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浙报图片编辑手记:优劣辨新闻照片的价值

浙报图片编辑手记:优劣辨新闻照片的价值

时间:2023-11-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上一篇与大家谈到了“新闻摄影的创新不能违反新闻摄影特性和规律”这个话题,这两天临近清明节了,我看到2幅关于清明祭扫的照片,既清楚地表明了是清明祭扫的内容,又明白地告诉读者,时代在变化,人们的祭奠方式也在变化这一新闻事实。我举这2幅照片为例是想说明:新闻摄影是需要创新,但创新必须符合新闻摄影规律。“创新”到让人看不懂,就不是成功的创新。但不赞成无底线的创新。

浙报图片编辑手记:优劣辨新闻照片的价值

上一篇与大家谈到了“新闻摄影创新不能违反新闻摄影特性和规律”这个话题,这两天临近清明节了,我看到2幅关于清明祭扫的照片,既清楚地表明了是清明祭扫的内容,又明白地告诉读者,时代在变化,人们的祭奠方式也在变化这一新闻事实。

一、《杭州清明节墓前鲜花寄思念》:

“4月3日,杭州依旧天朗气清,正是春风醉人的好天气,这也给大批前往杭州南山陵园踏青扫墓的人们带来方便。墓前一束鲜花,寄托着浓浓的思念之情,借着春光,带着鲜花,真情传递到远方……”

《杭州清明节墓前鲜花寄思念》

二、《八旬抗美援朝兵 心花一束祭先烈》:

“3月31日,衢州革命烈士纪念碑下,80周岁的抗美援朝老兵杨大方又一次手捧菊花寄托哀思。衢州解放前夕,他的老师、‘衢州六烈士’之一王多祥在这里英勇就义。

《八旬抗美援朝兵 心花一束祭先烈》

杨大方是日军细菌战受害者遗属、‘衢州市遭受侵华日军细菌战展览馆’主要发起人和筹建者,曾多次在日本东京法庭控诉日军罪行。他也是新中国首批飞行员,曾驾驶飞机参与抗美援朝,离休后每年清明节都要在纪念碑下向中小学生宣传爱国主义教育。”(www.daowen.com)

年年清明今又清明。清明题材的图片怎样才能做到常拍常新?从城里人的踏青、农村里的上坟到社会上的扫墓活动,报道的题材就这么几个方面,画面也都司空见惯。

如何在老题材中出彩?上面这幅照片采用了写意的手法,从影调变化上入手,造成视觉上有所变化,从而让人感到文明祭奠已成风尚;下面这幅照片则选取了一个八旬老兵心花一束祭烈士的场景,照片的感人之处在于抓住了老兵的几个细节:佝偻着的腰、专注的表情和手中那枝黄菊以及昏暗的背景。

我举这2幅照片为例是想说明:新闻摄影是需要创新,但创新必须符合新闻摄影规律。如像玉环漩门那则题材,明明内容是漩门海堤合拢,却拍成工人在吃午饭的画面。“创新”到让人看不懂,就不是成功的创新。

我鼓励大家创新,甚至创新不成功也不要紧。但不赞成无底线的创新。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摇晃的财富”这组表现温州金融困境的照片?这组照片获得了2012年度“华赛”金奖,当时我是华赛13位评委之一,在决定该照片是否获金奖的投票中,它以7∶6险胜获奖,我就是投反对票的6位评委之一。当时有家摄影报纸评论说,反对者都是年长的评委,支持者都是年轻的评委。

我认为,对“摇晃的财富”这组照片产生的分歧,是牵涉到新闻摄影特征、特性的根本性的理论分歧,无关年长、年轻的问题。按我的看法,真正的问题在于,温州金融困境是一个不适合照片表现的题材。摄影记者不该越俎代庖去做该由文字记者做的工作,此题材的新闻价值肯定是高的,但要说清楚温州金融困境的严重性,它所产生的原因及出路等读者所关心的要素,非得靠文字不可。而用照片去表现无论如何是不得要领的,摄影记者去碰这种题材肯定勉为其难。我认为不能因为摄影记者敢碰就认为是“创新”,就要给予鼓励。

我们如果鼓励这种对摄影来说是完全不得要领、不着边际的“创新”,那么,轻者造成新闻照片与文字新闻之间出现错位,重者会失去照片的形象优势,从而失去读者市场。

新闻摄影如何与文字新闻融合,是一篇难以收笔的文章,今天就不展开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