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视角

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视角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程利国教授认为,实践唯物主义是建构科学的心理实质观的唯一正确的哲学基础,同时还必须广泛地吸收现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实践唯物主义的心物关系观指出:个人的心理存在决定于他的社会存在,人的心理实质存在于他的生活实践的过程中。实践唯物主义的心行关系观是建立在“主体——活动——客体”三项图式系统的基础上,它指出心理对实践活动和精神活动同样具有自动调节的作用。

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视角

一般说来,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基本观点和总的看法,用这种观点和看法作为向导去认识和解决世界的各种问题。教育的对象是人,人都有心理活动,有心理活动的规律,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就要以科学的心理实质观为指导。程利国教授认为,实践唯物主义是建构科学的心理实质观的唯一正确的哲学基础,同时还必须广泛地吸收现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

实践唯物主义的心理实质观可以表述如下:人的心理,实质上是发生于主体与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反馈环路系统中的人脑机能性系统的活动,它是整个机体感性对象活动内化的产物,并以神经信号活动的编码与解码为中介,执行着反映个人的社会存在(亦即个人的实际生活过程,或个人生存的客观现实,或主客体之间发生相互作用的关系体系,或由“主体——活动——客体”三项图式建构而成的反馈环路系统)和自动调节个人行为模式(包括个人内隐的意识和外显的反应特质)的整合性职能,从而使个人逐步介入社会文化历史的创造进程。从整体上全面地、科学地把握人的心理实质要分别从心身关系、心理与个人的社会存在的关系以及心理与个人行为模式的关系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这是我们确定心理健康教育任务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论基础,以此为指导,我们开展心理教育的视野便豁然开朗。

诚如程利国教授指出的实践唯物主义的心身关系包括心脑关系和心体关系,要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就要通过“主体——活动——客体”三项图式系统,“从发生学角度廓清人脑内部的心理活动与整个躯体物质性的实践活动之间的渊源关系”。心理健康教育要以学生的心身发展水平为依据,要以学生心理素质的现状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为工作起点,正如皮亚杰所说:“发展的出发点不应从把反射看成简单的孤立的反应中去寻求,而应从机体自发的和整体的活动中去寻求。”机体自发的和整体的活动具有同化和顺应两种机能。

同化与顺应之间的平衡不但是认识的出发点,而且也是一切心理机能内化的逻辑出发点。这对我们搞清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心理发展水平的关系,从教育手段上区分德育和心理教育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实践唯物主义的心物关系观指出:个人的心理存在决定于他的社会存在,人的心理实质存在于他的生活实践的过程中。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要十分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包括生活实践、学习实践、社会实践等。在实践唯物主义的心物关系观中,“物”应理解为“主体—活动—客体”三项图式系统,这是个人的社会存在或实际生活过程,也是个人生存的客观现实或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体系。物质性的实践活动在三项图式系统中居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实践活动始终是主客体关系的一个现实的“交错点”,即如列宁指出:“交错点=人的和人类历史的实践。”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要十分关注学生的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既是心理活动的源泉,也是学生智力和能力发展的源泉。

实践是客观的活动,能动的活动,既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又是对现实的变革,离开了实践活动,就不会有心理发展的源泉,也不会有智力与能力发展的源泉。实践活动推动智力与能力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实践活动需要不断提出新的智力与能力课题,学生在解决新课题的过程中发展了智力与能力。(www.daowen.com)

第二,实践活动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积累了大量的经验资料,促进人们去抽象、概括和总结,使人们逐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第三,实践活动为人们的智力与能力提供了一系列工具、器材和手段,从而提高人们的智能水平。

第四,实践活动是检验智力与能力水平的正确性和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第五,实践活动锻炼与提高人们的智力与能力。任何人的智力与能力,主要是随着实践活动的深入而发展的。实践唯物主义的心行关系观是建立在“主体——活动——客体”三项图式系统的基础上,它指出心理对实践活动和精神活动同样具有自动调节的作用。心行关系中的“行”,是指行为模式,它包括个人内隐的精神活动和外显的实践活动,对行为模式的自动调节充分显示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在授人以“鱼”的同时,要授人以“渔”,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