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教育面临巨大的挑战,同时也为教育在新世纪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人作为生产力最活跃的因素,使得人力资源无可非议地成为知识经济的核心资源。人力资源优劣的衡量标准不是人口数量的多寡,而是人口质量即人的智慧、知识、健康等因素,特别是高素质人才的比例来衡量的。人们喜欢把国家间综合国力的竞争,合乎逻辑地推理到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地位”的教育竞争上来,素质教育便成为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素质教育要着力使受教育者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生活技能素质”等方面得到培养和提高,“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打下扎实基础,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协调与发展”。
“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个体发展的历史,而不管他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只有人的发展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是由人类的自由自觉本性的全面发展决定的。”在现代社会,人的主体地位,主体精神,人的素质的提高更加受到重视和尊重,人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国际 21 世纪教育委员会将学会认识、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和学会共处作为教育的四大支柱,其实质就是学习化社会中的自我创新与自我发展。
素质教育重视人的素质培养、人格的完善、个性的成长、精神的发育,这是教育固有的属性。素质教育的思想在古今中外教育思想史上亦灿若星河,在原始社会口耳相传、手手相授及生产劳动的教育里也特别注意培养勇敢、吃苦、团结、互助等品质。亚里士多德曾提出和谐发展理论,认为人的发展是灵与肉两部分的和谐发展。康德认为,教育要均衡地和有目的地发展人的一切能力,从而把全人类引向它的目标。中国的传统文化里,饱含着完整人格的教育思想,孔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强调培养表里和谐统一,智、仁、勇兼备的君子,他的“礼”和“乐”统一的思想,突出反映了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论语·学而》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反映了对和谐的(包括同伴关系等)人际关系的追求和高度自我修养的处世原则。
素质教育对人的关注还体现在注重“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学校教育,提出“课堂教学的目标中应包括情感目标……是指向学生在对己、对事、对他人、对群体的情感体验的健康、丰富和情感控制能力的发展”。“课堂教学的完整目标还应包含学生意志、合作能力、行为习惯及交往意识与能力等多方面。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展,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观念的一场大变革。“实施素质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实施素质教育要求“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青少年坚韧不拔的意志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据此,有学者提出:
“最佳化的教育目标应体现学校对学生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审美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几个方面发展水平的综合性要求。”这种关于人的素质结构的看法是符合教育实际的,其中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结构的核心因素,是使人的素质各部分联系起来成为主体自身能动发展的内部根据。完整的心理素质结构包含认知品质、情绪、意志、个性倾向性(兴趣、需要、理想、信念、世界观)和个性心理特征(性格能力、气质)等多方面因素。心理素质对其他素质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①心理素质直接控制着人体的生理活动,调节着活动能量的释放,对增进生理机能和提高身体素质有重要影响。
②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内化科学文化知识的必要主观条件。认知心理能力直接关系到内化的方式、过程及效果;情感、兴趣等非认知心理品质则往往成为内化过程中的动力因素。(www.daowen.com)
③良好的心理素质包含着道德认知、道德体验、道德情感及道德意志等方面的因素。
④人的外在行为受人的多种心理因素支配,心理素质对人的整个行为模式以及一生行为具有直接影响。因此,提高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关键。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已成为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素质的概念,心理学界向来不敢概括,但科学的探索和教育实践的发展,对我们建立科学的素质观不无益处。美国著名学习和教学心理学家罗伯特·加涅(R.M.Gagne)在《教学设计原理》(1992年第4版)中对学生素质的成分和组织作了系统的分析,强调学生是学习者,他们身上形成的素质应有利于继续学习和未来的发展。加涅把学生的素质分成三类:先天的、习得的和自然发展中形成的。先天的素质是不能被教学所改变的,教学应适应它们,因材施教;自然发展中形成的素质是能力(IQ)和人格特质,它们不易被教学所改变。因此,教学的开展应针对学生习得的素质,即智慧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动作技能和态度。
在我国,对“素质”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一般认为,素质既包括了先天遗传特征又包括后天习得的素养,是指有机体在先天生理基础上通过环境和教育的作用逐渐发育和成熟,并通过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而形成或内化为个体相对稳定的、基本的、衍生的和具有发展潜在性的品质。这些品质具有基本性、相对稳定性、结构整合性、功能衍生性和发展潜在性等基本特征。由此可见,心理素质是人的基本素质,在人的素质结构中,心理素质介于自然素质和社会素质之间,是人的素质结构的核心因素,也是素质的基础和核心。
心理素质影响和制约着其他素质的形成、发展和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从功能上看,心理健康教育使受教育者获得一定的心理知识基础,虽然心理健康教育不主张向学生传授系统的心理学知识,但是,一定的心理基础知识是发展心理能力、形成良好心理品质、掌握科学的心理方法的基础;使受教育者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注意力、创造力、适应能力、承受能力、自制力等都可以得到发展,使受教育者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使受教育者形成良好的观察品质、记忆品质、思维品质、注意品质等智力品质,同时形成合理的需要、正确的动机、积极而稳定的情绪、高尚的情感、顽强的意志、良好的性格、完善的人格、积极而乐观的心态等非智力心理品质,使受教育者掌握科学的心理方法。
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良好素质,在素质结构中,生理素质主要取决于先天遗传和后天生长发育的条件,科学文化素质主要靠学校文化科学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的培养主要通过德育和社会教化来实现。当前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主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其目标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从一定意义上说,心理素质决定着各种素质的质量水平,甚至决定着学生最终能否成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