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长城之远古起点与烽火台

中国长城之远古起点与烽火台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城楼的古老和风化程度来判断,这段城墙似乎是主体长城最早的起点。从辽东湾海上看中国的长城每隔200至500码的距离,长城的外侧就建有一个砖砌的烽火台,45英尺见方,52英尺高。沿着长城顶端闲逛时,我们观察到有中国的骑兵正从内地朝要塞方向赶过来。下午3点整,我们的船起锚出发,在天黑之前,中国的长城就在我们的视野之中逐渐消失了。

中国长城之远古起点与烽火台

1850

伦敦新闻画报》第17卷,第449号,
1850年10月5日,271-272页

(本报记者报道)

今年6月,英国皇家军舰“列那狐号”在白河执行完任务之后,于11日起锚返航,13日清晨又抛锚停泊在离长城仅约1,000码处的地方。

这道人工修筑的万里长城东起于辽东湾的海岸边上,位于白河北面约120英里处,北纬40.4度,东经120.2度。从海上望过去,长城的起点似乎包括了一个长约300码的要塞,它的南面有一个高大的城门。在城门的外面,或是在要塞与海湾之间,有一座古老的寺庙。而北面的要塞顶上则是一个现代化的岗楼。长城就从那个岗楼的下面一直延伸到海边。

早上10时,我们一大群人从寺庙右边的海滩上了岸,并在那儿受到了一位有白色顶戴的清朝官员和一小队士兵的迎接。他们告诉我们可以完全自由地参观那儿的长城。于是我们便沿着要塞外面一个宽阔的阶梯,很快就登上了长城。城楼上面是一个60英尺长的平台,铺有深蓝色的瓷砖。从城楼的古老和风化程度来判断,这段城墙似乎是主体长城最早的起点。由于海平面的下降,上面提及的延伸到海边的矮城墙现已破旧不堪,一半被掩埋在沙土之中,似乎建造的年代要晚得多,牢固程度也差许多。

长城的城楼顶上

长城上的烽火

最先吸引我们注意力的是平台上三个黑色大理石石碑,其中两个立着的石碑靠墙很近,而第三个石碑已从它的基座上移走,这个雕刻着奇异花纹、形状像祭坛的石碑横躺在地上。在一个直立的石碑上深深地铭刻着几个大字:“天开海岳”,另一个石碑的铭文是:“一勺之多”。这后一句的蕴义我们猜测半天也弄不明白。它也许是指辽东湾平静的海水,或者是暗示长城这个宏大的建筑跟创始伟业相比较,就显得渺小和微不足道。那个倒下的石碑上有很多的铭文,但我们只好等参观完长城之后再回来探讨,因为剩下的时间不多了。(www.daowen.com)

长城城楼上的大理石石碑

于是我们又沿着一道宽阔的阶梯从平台登上了要塞的顶部,经过了岗楼(一个破烂不堪的建筑),从另一个距离较短的斜坡下来,接着又沿着长城顶上走。我们发现长城在历经了800多年的风雨之后,已经处于摇摇欲坠的状态。我们起初经过的那一段简直不比用沙土垒起来的堤坝强多少,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大堆已经倒塌的砖石。

然而就在距离要塞半英里处,长城的保存现状明显好了起来:我们发现这儿的城墙厚达39英尺。平台上覆盖着大块的琉璃砖瓦,并且装饰着各种颜色的花纹。此处的长城外侧有大块切割的花岗岩作为基础,花岗岩的上面是用倾斜的墙砖砌成的城墙表面。这一部分城墙高约35英尺,再往上就是砖砌的护墙,高7英尺,厚1.8英尺,中间有一些不规则的雉堞将其隔开,雉堞之间的距离通常在8至13英尺不等。

从辽东湾海上看中国的长城

每隔200至500码的距离,长城的外侧就建有一个砖砌的烽火台,45英尺见方,52英尺高。我们所测量的那个烽火台是从城墙上的一个花岗岩圆拱门走进去的,门洞高6.5英尺,宽3.5英尺。这个门洞(见插图《长城上的烽火台》)的建筑风格异乎寻常,因为中国人早就停止用拱顶石的方法来建造圆拱门了。进门之后,右边有一排阶梯,可供人登上楼顶。顶上也是跟城墙一样,四周由雉堞环绕。烽火台的塔楼内部由微微拱起的拱顶成对角线交叉,其终端便是一个雉堞。从外面看,烽火台的每一边都有三个雉堞。从这些拱顶建筑看出,它们似乎是专门为弓箭手和手持长矛的兵勇——并非为哪种火炮——而设计的。在长城的内侧没有任何雉堞的迹象,只有一些低矮的塔楼,它们往往位于外侧的烽火台之间,但其内部没有拱顶。

从这个烽火台(海岸上的第二个)起,长城显然以一种多少有些破败的状况向北面和西北面继续延伸了3英里,沿途经过连绵起伏的丘陵地带。从在城楼顶上绘制的那张图(插图《长城的城楼顶上》)上可以看到这些丘陵。然后长城突然转向西南,经过一个叫作“山海卫”的大城镇。从那儿它直接攀上了一个荒凉而陡峭、高达3,000英尺的山脉,像一条巨大的蟒蛇一样爬过山脊,然后消失在一座高山的顶上。

长城沿途的风景总的说来十分怡人,从海边逐渐伸展到群山脚下的那一片土地长满了茂密的树林,显然长城内侧那一边的居住人口稠密。长城的外侧沿着连绵起伏的丘陵逐渐消失在远处,那里看上去物产丰富,土地精耕细作,不时地点缀着一些零星的村庄,那些农舍的屋顶形状酷似英国马车的顶部。在这个地区唯一可以穿越长城的关隘离海边大约有3英里,称作“山海关”。我们本想前去参观那个关隘,但遭到了清朝官员的阻拦。沿着长城顶端闲逛时,我们观察到有中国的骑兵正从内地朝要塞方向赶过来。我们当时以为他们只是想赶在我们离开之前看我们一眼,所以对他们并没有怎么在意。然而当我们向内陆走了近1.5英里之后,有三位清朝官员追上来告诉我们,说管辖山海卫的满族将军“都统”已经驾临要塞,他希望我们不要再往前走了。于是我们便从长城顶上下来,走回了长城的起点。这时我们看到都统大人及众多随从都已经集中在那儿,此外还有大批的官员和士兵。他们的到来所引起的喧闹和混乱,使得我们无暇再去考证第三块石碑上的铭文——那无疑将提供很多有趣的信息。但我们为已经看到的这么多东西而感到庆幸。倘若那位都统大人早来一两个小时,我们就连能否登陆都将成为问题。回到船上后,我们对这次出游所取得的成果感到满意,因为我们考察的这一段长城比以前任何欧洲人所看到过的都多得多。而且根据中外签订的条约,这个地区仍属于被封锁的区域。也许要过许多年,才会有另一个英国人能享受跟我们今天同样的特权。下午3点整,我们的船起锚出发,在天黑之前,中国的长城就在我们的视野之中逐渐消失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