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教育管理原则的认识与实践

教育管理原则的认识与实践

更新时间:2025-0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在教育管理研究中对教育管理原则的认识还不够明晰,在表述上也存在着比较混乱的状况,以致使相当一部分教育管理者出现无所适从或认为是“可有可无的东西”,甚至将管理实践引入歧途。这一原则也是教育管理区别于其他社会管理的主要特点之一。

管理原则是人们在管理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符合管理活动规律的法则,是管理活动必须遵循的行动准则。在教育管理过程中,无论是管理目标的制定、管理过程的安排、管理制度的建立、管理方法的运用,还是教育内容的确定、教育组织形式和教育方法的选择等都必须遵循教育管理原则的要求进行。只有在正确原则的指导下,才能不断提高教育管理的效能,最终实现预定的管理目标。

目前,在教育管理研究中对教育管理原则的认识还不够明晰,在表述上也存在着比较混乱的状况,以致使相当一部分教育管理者出现无所适从或认为是“可有可无的东西”,甚至将管理实践引入歧途。事实上,原则对于教育管理者来说绝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重要的意义。

(一)方向性原则

教育管理的方向性是教育管理的首要原则,它反映了教育的性质、目的与任务。不同的国家与社会制度其方向性是各不相同的。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性质决定了教育管理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要培养出符合社会主义需要的人才。坚持办学的社会主义方向,是学校管理受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制约的客观规律的反映,也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所决定的。坚持学校管理的社会主义方向,首先要坚持贯彻我国的社会主义教育方针,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贯彻方向性原则首先必须端正办学思想,明确培养人才的质量要求;其次要处理好学校发展与办学规律之间的关系,使学校能够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二)整体性原则

按照系统原理,一切工作都要从整体目标出发,而不是从局部出发。为了整体目标的实现,局部利益必须服从整体利益。特别是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不能搞平均主义。学校是社会整体的一部分,学校中各个工作部门和工作项目又是学校的组成部分。学校的管理工作必须面向整体,综合部署,合理组合,以求达到最佳状态。面向整体并不等于面面俱到,而是要局部服从全局。为了整体目标的实现,有些要素要好上加好,有些要素可以弱一些。从学校内部管理来讲,学校领导既要抓教师的教,又要抓学生的学;既要抓课内,又要抓课外;既要抓好教学工作,又要抓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体育卫生、后勤保障工作;既要抓校内,又要抓校外。因此,学校领导对全校的工作要有一个全面安排,必须实行整体控制,学会“弹钢琴”。(www.daowen.com)

(三)民主性原则

教育管理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也是一项群众性劳动,单纯依靠领导者个人或少数人的经验和才能,要想搞好教育管理是不可能的。在各级学校,教职工是管理的对象,同时又是管理的主体。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能否充分发挥,是影响实现教育管理目标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学校管理中要贯彻民主性原则,动员教职工以多种形式参与管理,依靠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提高管理效能。贯彻民主性原则首先要相信教师,尊重教师,关心教师,依靠教师,充分发挥每一个教师的作用;其次要增强教职工的责任感,给教职工对学校工作的参与权和监督权。学校领导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全体师生员工,在事关学校发展、教学质量、师生利益等大事情上都要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使主人翁意识成为每一个师生员工的自觉意愿。现代教育管理学研究证明,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工作的程度不仅关系到教育民主管理理念的落实,还将直接影响教育管理质量的高低。

(四)教育性原则

教育性原则是指学校的全部管理活动都要渗透教育,使管理过程成为师生员工尤其是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它要求学校的各项工作、各项活动、各种设施对学生都要起到教育作用,要求学校每个工作人员都要对学生的成长发展尽到教育的责任。这一原则也是教育管理区别于其他社会管理的主要特点之一。教育管理要通过构建良好的育人环境来为教师和学生服务,育人环境包括学校的物质环境(如教室、实验室、图书馆、运动场等)和文化环境(包括校风、学风、校园文化、学校传统等)。同时,学校的一切规章制度、工作规范、各种活动又要具有教育意义,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每一个教育管理者既是管理者又是教育者,在完成具体管理工作过程中要考虑自己的言行对受教育者所起的作用是否正确,使教育活动在管理工作过程中体现出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