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圆锥曲线在清代出版的此书与彼书的应用

圆锥曲线在清代出版的此书与彼书的应用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圆锥曲线知识系统地传入是伴随着西方变量数学传入中国而完成的。李善兰还与同在墨海书馆的艾约瑟共同翻译了《圆锥曲线说》三卷,附于金陵刊本《重学》之后,于1866年出版。这些书籍使得微积分、符号代数学、解析几何、圆锥曲线,以及近代力学和天文学传入中国。其中,《代微积拾级》和《圆锥曲线说》介绍的解析几何和圆锥曲线知识比较完备,标志这些知识系统地传入中国。第七卷论述双曲线。

圆锥曲线在清代出版的此书与彼书的应用

圆锥曲线知识系统地传入是伴随着西方变量数学传入中国而完成的。咸丰二年(1852年),李善兰来到上海,经麦都思的介绍与伟烈亚力相识。伟烈亚力十分钦佩李善兰的数学才能,聘请李善兰进墨海书馆共同译书。同年,伟烈亚力、李善兰合作开始翻译《几何原本》后九卷,于咸丰六年(1856年)完成。此外,他们共同翻译的数学著作有《代微积拾级》十八卷(1859年)、《代数学》十三卷(1859年)、《谈天》十八卷(1859年)。李善兰还与同在墨海书馆的艾约瑟(J.Edkins,1823—1905年)共同翻译了《圆锥曲线说》三卷,附于金陵刊本《重学》(20 卷)之后,于1866年出版。这些书籍使得微积分、符号代数学、解析几何、圆锥曲线,以及近代力学天文学传入中国。其中,《代微积拾级》和《圆锥曲线说》介绍的解析几何和圆锥曲线知识比较完备,标志这些知识系统地传入中国。

1.《代微积拾级》中的“代数几何”(1859年)

《代微积拾级》(18 卷)是西方变量数学在中国的第一部译著,标志着微积分等高等数学知识传入中国。该书原作者是美国数学家罗密士(Elias Loomis,1811—1889年),底本是Elements of Analytical Geometry and of the Differential and Integral Calculus,New York:Harper & Brothers,2nd ed.,1852 (《解析几何与微积分初步》,第2 版,1852年)。[12]

罗密士,1811年8月7日生于美国康尼狄格州威灵顿郡(Willington,Connecticut)的一位牧师家庭。他14 岁考入耶鲁学院(Yale College),但因身体原因推迟一年入学,1830年毕业。1836年春至1844年秋任职于俄亥俄州的西储学院,教授数学和自然哲学。1844年秋至1860年夏任职于纽约市立大学(The University of the City of New York),教授数学、力学、天文学和其他自然科学课程。1860年夏后进入耶鲁学院任自然哲学和天文学教授。他在当时的学术界是以天文和气象观测研究著称,是美国科学院、美国哲学会、美国艺术和科学学院的院士或会员,还是英国格拉斯哥哲学学会、爱尔兰皇家学院伦敦皇家气象学院和意大利气象学院的荣誉会员或院士。[13]

罗密士任职纽约市立大学期间编写了一套数学系列教材《罗密士数学教程》(Loomis's Course of Mathematics),《解析几何与微积分初步》是其中的一种,于1851年首次出版,1874年该书进行全面修订,内容扩充后分成Elements of Analytical Geometry (《解析几何初步》)和Elements of the Differential and Integral Calculus (《微积分初步》)两书出版。罗密士在前言中明确称该书“并非为数学家,或者有特殊数学才能或数学爱好的人,而是为一般能力的大学生[14]而写的微积分教材,全书通俗易懂,便于初学者学习,在当时的美国十分畅销。[15]

《代微积拾级》卷一至卷九为“代数几何”部分,“代数几何”是当时对Analytical Geometry 的翻译,即现今的“解析几何”;卷十至卷十六为微分学(Differential Calculus)部分,最后两卷是积分学(Integral Calculus)部分。解析几何部分包含了比较全面的二次(圆锥)曲线知识,各卷的目录(内容)如下。

卷一,以代数推几何(用代数方法解几何问题);卷二,作方程图法(作图法);卷三,论点 论线 易纵横轴法(点与直线以及坐标轴);卷四,论圆;卷五,论抛物线;卷六,论椭圆;卷七,论双曲线;卷八,诸曲线依代数式分类(代数曲线依方程分类);卷九,论越曲线(超越曲线)。

其中卷五至卷七,从解析几何的角度依次介绍了抛物线、椭圆和双曲线等三种二次曲线,主要是各自的定义、方程以及由解析法得到的一些性质。具体如下:

第五卷论述抛物线。内容有抛物线的定义、直角坐标系和极坐标系内抛物线的各种方程(包括抛物线的极坐标方程)、抛物线切线方程,以及抛物线的一些性质,如:

(1)第四款:过抛物线上一点的法线平分该点的焦半径(带径)与直径(径)的夹角。

(2)第九款:从抛物线y2=2px 上一点(x,y)作y 轴垂线,截得抛物线弓形面积等于。此款是采用不严格的积分方法证明的。

另外,还给出抛物线的次切线与次法线公式。次切线指切线在x 轴上的射影,次法线指法线在x 轴上的射影。

第六卷论述椭圆。介绍椭圆的定义、椭圆的方程、椭圆切线方程和法线方程,并给出椭圆上(x,y)点的次切线长与次法线长

关于椭圆的性质有:

(1)第四款:椭圆是将半径为a 的圆沿y 轴方向按比压缩得到的。

(2)第五款:椭圆的半径为其中心所平分。

(3)第九款:椭圆上的一点法线平分该点的两点焦半径(带径)所夹的内角,切线平分该点的两焦点半径所夹的外角。

(4)第十款:设A,B 分别是椭圆长径的两个端点,O 为其中心,P 是椭圆上的一点。PT 为切线,M 是椭圆上的任一点。若MB ∥PT,则MA ∥PO。

(5)第十三款:若两共轭直径(相属二半径)为2a′及2b′,则a2+b2=a′2+b′2

(6)第十四款:椭圆上任一点P (径端)的焦点半径之积(距二心线之矩形)等于它对应半共轭直径(半属径)的平方(正方)。

(7)第十五款:设MM′与NN′为椭圆的两条共轭直径,则以MM′和NN′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与椭圆相切,并且其面积等于4ab。

(8)第十六款:给出椭圆的极坐标方程。

(9)第十七款:椭圆面积为πa2 与πb2 的比例中项,即椭圆面积S=πab。

第七卷论述双曲线。关于双曲线的定义、双曲线及其共轭双曲线的方程、双曲线的切线与法线以及双曲线以下的性质:

(1)第五款:设M 为双曲线上任一点,P,Q 为双曲线在x 轴(实轴)上两顶点,MP 和MQ 与x 轴的交角分别为α,β,则tanαtanβ=-

(2)第八款:双曲线上任一点的切线平分该点的焦半径间的内角。

(3)第九款:设A,A′为双曲线在x 轴(实轴)上的两顶点,D 为双曲线任一点,DT 为切线,AP 为弦,若PA ∥DT,则直径DD′∥PA′。

(4)第十二款:若双曲线实半轴与虚半轴为a,b,两共轭直径(相属二半径)为2a′及2b′,则a2-b2=a′2-b′2

(5)第十三款:设MM′与NN′为双曲线的两条共轭直径,则以MM′和NN′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与双曲线相切,并且其面积等于4ab。

(6)第十四款:给出双曲线的极坐标方程。

(7)最后四款讨论了双曲线渐近线的方程和性质。

2.《圆锥曲线说》(1866年)

《圆锥曲线说》三卷,艾约瑟口译,李善兰笔述,现在见到的最早的刊行版本是同治五年(1866年)金陵书局刊刻的《重学》的附卷。金陵书局本《重学》书名题“重学廿卷附曲线说三卷”,“曲线说”即《圆锥曲线说》。该书由张文虎复勘。《张文虎日记》中同治五年十月一日记有:“校《圆锥三曲线》样本。”第二天记有:“校《圆锥三曲线》样本。”[16]此处《圆锥三曲线》当指《圆锥曲线说》。

《圆锥曲线说》的内容为纯数学内容,学界一般认为该书是为了解释《重学》涉及的数学内容而译。此书以综合几何的观点介绍圆锥曲线,开篇指出圆锥曲线是圆锥面与截平面的交线,截面的角度决定了圆锥曲线的种类:

圆锥任意割之,其所割之面有六种界。一,顶点;二,三角形;三,平圆;四,椭圆;五,双曲线;六,抛物线。

设圆锥的半顶角为α,截平面与圆锥的轴所成的角为θ。截平面不过顶点,当θ=时,交线是圆;当α<θ<时,交线是椭圆;当0<θ<α 时,交线是双曲线;当θ=α 时,交线是抛物线。特别的,若截平面过顶点,当α<θ<时,则截平面与圆锥只有一公共点,即顶点;若0≤θ<α 时,交线即为三角形。

之后,结合图示给出了各类圆锥曲线的径轴、直径、属径(共轭直径)、通径、两心差等概念,简单介绍一些曲线函数如正弦、余弦、正矢等。

《圆锥曲线说》正文分三卷,依次介绍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几何性质,每卷含若干款,每一款即为一个定理(theorem),定理的推论(corollary)称之为“系”。证明均采用综合几何方法。下面简要介绍各部分的内容,证明过程略去。

椭圆部分。此部分共十一款。

图1-2-3

如图1-2-3,AB 为椭圆一轴,P,P′是椭圆上任意两点,PH ⊥AB,P′H′⊥AB,则有

由此得到

由前三款可以得到椭圆基本定理(第三款一系)和椭圆面积公式(第三款二系)。

然后给出椭圆两个基本性质:b2+c2=a2(第四款),椭圆上任一点到两焦点的距离之和等于长轴(2a)(第五款)。

第六至八款主要涉及与椭圆切线相关的一些性质。

如图1-2-3,PM 为过P 的切线,交长轴延长线于M 点,O 为椭圆中心,由第一款可得

在图1-2-3的基础上,过A,O,B 分别作AB 的垂线交过P 的切线于点K,I,L(如图1-2-4),由第七款可得

由此得到作过P 的切线的一个简便方法:取PH 的中点G,联结AG 并延长交BL 于点L,则PL 为过P 的切线。

由第七款还可推得椭圆的切线性质,即椭圆光学性质:两焦点与切点的连线与切线的夹角相等(第九款)。

图1-2-4(www.daowen.com)

图1-2-5

第十、十一款两款为与共轭直径相关的两个性质:以两共轭直径为邻边的椭圆的外切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4ab (第十款);两共轭直径的平方和与长短两轴平方和相等(第十一款)。

双曲线部分。此部分共十三款,内容与椭圆诸款是平行的。

如图1-2-5,AB 为双曲线实轴,P,P′是同一支上任意两点,PH ⊥AB,P′H′⊥AB,则有

对于P 点而言有,

第四款给出:c2-b2=a2

第五款证明:双曲线上任一点到两焦点的距离之差等于2a。

第六至八款涉及双曲线的切线的性质。

如图1-2-5,PM 为过P 的切线,交实轴线于M 点,O 为双曲线中心,由第一款可得

过A,O,B 分别作AB 的垂线交过P 的切线于点K,I,L,则有

第九款为双曲线切线的性质,即双曲线两焦点与切点的连线的交角被切线平分。

第十、十一款涉及双曲线的共轭直径性质:以两共轭直径为邻边的两共轭双曲线的内切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4ab (第十款);两共轭直径的平方差与长短两轴平方差相等(第十一款)。

第十二、十三款与双曲线的渐近线有关。

如图1-2-6,过双曲线同一支上任意两点P1,P2 作两渐近线的平行线,交点分别是M1,M2,N1,N2,则有

图1-2-6

图1-2-7

进而得到三曲边形P1M1M2P2,P1OP2,P1N1N2P2 的面积相等,即

抛物线部分。此部分共十六款。

如图1-2-7,P,P′是抛物线上任意两点,它们在对称轴上的垂足分别为H,H′,则有

设p 为通径,由第一款可得,

同时可得,顶点到通径的距离等于半通径(第三款)。如图1-2-7,F是焦点,则向径FP=OF+OH(第四款),由此可得准线的作法。

第五至十五款与切线、通弦等有关。如图1-2-8,PM 为过P 的切线交对称轴于M 点,F 为焦点,OF 为对称轴,PH ⊥轴,则MH=2OM=2OH(第五款),MH 即为《代微积拾级》中的“次切线”。由此可得

过P 作PN ⊥PM 交轴于N 点,过O 点作OK ⊥OF 交PM 于K 点,则有

图1-2-8

图1-2-9

如图1-2-9,PQ 为任一通弦,PM 为过P 的切线,R 为通弦上任一点,过R 作轴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L 点,交PM 于N 点,则有

如图1-2-10,P1Q1,P2Q2 为平行过P 点切线的两条通弦,P1,P,Q1在轴OX 投影分别是R2,R,R1,PT ∥OX 分别交P1Q1,P2Q2于T2,T1,则有

如图1-2-11,PQ,PR 为抛物线两条共点通弦,PM 为切线,过R 点的直径交PQ 于N 点,过Q 点的直径交PR 延长线于L 点,则有

最后一款,设垂直于轴的通弦长为m,顶点到该弦的距离为n,利用不严格的积分法得到通弦与抛物线围成的曲边形的面积为

《圆锥曲线说》三卷各款结论很多与《代微积拾级》中“代数几何”相同,但全部采用综合几何的方法证明得到。

图1-2-10

图1-2-11

《圆锥曲线说》所据底本学界一直不详。近些年来,学界关于《重学》的内容、影响以及底本的研究有很大的进展,但于《圆锥曲线说》的底本问题依然付之于阙如。[17]晚清科技译著的底本的考据确定并非易事。《圆锥曲线说》只注明译者,并没有原作者的信息,考证其底本来源有如大海捞针。借助互联网和学界朋友的帮助,我们找到了几乎能与《圆锥曲线说》一一对应的英文底本,初步的结论是:《圆锥曲线说》的英文底本是英国数学家查尔斯·赫顿(Charles Hutton,1737—1823年)的《数学教程》(A Course of Mathematics)第8 版(3 卷,1824年)、第9 版(3 卷,1828—1829年)或第10 版(3 卷,1831年)卷2 中的《圆锥曲线》(Conic Sections)。[18]

《代微积拾级》和《圆锥曲线说》这两部书的翻译使得圆锥曲线从内容和方法上比较系统地传入中国,是晚清传入中国的西方数学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很快它们也成为中算家的研究领域,代表性的工作是夏鸾翔的《致曲术》《致曲图解》《万象一原》和李善兰的《椭圆新术》《椭圆拾遗》,本文第二至五章将依据它们所采用的数学方法不同分别予以论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