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青少年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色,运用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与技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与技能的教育及训练和心理咨询与辅导,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整体素质提高的教育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和中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在现代教育视野中,体现了一种全新的教育观念。
(一)主体性的学生观
传统教育(如凯洛夫的教育学)强调的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本为中心、以教室为中心,而心理健康教育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以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活动为中心。心理健康教育强调学生是自己认识、成长和发展的主体,是自己生活的主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和调动学生自我心理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通过学生自我探索、自我体验、自我实践、自我教育,“使学生成为自主自动的思想家”,并学会独立地向前迈进,进而达到自我完善与发展。
(二)发展性的学生观
任何一个青少年学生的发展主要来自教育、教学和自身的学习,教育、教学和自身的学习是整个心理发展的主要源泉。所谓学生,即“学生活的知识,学生存的技能,学生命的意义”。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教会学生做人,“学生”含义的灵魂是学生命的意义,生命的意义是学习生活知识和生存技能的动力,生活知识与生存技能则是通向生命意义的阶梯。心理健康教育以学生的成长、发展为中心,坚定三种信念:一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发展。心理健康教育面向的是包括普通正常学生在内的全体学生,而不仅仅是面向少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二是坚信每一个学生都会发展,都有发展的潜力。人的本性是积极的、向上的。罗杰斯指出:人类有机体都有一种天生的“自我实现”的动机,自我实现指的是一个人的发展、扩充和成熟的趋向。心理健康教育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有价值的有潜能的,对所有学生的心理发展都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三是最大限度地激发、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心理健康教育不是着眼于学生实际达到的心理发展水平,而是立足于学生心理的“最近发展区”,凭借学生现有的发展,创造出学生新的心理发展的基础,促进学生心理发展达到最佳水平。
(三)构建民主协作型的教育人际关系(www.daowen.com)
我国著名医学心理学家丁攒说过:“人类的心理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的失调而来。”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合作式、民主式的助人自助的过程,它遵循的是“他助—互助—自助”的进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是受助者,又是助人者。作为受助者,他可以得到他人的帮助和教益,作为助人者,他可以用自己的思想与行动助人助己。教育者则是在师生合作的基础上,替学生解决问题。它是一种积极的人际互助过程,体现的是一种新型的人际关系,强调师生间的真诚、亲密、尊重、理解、信任和支持,重视同伴间的互助作用、彼此交流、共同发展。建立一个平等、互惠和互相尊重的协作型人际关系。协作型的人际关系正是自律性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源泉。
目前,人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功能还存在一些误区和消极倾向,弱化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功能。
误区之一:简单化。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仅视为德育的一种途径。虽然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在育人目标上、内容上、方法上有一定联系,而且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与某些心理发展水平密切联系,但心理问题与道德问题,无论从问题的特质、内容,还是从产生源上看都不是一类问题。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主要是在其发展中伴生的问题,较少直接涉及与社会规范关联的道德问题。从功能上看,心理健康教育应促进素质教育整体目标的实现,当然包括德育目标的实现,但不应只把心理健康教育视为实现德育目标的唯一途径。
误区之二:片面化。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作用定位在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心理冲突等心理问题。应该说,心理问题的消除,只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之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其主要目标是指导学生积极适应,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误区之三:个别化。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仅当成是对个别人格有缺陷学生的一种心理补救,目标是使这类学生形成完整的人格。人格作为人的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有促进学生人格完善的功能,但不应只是针对少数有人格缺失的学生,而应促进全体学生人格的完善。根据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和现状,需要特别注意防范和纠正形式化倾向、个别化倾向、医学化倾向、课程化倾向、德育化倾向。总之,心理健康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