“荷兰炮台”要塞看过去的角度,轰击衙门的炮台即位于这个要塞。

这张速写是在广州城后面的山上画的。速写的作者绕着城墙外面走,把十三洋行落在了西边,又穿过郊外狭窄的街道,最后来到了广州城后面的一块开阔地。在一段距离之外的小山顶上,有一个可以俯瞰全城的小要塞。登上小山以后,画家坐在要塞的阶梯上画下了这幅速写。然而他认为这事有点冒险,因为在城外散步是很危险的。那儿的视野十分宽广,周围景色一览无余。除了整个广州城之外,还可以看到珠江的众多支流以及河对岸平坦的田野。往珠江的下游望去,一直可以看到黄埔港,港口旁一座高高的宝塔清晰可见。广州城看上去似乎是一大片红屋顶的房子,很少有高于其他建筑的房屋。城墙是用方形的石块夹着其他碎石砌成的,而且每隔一段距离就用城楼来加固它。城墙的周长据说有九英里。城墙穿行于拥挤的房屋之间,将郊区的很大部分都囊括在内,在很远处仍能辨认出来。城门都是低矮的圆拱门,拱门的上面则是架着大炮的城楼。

珠江:红色要塞和欧洲人租界

中国人似乎很害怕清军放火烧城,甚至希望我们能在攻城的前三四天预先通知一声,他们似乎根本就不信任清兵。

今天(11月14日)下午,有一场针对“法国炮台”要塞的远征流产。对于这个要塞没有采取任何行动,也许因为它并不值得花这样的代价。可以看得出,要塞里的人很少,尽管那儿的大炮已经又被架设起来了。

上周二的《伦敦公报》登载了由西马糜各厘海军少将发来的消息,其中有许多附件,详细描述了最近的广州战役。主要的特写报道已经发表。然而,被中国当局从香港船只“亚罗号”上押走的十二个人最终被遣送了回来,但并非像被抓走时那样在光天化日之下被放回来的。由于中方显然不肯做出道歉,所以英国领事馆拒绝接受这些人。中国人大胆地试图用火筏来攻击和烧毁英国的军舰,要不是“杖鱼号”军舰及时滑脱了绊绳,也许会发生灾难性的后果。西马糜各厘海军少将乘这次“亚罗号”事件的机会,要求获得外国人根据条约进入广州城的权利,但直到11月14日为止,这个要求尚未得到满足。

英军官兵们的健康状况相当不错,而且英国海军舰队对于继续服役也保持了良好的状态。

西马糜各厘海军少将对参战的所有官兵表示了极大的赞赏,他感谢英国人和外国人社区的热情支持,也感谢美军司令为维护良好的秩序及和谐所做出的贡献。他还详细列举了英军军官们所表现的热忱和英勇行为。

从上游往下游看的珠江景色图是在位于十三洋行上游的地方画的,在图的左边可以看到这些外国商行。在洋行与珠江之间的花园里是英国人和美国人的教堂。在花园靠河的岸边有坚固的栅栏围护,还有一个门。洋行的其余部分都有围墙。几乎与十三洋行隔河相望的是“红色要塞”,之所以这么叫是因为该要塞的下半部分用漆涂成了红色。另外两个圆形的要塞分别叫作“荷兰炮台”和“法国炮台”,它们在广州城的东端处把守着珠江。在插图的中央,即在十三洋行的对面,经常会停着一艘英国军舰,作为保护那些外国居民的一种措施。珠江中船只来往繁忙,在洋行的上游和下游湖面较宽的地段停泊着一排排的船只,就像在街上停车一样。这些船并不开来开去,而是供那些在岸上没有房屋的家庭居住。另一些船就在这些浮动的街道上不断地来回向人们兜售食品,形成了一道忙忙碌碌、五颜六色的风景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