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水利系统党员先进性建设优秀论文集

水利系统党员先进性建设优秀论文集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离开发展,保持党的先进性、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实现民富国强都无从谈起。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途径,也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内在要求。淮河治理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淮河流域人多地少,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污染和水土流失四大问题突出。

水利系统党员先进性建设优秀论文集

“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离开发展,保持党的先进性、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实现民富国强都无从谈起。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的指导方针。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途径,也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内在要求。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淮委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自觉把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认真领会和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指导意义、科学内涵,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工作、研究问题,努力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正确思路、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领导发展的实际能力,推动治淮事业的全面发展。

“十五”期间,是治淮事业大发展的时期。在水利部党组正确领导下,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实践部党组治水新思路,努力担当起治淮建设和生态保护两副重担,开拓创新,扎实工作,紧紧围绕2003年国务院治淮工作会议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全面加快治淮工程建设,不断加强流域管理,强化基础工作,推进治淮改革和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十一五规划的实施奠定了良好基础。

治理淮河的过程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不同的历史时期对治淮的要求和侧重点是不同的。毛泽东提出的“一定要把淮河修好”主要是解决淮河的防洪和除涝问题。改革开放以后,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体制改革的滞后和法律体系的不完善导致了对环境的掠夺性开发,从而引起淮河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这段期间治淮工作在防洪除涝的基础上又增添了治污要求。进入21世纪后,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在这种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的宏观背景下,治淮工作除防洪除涝保安促生产外,进一步治理水污染,确保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供水安全和淮河流域水生态环境的改善就变得更加重要和迫切。这又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流域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保护和优化配置,充分发挥流域水行政主管部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www.daowen.com)

淮河治理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淮河流域人多地少,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污染和水土流失四大问题突出。这些问题的产生是自然、历史和人为等多种因素导致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充分认识和遵循自然规律、科学规律。我们认真学习了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的精神,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意义和内涵,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解决治淮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维护淮河健康生命。我们正确把握和处理了人、水、地三者之间的关系,下大决心、花大力气进行行蓄洪区的调整与改造,加强行蓄洪区安全建设,并适度实施移民迁建,把属于洪水的通道还给淮河,使群众彻底摆脱洪水威胁,从根本上解决沿淮群众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局部服从全局,全局兼顾局部的原则,统筹流域和区域间的水利发展,处理好上下游、左右岸、省际之间和行业之间的关系,发挥治淮建设的整体效益;治淮建设中,除考虑防洪外,还统筹考虑水资源利用和水生态与环境保护问题,充分利用雨洪资源,促进洪水资源化,发挥工程的综合功能,搞好水资源综合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积极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

在治淮实践中,淮委广大党员始终坚持以“发展为根”,紧紧抓住发展这条主线,与时俱进,带领广大职工在治淮建设中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坚定不移地推进淮河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努力解决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污染、水土流失等问题,确保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淮河流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